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化学   15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11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142篇
物理学   3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7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获得了一个四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所有解是有界和一致有界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2.
LS—DYNA3D等非线性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程序的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研究了采用LS-DYNA3D等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有限元程序于具有较大刚体转动的结构时,可能出现错误的应力和应变计算结果。主要原因是采用增量形式的应力修正时,其客观性被破坏。这是此类工程软件亟待改进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3.
γ噪Blazar天体的γ射线和近红外光辐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29个有γ噪的Blazar天体(其中有16个BL Lac天体和13个平谱射电类星体)的近红外流量密度和γ射线流量密度,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23个天体中的γ射线流量密度和近红外流量密度在低态时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在高态时有弱的相关性.2)在29个天体中,有6个天体只有一个观测数据点,将其认为是高态时,γ射线流量密度与近红外光流量密度之间有弱相关性,而认为是低态时有强相关性.3)29个源的γ射线流量密度与X射线流量密度在低态时有相关性,但是γ射线流量与光学流量密度,γ射线流量与射电流量密度均没有相关性.4)在16个BL Lac天体中γ射线流量与近红外光流量不论在高态还是低态都有相关性,而13个平谱射电类星体没有相关性.讨论了γ噪Blazar天体的γ射线辐射机制,认为γ射线的辐射机制主要是同步自康普顿散射.而逆康普顿散射来自绕中心核且温度约为2000K的尘埃,这些尘埃的区域大约有r=3pc,聚束的相对论电子也可能是这种尘埃模型辐射机制的一个重要补充.平谱射电类星体和BL Lac天体的γ辐射机制可能有些不同. 关键词: Blazar天体 星系γ射线观测辐射机制 非热辐射  相似文献   
144.
针对现有成像系统因数据冗余而无法兼顾大视场、高分辨、高效性的问题,结合人眼视网膜变分辨成像和并列式复眼成像原理,设计一种多分辨率成像的复合仿生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按照球面和平面兼顾的曲面布局方式,利用11个相机镜头构建相机阵列,组成了四个等级分辨率的子眼拍摄模块.通过物距100 m的远景实验和物距10 m的近景实验发现,该系统在实现高分辨成像的同时,获得总视场达150.8°×37.8°.多分辨率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取的图像的分辨率从中心视场到边缘视场逐渐降低,并且相较于中心清晰全视场成像,四级分辨率成像的拼接图像数据量减少了17.2倍的数据冗余.  相似文献   
145.
集合卡尔曼滤波在时变声速剖面追踪中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集合卡尔曼滤波在时变海洋环境下的声速剖面追踪性能进行了分析。将南海实验背景下普林斯顿海洋模型预报的声速剖面正交分解为3阶系数组成的状态-空间形式,其状态转移方程建模为3阶自回归过程;基于卡尔曼反馈理论,利用适合于水平非均匀模型RAM仿真的观测声压场对系统状态进行校正,实现声速剖面的动态追踪。在水平均匀、水平非均匀和海底参数失配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均能较好地实现对声速剖面的追踪,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同时对不同信噪比、粒子数、阵元数和海底参数失配等情况下的分析表明,观测信息量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观测误差和模型误差的影响,相关结论得到了实验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6.
为研究泄压膜约束条件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压力特性的影响,在方形火焰燃烧传播测试管道中布置压力传感器,开展不同泄压膜材料、泄压膜层数及泄压口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牛皮纸和聚丙烯薄膜约束泄爆过程中,每增加一层泄压膜,管道内最大泄爆压力平均上升11.2%和12.3%。各强度泄压膜约束条件下,管道内最大泄爆压力随着泄压口位置接近点火端,均呈现Z形规律,当泄压口设置在距尾部端面0.25 m时,各曲线达到最小值,当泄压口设置在距尾部端面0.50 m时,各曲线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7.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的压缩波在长隧道中传播时会产生波前变形,即波前压力梯度发生变化。线路测量和学者的研究表明,隧道出口处微气压波的强度与压缩波波前压力梯度最大值成正比,而微气压波的大小又与隧道出口的爆破音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研究压缩波在长隧道中传播时的波前变形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三维动态仿真计算方法,对长隧道内压缩波的生成和传播过程进行研究。证明了压缩波的波前变形不仅与初始压缩波生成时的惯性运动和气体摩擦相关,而且与列车在隧道中的运动相关,即列车运动产生的能量输入会影响压缩波波前的变形。通过多工况计算,获得了隧道内压力梯度的最大值及其出现位置与列车速度和隧道阻塞比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8.
汽车在越野类极限路况下行驶,对车身高度有一定范围的调节需求,传统悬架方案与全线控底盘进行技术融合时,存在机构运动干涉、底盘升降过程中车轮外倾程度过大、车轮发生侧向位移等现象,易导致轮胎过度磨损,致使行驶失稳.将车身高度变化对轮胎侧向参数的影响转化为车轮纵向滚动,进而实现稳定的大行程车身高度调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建立整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悬架系统导向机构展开力学分析,集两者作为系统研究的输入信息;通过正弦波激振台对弹性元件、减振器进行相关特性参数获取,基于数据驱动开展一体化电动轮的运动学仿真测试,包括对悬架系统关键铰接位置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对电动轮整体结构进行运动学特性研究,以此定义系统关键性能指标,结合理论研究与仿真测试,确定双纵臂式主动悬架系统方案.仿真结果与实车验证综合表明,搭载本研究系统方案的全线控平台,进行大行程高度调节过程中,车轮外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体化电动轮具备良好的独立运行能力,本研究对提高车辆在极限路况下的通过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对半无限靶体的侵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某些简化假定前提下,研究了靶体内塑性波的传播,给出了侵入体表面压力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与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测定了一系列参照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液体在PP,PS,PET,ABS,SBS,PE和尼龙6高聚物薄膜上的接触角,分别用Zisman和Kealble的方法得到各固体高聚物的表面张力,进而计算聚丙烯分别对其它六种高聚物的界面张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DSC研究的结果,说明了界面张力越大的聚丙烯共混物,其界面上的相互作用较小,分散相分散越不均匀。而聚丙烯在界面上的结晶行为的变化却取决于另一组分表面张力的极性分量,不取决于表面张力。同时也说明了,表面张力极性分量较大的高聚物对聚丙烯起成核剂作用,致使聚丙烯在共混物中的过冷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