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化学   12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1篇
物理学   1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对高温超导双饼线圈的绕制、测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传导冷却高温超导磁体进行了电磁分析,通过对6到21个双饼线圈组成的磁体的各种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了一系列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到各个参数的变化趋势,以便有效设计高温超导磁体。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将介绍抛物线的一种参数方程的一些应用。为此,先说明抛物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意义。为方便起见,我们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写成: y~2=4ax 这里a为抛物线的焦点到它的准线的距离的一半,所以a>0。设抛物线y~2=4ax的这种参数方程为:  相似文献   
123.
激发态行为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之一;激发态瞬时光谱的观测为研究分子激发后状态变化的微观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提供了重要信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激光、弱信号快速检测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瞬时光谱的时间分辨率从毫微秒(10~(-9)S)向微微秒(10~(-12))甚至更短的时间(10~(-14)—10~(15)S)进展,检出灵敏度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直接观测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24.
在普通的LS方法基础上,给出一种捕捉可压缩流体多重交汇界面的改进型LS方法,基本思想是在每一个时间循环步,保持LS函数始终为距离函数的基础上对LS函数进行修正,在多重交汇界面以外的区域,修正不改变界面位置,而只是减小多重交汇界面之间因摸平产生的空穴区域。其中,LS方程组和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均运用非维数分裂的二阶精度有限体积差分格式计算,界面的重新初始化采用五阶WENO格式计算。  相似文献   
125.
通过采取定期取样的办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得不同时间下的同一时刻的丙烯酰胺的转化率和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在混合物中的含量,可以发现丙烯酰胺的光聚合过程存在明显的3个阶段,根据同一时刻下丙烯酰胺的转化率对应的引发剂的含量,建立以光引发剂消耗量划分聚合过程的三阶段模型,将聚合过程分为聚合前期、聚合中期和聚合后期,通过光照强度、狭缝宽度和旋转速度研究了光引发剂的分解动力学,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常数kd.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光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kd在4.00×10~(-4)s~(-1)内可调控,在聚合三阶段模型中存在最佳kd组合,即第一阶段kd为4.00×10~(-4)s~(-1),第二阶段kd为1.90×10~(-4)s~(-1),第三阶段kd为1.90×10~(-4)s~(-1),得到合成聚丙烯酰胺(PAM)的最佳自由基浓度是10.82×10~(-8)~12.56×10~(-8)mol·L~(-1)s~(-1),光引发剂的初始浓度[I]0应控制在100~110 mg/L.  相似文献   
126.
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共聚单体,在水溶液中采用常规自由基聚合以K_2S_2O_8-Na_2SO_3双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温敏性聚合物P(DMA-co-DAA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动态光散射、芘荧光探针法和变温核磁共振氢谱等多种手段研究共聚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液结构,结果表明共聚物P(DMA-co-DAAM)具有明显的热致缔合行为,在低温下聚合物以单链形式溶解,温度升高超过LCST之后由于P(DMA-co-DAAM)分子链上DAAM侧基发生亲水-疏水性变化,部分疏水链段缔合形成微相分离的胶束聚集体.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通过改变共聚物组成和溶液浓度能够有效调节共聚物溶液的缔合转变温度,共聚物P(DMA-co-DAAM)的LCST值与DAAM含量成很好的线性关系,DAAM含量越高LCST温度越低.采用常规自由基聚合所带来的链间异质性以及分子量的多分散性等特点并没有显著影响共聚物P(DMA-co-DAAM)的温敏性.  相似文献   
127.
在体积百分浓度为50%1,3-丙二醇、0.2 mol/L Na Cl和水溶剂条件下,消除疏水缔合聚合物(HAWSP)溶液中疏水缔合作用,屏蔽溶液中的聚电解质效应,使HAWSP分子在稀溶液中处于单分子分散状态.然后利用膜孔径分离原理,选择不同孔径的微孔滤膜,用微孔滤膜流动实验装置对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分级,将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分离开来.用二次方程拟合滤出液质量-过滤时间关系曲线得到各级分聚合物溶液的质量,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级分聚合物溶液的浓度,根据质量和浓度计算得到各级分的累积百分含量.结合静态光散射和毛细管法标定了疏水缔合聚合物Mark-Houwink方程[η]=0.182M~(0.586),用于准确测定疏水缔合聚合物各个级分的分子量.选择四参数方程曲线,根据各级分的分子量M和累积百分含量W,得到分子量的分布曲线.与动态光散射分析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8.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光谱,已广泛运用于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研究。前期研究中,作者发现3-苯并咪唑-7-羟基香豆素可作为荧光探针监测细胞内pH值变化(pKa = 7.20,pH 6.50 ~ 8.30)。因此,该文通过在3-苯并咪唑-7-羟基香豆素C-3位苯并咪唑上引入甲氧基给电子基团,得到化合物3-(6-甲氧基-1H-苯并咪唑)-7-羟基香豆素(BC),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定了探针化合物的结构,考察了其荧光属性及pH值变化对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在pH 5.5 ~ 10.0范围内(pKa = 8.36),其荧光强度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强。此外,BC可被成功应用于标记HeLa细胞内pH值的变化,展现出较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以步行通道内的单向行人流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行人拉链现象的生成机理,并建立基于Voronoi图的速度修正模型对其仿真研究.首先,从行人追求视野最佳和步行舒适的角度分析拉链现象的生成机理,以行人的视野关注和视野遮挡描述影响行人移动过程中产生拉链偏移的因素;以行人局部密度描述行人的步行舒适度;引入拉链敏感系数描述行人客观偏移的意愿程度;提出单个行人侧向偏移的机制,获得行人最佳的偏移位置.然后,构建基于Voronoi图的行人速度修正仿真模型,考虑行人是否有偏移倾向的主观意愿,并嵌入偏移规则,模拟再现行人的拉链现象.仿真发现:行人的拉链层数与通道宽度成正比,该模型速度密度关系图与实证数据吻合较好;与不考虑拉链效应相比,倾向主动进行侧向偏移的行人占比越大,越有助于提高通道内行人的移动速度、舒适度和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0.
该文主要综述了基于智能手机生化检测的光学和电化学检测技术,及其在生化传感分析中强大的通信手段。重点介绍了智能手机集成的生化传感器技术的性能、优点,及其在生化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智能手机在生化传感分析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