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36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利用同位素产额比方法,提取了30MeV/u 40Ar轰击58Ni,64Ni和115In的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IMFs:3≤Z≤8)的发射体的核温度参数,给出了“表观”温度与一些物理量的依赖关系以及对边馈(side-feeding)效应的影响进行修正后的温度参数. 并就此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D.Myers的核质量公式加壳修正的基础上仔细计算了碰撞系统的驱动势,用数值法解主方程计算了三个反应道的质量漂移和统计涨落.结果表明输运理论能够描述重离子碰撞中从零到相当大的能损区内质量不漂移现象,原因是质量漂移速度不太大,短时间不会有明显漂移;驱动势的壳结构效应明显影响低能损区的质量弛豫.  相似文献   
13.
在扩散模型的框架内, 用假定中间组合系统以一个统计的寿命衰变的方法分析了68MeV12C+27Al和68.6MeV12C+40Ca的耗散碰撞中产生的产物的三重微分截面d2σ/dZdEdθ的一般趋向. 导出了中间组合系统的半衰期及产生全阻尼深部非弹性产物的平均互作用半径. 简单地对计算的角分布及Wilczynski图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产生二者之间的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带ΔE-E望远镜系统的飞行时间系统测量了80.9MeV 16O+27Al反应出射产物的三重微分截面d3σ/dA dZ dE.对该反应中所出现的能量耗散和核子交换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飞行时间(TOF)加△E-E探测系统,在102.25-109.50MeV(能量步长为250keV)的19T+51V反应中,第一次给出了耗散碰撞同位素产物的激发函数,讨论了双核系统的能量相干宽度Γ与产物的质量数A和Γ与产物的中子过剩自由度N/Z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80.6MeV 16O+27Al出射类弹碎片的测量实验结果导出了角分布衰减系数、电荷分布及电荷分布的一次矩和二次矩随TKEL的变化. 对该反应中的弛豫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讨论了势能面对电荷分布的一次矩和二次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验测得14N(93兆电子伏)+58Ni、64Ni深部非弹性反应产物同位素分布, 发现这两者存在系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E-E 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研究71.5兆电子伏的12C 离子在27Al 靶子上的深部非弹性散射,得到了产物 B 和 Be 在质心系 E-θ平面的截面等高线图。由图可以看出准弹性散射和深部非弹性散射的一般特征。有两点值得特别指出:第一,从淮弹性峰到深部非弹性散射岭呈现某些精细结构.第二,完全阻尼部份的平均动能不等于终态库伦能.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高级超越函数的一些性质,得到了超几何函数的一个展开关系式,得到了动量表象中氢原子径向波函数的完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