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64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51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62.
文章报道了激光诱导太赫兹表面等离子谐振效应。采用激光抽运-太赫兹波探测技术,实时改变单晶硅中的载流子浓度,使其介电特性从类绝缘体演变为类金属导体,以支持表面等离子谐振效应,进而实现太赫兹波在周期性亚波长单晶硅孔阵列中的实时可控制谐振增强传输。同时还通过实验观测到太赫兹波从光子晶体效应到表面等离子波的实时演变。文章作者采用Fano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分析,获得了与实验数据一致的理论拟合。  相似文献   
63.
在《数学通讯》早些时候的文章里,有关于三角形的角变换[1],甚至有不同类别的两者间的变换[2].本文给出一个三角形边到角的三角函数的变换,并给出其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南极的植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探讨植物在南极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在无标样条件下,利用微束X荧光分析法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6种藻类和地衣植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其中藻类植物有孔石莼(Ulva pertusa)、海膜(Halymenia sp.)和大型鞘丝藻(Lyngbya maijor),地衣植物有筛石蕊(Cladonia borealis)、喇叭石蕊(C.fimbriata)和松萝(Usnea sp.).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藻类植物对各种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在XRF(X射线荧光)谱中,孔石莼比海膜含有更多的元素,象As、Br和Rb,Cu和Zn的含量也较高。在大型鞘丝藻中,K比Ca少,Zn的含量较高.在3种地衣植物中,其XRF谱中的元素种类组成非常相似,只是Mn、Fe、Cu和Zn等元素的相对含量有些差异。  相似文献   
65.
谷氨酰胺结合蛋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建平  孙庭广  陈慰祖  王存新 《化学学报》2006,64(20):2079-2085
谷氨酰胺结合蛋白(Glutamine-binding protein, GlnBp)是大肠杆菌透性酶系统中一个细胞外液底物专一性结合蛋白, 对于细胞外液中谷氨酰胺(Gln)的运输和传递至关重要. 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采样, 考察了GlnBp关键残基与底物Gln之间的相互作用和GlnBp两条铰链的功能差别; 并采用MM-PBSA方法计算了GlnBp与底物Gln的结合自由能. 结果表明: Ph13, Phe50, Thr118和Ile69与底物Gln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和Arg75, Thr70, Asp157, Gly68, Lys115, Ala67, His156与底物Gln的静电相互作用是结合Gln的主要推动力; 复合物的铰链区85~89柔性大, 对构象开合提供了结构基础; 而铰链区181~185柔性小, 其作用更多是在功能上把底物Gln限制在口袋中; 自由能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 本研究很好地解释了GlnBp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了解GlnBp的开合及转运Gln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66.
全制动工况下轮轨热-机耦合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有限元法从摩擦热效应角度探寻轮轨表面破坏的原因,建立了轮轨热-机械载荷耦合接触模型,分析纯滑动接触过程中轮轨的温升以及热应力,模型中考虑了轮轨间非稳态热传导、与环境的热对流和热辐射以及轮轨间的接触计算,分析了滑动接触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特点以及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接触算法能够求解二维轮轨全制动工况下的热接触问题;轮轨摩擦热效应只存在于表层,其影响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轮轨的相对滑动速度越高,其热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67.
高频轮轨相互作用下钢轨的波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高频轮轨相互作用下轨道的波浪形磨损问题进行了考察.通过引入轮轨的灵感度,得到了轮轨间蠕滑力的波动同轨道表面不平顺幅值和表面曲率的波动关系;通过引入摩擦功计算了轨道表面的磨损,得到了磨损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轨的磨损率同轨道的垂向动力行为密切相关;在不同激振频率下轨道表面不同点的磨损率不同.  相似文献   
68.
钢轨轨缝接触-冲击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弹性点支承梁模型,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3D,建立了轮轨轨缝处接触一冲击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车轮经过轨缝时冲击钢轨接头的过程,研究了冲击过程中轨头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车轮冲击钢轨接头时,轮轨间最大垂向接触力出现在冲击开始后0.5ms左右,约为静载时的2.6倍,且在一定时间段里,轮轨间出现瞬时脱离现象.同时,轮轨间接触力及各种最大应力均随着轴重的增加成正比增大;当车轮冲击轨端瞬时,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出现在轨端头部,约为静接触时的3倍;最大剪应力发生在离轨顶面5mm处.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轨头的冲击破坏机理和改善铁路轨缝连接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SIZE EFFECT AND GEOMETRICAL EFFECT OF SOLIDS IN MICRO—INDENTATION TEST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Micro-indentation tests at scales of the order of sub-micron show that the measured hardness increases strongly with decreasing indent depth or indent size,which is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the size effect.At the same time,at micron or sub-micron scale,another effect,which is referred to as the geometrical size effects such as crystal grain size effect,thin flim thickness effect,etc.,also influences the measured material hardness.However,the trends are at odds with the size-independence implied by the conventional elastic-plastic theory.In the present research,the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Fleck and Hutchinson)is used to model the composition effects(size effect and geometrical effect) for polycrystal material and metal thin film/ceramic substrate systems when materials undergo micro-indenting.The phenomena of the “pile-up“ and “sink-in“ apeared in the indentation test for the polycrystal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Meanwhile,the micro-indentation experiments for the polycrystal Al and for the Ti/Si3N4 thin film/substrate system are carried out.By comparing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tns.the values and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the micro-scale parameter included in the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ar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70.
宓思恩  刘小明  魏悦广 《力学学报》2021,53(11):3080-3096
提出了一种从离散分子动力学模拟(MD)到连续介质弹性有限元计算分析(FEA)的过渡方法, 简称MD-FEA方法. 首先通过MD计算获得晶体材料原子的移动位置, 然后根据晶体结构的周期性特征构造连续介质假设下的有限单元变形模型, 进一步结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本构关系获得应变和应力场. 为了检验MD-FEA方法的有效性, 将该方法应用于详细分析Al-Ni软硬组合两相材料纳米柱体的拉伸变形问题和基底材料为Al球形压头材料为金刚石的纳米压痕问题. 采用MD-FEA方法获得了上述两种问题的应力?应变场, 并将计算结果分别与传统MD方法中通过变形梯度计算的原子应变以及原子的位力应力进行了比较, 详细讨论了用MD-FEA方法计算的应力?应变场与传统MD原子应变和位力应力的区别, 并对MD-FEA方法的有效性及其相较于传统MD方法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结论显示, MD-FEA方法与传统MD方法在应力?应变变化平缓的区域得到的结果接近, 但在变化剧烈的区域以及材料的表/界面区域, MD-FEA方法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同时, MD-FEA方法避免了传统MD方法中, 需要人为选取截断半径以及加权函数所导致的误差. 另外, 当应变较大时, MD-FEA方法计算的小应变与传统MD方法计算的格林应变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 MD-FEA方法更适合应变较小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