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化学   13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51.
通过对由三个氘原子组成的氘团簇离子(d+3)与三个分立的氘核(3d+)在轰击吸氘固体靶时所发生的DD聚变反应率的差别的研究,进而揭示氘团簇离子在与固体靶中的氘核发生聚变反应时所体现出的团簇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在10—40keV/d能区,每个氘团簇中的氘核(d+3/3)所产生的聚变反应率高于具有相同速度的独立氘核(d+)所产生的聚变反应率.反之,在50—100keV/d能区,独立氘核比之于氘团簇中的单个氘核所产生的聚变反应率要高.两者之间的比值具有非常明显的能量相关性.这种团簇特性与团簇离子本身特性及固体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其作用过程和实验中观测到的现象的实质做了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52.
Ag/TiO2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光还原沉积贵金属法,制备了Ag/TiO2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控制TiO2表面负载银的形貌,利用AAS,XRD,TEM和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苯胺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Ag/TiO2复合纳米催化剂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以及银沉积量和沉积形貌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光还原沉积条件,可在平均粒径为24nm左右的TiO2颗粒上获得3nm左右均匀分散的银粒子;在TiO2上沉积适量的具有较高分散度的金属Ag,能有效提高TiO2对苯胺氧化反应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3.
高效液相色谱二氮杂冠醚键合相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硅胶表面进行固-液相反应,合成硅胶键合二氮杂冠醚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金属离子的络合容量测定等对键合材料进行鉴定和表征,并对其色谱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4.
四川轮环藤根中两种海岛轮环藤-N-氧化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特有植物四川轮环藤(Cyclea sutchuenensis Gagnep.)根中分得两种海岛轮环藤碱-N-氧化物。采用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 证明分别为海岛轮环藤碱-2β-N-氧化物(3)和海岛轮环藤碱-2'β-N-氧化物(4)。二者均为新生物碱, 是首尾氧桥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N-氧化物。从该植物根中还分得已知的海岛轮环藤碱(1)和海岛轮环藤酚碱(2)。本文首次详细报道并分析了2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经三种人癌细胞实验, 证明2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55.
借4,5—二溴苯基荧光酮螯合物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孝松  时亮 《分析化学》1997,25(4):408-411
在Nucleosil C18柱上,研究了Pr-4,5-二溴基荧光酮螯合物分离和检测的最宜的流动相组成。用含0.01mol/L的HAc-NaAc的乙腈-水作流动相,流速为0.4mL/min,于540nm作检测。测定铂的校准线的浓度范围是0.03-0.3×10^-6g/mL,检测限为0.020ng。  相似文献   
156.
研制了一台200 kV/200 kA脉冲源,脉冲源由初级储能单元、水介质整形与传输单元、气体开关和负载组成。通过优化设计由2 到1 的水介质变阻抗线、高压气体主开关和陡化开关,使得脉冲功率源在匹配负载下产生输出电压200 kV、电流200 kA、前沿40 ns、脉宽40 ns的高压脉冲。在此脉冲源平台上已开展了低阻抗1 二极管发射特性研究,并且将在高压气体开关、同步触发、二极管等离子体发射诊断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系统电磁脉冲效应研究需求,项目组对"闪光二号"加速器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以便于产生脉冲硬X射线。主要采用二次成形的水线结构,重点进行了水开关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调试。装置输出电压650kV^1.3 MV稳定可调,脉冲宽度60ns,前沿由改造前的80ns缩短至改造后的30ns,在国内首次成功驱动串级二极管,产生前沿29ns、射线宽度约53ns的脉冲硬X射线。  相似文献   
158.
吕茂云  王开亮  汪清民  黄润秋 《中国化学》2008,26(12):2241-2248
将三氯化铁应用于Z或E-2,3-二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的分子内氧化偶联合成多甲氧基取代的菲衍生物,该反应在室温下以很高的产率得到偶联产物。使用廉价无毒的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及温和的反应条件能方便快速地大量制备娃儿藤碱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多甲氧基取代的菲衍生物。  相似文献   
159.
160.
尖晶石型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丰富结构类型和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其在磁性材料、光电材料、电极材料、超导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对于硫系尖晶石型化合物AB2S4,由于S原子比O原子具有更大的原子半径,尖晶石型复合硫化物呈现出不同于复合氧化物的物理性质,近年来各国学者对其合成和物理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总结了尖晶石型复合硫化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