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188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75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83篇
物理学   2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31.
利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将高效杀螨剂吡螨胺分子的吡唑环部分引入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分子中,合成了6个新的N-取代苯基-N′-(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基)脲(2a~2f)和6个新的N-取代苯基-N′-(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基)硫脲(3a~3f),收率44%~89%。2和3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叶片浸液法测定了2和3对红蜘蛛的毒杀作用,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它们有一定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532.
小波图像去噪已经成为目前图像去噪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分析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和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基础上,根据多尺度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特性,提出了过抽样M通道小波变换去噪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星图降噪处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3.
以多晶硅薄膜为例综述MEMS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压痕法,悬臂梁法 ,膜压力膨胀试验法及拉伸试验法,比较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34.
本文给出大型高度稀疏矩阵行列式的一种高效计算法,该方法具有较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535.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PCVD),在抛光厚度0.5 mm的高热导率自支撑金刚石厚膜表面沉积厚度10 μm掺硼金刚石薄膜,通过热导率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四探针仪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热导率、形貌及微观质量、表面键合状态及导电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后在自支撑金刚石厚膜表面外延形成了质量优异,结合力佳的掺硼金刚石薄膜,其电阻率最低为1.7 ×102 Ω·cm.同时,鉴于界面同质外延特性以及大尺寸晶粒特点,整体材料的热导率可高达1750 W/(m·K),显示这种层状复合材料良好的整体导热性能及表面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536.
描述了一种用于桅杆式光电系统的侦察定位方法,采用单一陀螺和双轴倾角传感器组合,替代三轴正交的陀螺仪,对光电设备进行姿态测量;结合惯性导航设备获得的大地北向、激光测距机获得的目标相对距离、卫星定位设备获得的本地坐标,通过坐标系转换,能够准确获得目标的大地坐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系统定向精度达到0.3 mil,目标的定位精度优于10 m(CEP)。  相似文献   
537.
制备了颗粒规则四方排列和六方排列的橡胶粘接颗粒材料试样,实验测试了所制备试样在单向拉伸载荷下的应力松弛曲线和不同应变率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所测试的应力松弛曲线,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得到了所测试材料的宏观Burger’s粘弹性本构模型参数。采用离散元模型中单元间连结模型代表颗粒间橡胶粘接剂的作用,并基于试样的宏观Burger’s模型参数与离散元模型中细观Burger’s连结模型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橡胶粘接颗粒材料的无厚度胶结离散元分析模型。最后采用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计算了所测试试样的松弛和拉伸力学性能。离散元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无厚度胶结离散元模型能较好的计算颗粒规则排列的橡胶粘接颗粒材料松弛和拉伸力学性能,但基于应力松弛实验拟合而来参数不能准确反应橡胶粘接剂在高应变率条件下其力学性能的应变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8.
采用自制四油缸液压调节机构对油缸受撞击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测量了各活塞杆的位移—时程曲线, 使用MATLAB软件得到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时程曲线, 获得了各活塞杆的最大位移、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随落锤下落高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任一油缸受撞击时, 其他3个油缸的反应时间一致; 随着落锤下落高度的增加, 各油缸的最大响应速度和最大加速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39.
为探讨微波法制备纳米碳点发光性质的影响规律与本质,采用微波加热法通过控制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以及pH值合成了一系列纳米碳点,并利用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测试对纳米碳点的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合紫外吸收光谱与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反应产物官能团变化分析,最终揭示了微波加热过程中葡萄糖向纳米碳点转变的机制与发光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法制备纳米碳点,当微波功率为560 W,反应时间为2.5 min时,获得纳米碳点发光性能最佳。当采用波长370 nm紫外光激发时,对应451 nm的蓝光发射强度最高。伴随纳米碳点溶液pH值从酸性变为碱性,纳米碳点最强发光峰的激发光波长由350 nm显著向高波长方向移动,且发光峰强度显著升高。紫外吸收光谱与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反应过程中形成了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表明微波加热过程中是葡萄糖单糖向多糖聚合并最终发生碳化的过程。不同pH值下纳米碳点发光性质的差异,源于对纳米碳点中C=C键与C=O键比例的调整,从而实现对纳米碳点的光学带隙宽度及激子束缚能等的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540.
单层FeSe/SrTiO3界面增强超导的发现为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实现新的高温超导体开拓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在SrTiO3(001)表面高温沉积Mg进而沉积单层FeSe薄膜,制备出了FeSe/MgO双层/SrTiO3异质结.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异质结的电学及超导特性,观测到约14–15 meV的超导能隙,比体相FeSe超导能隙值增大了5–6倍,与K掺杂双层FeSe/SrTiO3的超导能隙值相当.这一结果可理解为能带弯曲造成的界面电荷转移和界面处电声耦合共同作用导致的超导增强.FeSe/MgO界面是继FeSe/TiO2之后的一个新界面超导体系,为研究界面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