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1篇
  免费   1673篇
  国内免费   1803篇
化学   6051篇
晶体学   266篇
力学   550篇
综合类   199篇
数学   1035篇
物理学   35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832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51.
A series of sulfoalkyl ether -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including sulfoethyl, sulfopropyl and sulfobutyl ethyl -cyclodextrin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Each sulfoalkyl ether -cyclodextrin is a mixture of various degrees of substitution and different positional isotherms. Elemental analysis, 1H NMR, M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verag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for each -cyclodextrin derivative. The average degrees of substitution are 3.4, 1.6 and 2.5 for sulfoethyl, sulfopropyl and sulfobutyl ether -cyclodextrin, respectively. The water solubility of these derivatives is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cyclodextrin. 1H NMR indicates thatsulfoethyl ether -cyclodextrin may have major substitution on the secondaryhydroxyl group while the major substitution in sulfopropyl and sulfobutyl ether-cyclodextrin could be on the primary hydroxyl group. MS spectra showthat no more than one substitution occurred on a single glucose unit.  相似文献   
152.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硅铝系载体(AS和SA),并采用改性天然高铝石为原料合成了矿物质载体(MC-1和MC-2),采用浸渍法合成了镍负载型催化剂。用常压固定床管式反应器,考察了液化石油气水蒸气重整反应活性,通过XRD、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MC-1、MC-2和SA、AS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水蒸气重整活性明显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Ni/α-Al2O3催化剂。以SA为载体,负载5%镍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水蒸气重整活性。在750 ℃,水碳比为2.0的条件下转化率达100%,C1选择性达94.46%。XRD分析结果表明1 300 ℃焙烧后的SA载体中存在α-Al2O3晶型和莫来石结构。硅、铝添加次序对水蒸气重整活性影响较大,硅-铝添加次序的催化剂样品的活性高于铝-硅添加次序的样品,C1选择性提高12.7%。  相似文献   
153.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4.
利用Rhcovibron DDV-II-EA型动态粘弹谱仪测试了PET平纹布在不同温度热定型后的布样及其经、纬纱的动态力学性质。发现布及其纱的动态力学-温度谱与原纤维的截然不同。在[Ε]-T 曲线上出现[Ε]峰,[Ε]_max值随织物热定型温度的增高呈指数下降,峰位向高温移动。同时在Ε’’-T曲线上出现双损耗模量峰,相应的松弛转变活化能相差半个数量级。初步分析认为,与织布过程及随后的织物热定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5.
Four distinct biochars were employed to remove three typical pollutants, meanwhile, path analysis, a multi-statistical regression method, was performed to elucidate the dominant factors of biochar adsorption. This work can provide a new insight to prepare a targeted biochar as adsorbents.  相似文献   
156.
齐兴义  郭林  吴越 《催化学报》2002,23(2):101-102
 详尽介绍了通过分步法,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制备铜(II)- 1,10菲咯啉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简称CuPhen/Y,CuOx/Y)的过程;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同Cu/Y相比,以H2O2为氧化剂,CuPhen/Y,CuOx/Y具有特殊的催化苯酚羟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7.
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利用(S)-3-羟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S)-TicOL)和Ph2PCl缩合,得到六元N-杂环配体(S)-TIAMPP.研究了(S)-TIAMPP与Rh(I)形成的手性催化剂[Rh((S)-TIAMPP)(COD)]BF。在脱氢氨基酸的衍生物中不对称催化加氢的对映选择性和适应性,以及该催化剂对N-苯甲酰基脱氢肉桂酸甲酯加氢过程中温度、压力、反应溶剂、底物与催化剂比例(S/C)对光学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C=100,15℃,1.0MPa的甲醇溶液中,反应24h,[Rh((S)-TIAMPP)(COD)]BF。对N-苯甲酰基脱氢肉桂酸甲酯加氢的光学收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158.
The hydroxyl group of carbocyclic nucleosides was inversed when the compounds were treated with Me_3SiCl,KCN and a catalytic amount of NaI in DMF/CH_3CN.  相似文献   
159.
离子液体是继超临界流体之后的一类新的绿色溶剂,因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作为溶剂和反应介质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反应工程、电化学、分离分析等领域.随着研究和应用的逐渐深入,仅仅将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反应介质已不能满足要求,使离子液体带上某些官能团,从而赋予其特定的功能,是相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3-二取代咪唑盐是一类常用的离子液体,对其功能化具有重要意义.1,3-二羧甲基咪唑的制备简单,将它与不同的酸如盐酸、磷酸、硼酸等进行反应,可得到对称二羧甲基取代的咪唑盐.这类咪唑盐作为缩聚单体与二醇或二胺反应,可得到每个重复链节上都含有咪唑阳离子的新的功能性聚酯或聚酰胺;如果用其掺杂导电聚苯胺,因其挥发性低则有可能大大提高聚苯胺的导电寿命.  相似文献   
160.
C18固相萃取膜适宜处理大体积地下水样现场采样而且易于运输、贮存。利用C18固相膜萃取以及GC/MS联用的方法对地下水中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萃取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固相膜萃取的地下水采样量和浓缩体积。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10.1%、90.3%~115.1%;方法检出限达到10^-9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本方法用于北京地区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并给出地下水样C18固相膜萃取的GC/MS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