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3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设计并合成了含咔唑衍生物的聚硅氧烷发光材料。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失重分析、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其发射波长为408 nm,分解温度在242℃,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级分别为4.70 eV和1.16 eV。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制备纳米金-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Au-MCNT)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抗癌药物柔红霉素(DNR)作用癌细胞的高灵敏检测方法,研究并追踪了DNR与癌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细胞对DNR的电化学实时响应.结果表明,Au-MCNT修饰电极能实现抗癌药物DNR作用癌细胞的高灵敏实时检测.基于该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药物传感分析方法可作为抗癌研究中一种方便、快捷、灵敏的实时检测手段,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李青  李海强  赵娟  黄江  于军胜 《物理学报》2013,62(12):128803-128803
采用Cs2CO3, 石墨烯(graphene):Cs2CO3混合材料和 ZnO 纳米颗粒作为阴极修饰材料, 研究了不同阴极界面修饰层对基于SubPc/C60的倒置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引入适当厚度的阴极修饰层, 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尤其是基于Cs2CO3以及graphene:Cs2CO3混合阴极修饰层的光伏器件, 能量转换效率(PCE)提高了2倍; 同时, 采用ZnO纳米颗粒作为阴极修饰层的器件, 开路电压(VOC)达到0.89 V, 并且器件的PCE 提高了4倍多. 此外, 不同电极修饰材料和倒置结构的引入可以有效防止器件串连电阻的升高, 从而提高器件的稳定性. 关键词: 倒置型 阴极修饰层 有机太阳能电池 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微波膨胀梗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掺配量对烟支主流烟气指标包括抽吸口数、焦油、烟碱及一氧化碳的影响,并与传统梗丝掺配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滤嘴通风、13%掺配量时,"微波膨胀梗丝掺配样品"较"传统梗丝掺配样品"的抽吸口数增加0.18口/支,焦油量降低0.867 mg/支,烟碱量降低0.055 mg/支,一氧化碳降低0.726 mg/支;2接装纸不通风时,随梗丝掺配比例增加,传统梗丝掺配样品的抽吸口数有成比例降低趋势,而微波梗丝掺配样品的抽吸口数基本保持在7.7口/支不变;3较传统梗丝掺配样品,试验条件下6组微波膨胀梗丝掺配样品的吸阻均值高51 Pa;4微波膨胀梗丝的自由燃烧速率略低于传统梗丝,分别为11.51 mm·min-1、12.04 mm·min-1;5微波膨胀梗丝降低焦油、一氧化碳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梗丝,焦油、一氧化碳释放量均值分别降低0.4 mg/支、1.0 mg/支,降低烟碱的效果略低于传统梗丝。  相似文献   
85.
聚醚砜-羟基磷灰石混合溶液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配制含羟基磷灰石(HAP)的聚醚砜(PES)溶液,研究了PES-HAP-DMAc体系的流变曲线以及HAP的质量分数、混合溶液温度等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非牛顿指数(n)随着温度的升高、HAP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表现为非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86.
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21世纪天文人才的培养和天文公共教育的发展,对天文教学的实践环节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建设了多层次的天文实践教学平台,为天文专业和非天文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条件,在高素质天文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天文公共课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87.
铈掺杂WO3的表征及其光解水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铈的WO3催化材料,并用XRD,XPS,DRS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主要考察了铈含量和焙烧温度对WO3的性质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样品的PL光谱与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铈的掺杂可以使WO3的光谱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拓展。铈的掺杂没有引发新的荧光现象,适量铈的掺杂能够增强催化剂样品的荧光强度。在可见光辐射下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制氧,于600 ℃处理的掺杂铈为0.05%(wt)的W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此时催化剂的析氧速率比未掺杂WO3提高了1.5~1.7倍。研究表明,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与其PL信号强度顺序一致,即PL信号越强,光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88.
以UiO-66为前驱体制得UiO-66/CoSO4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吸附平衡实验,系统考察该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UiO-66/CoSO4复合材料比UiO-66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提高26.5%,且复合材料在30 min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吸附达到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108.4 mg·g-1,其吸附特性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该UiO-66/CoSO4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对实际环境水样和土样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在94.7%以上,且经过5次再生循环使用后,吸附效率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9.
对540 mm18 mm、极间距250 mm、充气压力26 kPa的脉冲氙灯进行分析计算,研制了一台具有手动和外触发功能、氙灯充电电压2.5~4.5 kV、输出脉冲电流幅度3~6 kA、脉冲宽度约230 s的脉冲氙灯电源,给出了单次触发情况下的实验结果。设计基于晶闸管移相调压方式,经由隔离模块、PLC控制构成的闭环反馈回路,控制调压模块对储能电容器线性充电;通过IGBT半导体开关器件产生脉冲信号,经脉冲变压器升压后触发氙灯,使氙灯导通发光。采用简单、可靠的绕丝触发方式和控制信号隔离、电容器一端接地等方法,有效抑制了地电位抬高,提高了氙灯电源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通过百次的实验,脉冲氙灯电源能100%点亮负载氙灯,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0.
State-to-state time-dependent quantum dynamics calc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F(~2P) + HO(~2Π) → O(~3P) +HF(~1Σ~+) reaction on 1~3A〞 groun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PES). The vibrationally resolved reaction probabilities and the total integral cross section agree well with the previous results. Due to the heavy–light–heavy(HLH) system and the large exoergicity, the obvious vibrational inversion is found in a state-resolved integral cross section. The total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is found to be forward–backward scattering biased with strong oscillations at energy lower than a threshold of 0.10 eV, which is the indication of the indirect complex-forming mechanism. When the collision energy increases to greater than 0.10 eV,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 becomes a strong forward scattering, and almost all the products are distributed at θ_t = 0°. This forward-peaked distribu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larger J partial waves and the property of the F atom itself, which make this reaction a direct abstraction process. The state-resolved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are basically forward-backward symmetric for v' = 0, 1, and 2 at a collision energy of 0.07 eV; for a collision energy of 0.30 eV,it changes from backward/sideward scattering to forward peaked as v increasing from 0 to 3.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with more highly vibrational excited states to the total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is principal, which further verifies the vibrational inversion in the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