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化学   43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75篇
物理学   2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瓜环与哌嗪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研究(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瓜环与哌嗪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1H核磁共振谱证实八元瓜环能与一些哌嗪衍生物形成稳定的双客体主客体配合物,六元瓜环与一些哌嗪衍生物形成稳定的1∶1主客体配合物。而五、七元瓜环和哌嗪衍生物则未表现出明显地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装主客体配合物得到质谱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Eggshell-like carbon materials with high yiel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solvothermal route in a stainless steel autoclave using metallic zinc and absolute ethanol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ry (XR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ggshell-like carbon spheres had diameters ranging from 500 nm to 1 μm.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to obtain eggshell-like carbon materials were 600 ℃ and 12 h.  相似文献   
13.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金刚烷甲酸与稀土Nd(Ⅲ)和La(Ⅲ)离子配合物, 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的组成为[LnL3(HL)(H2O)]2·2EtOH·2H2O (Ln=Nd (1), La (2), HL=金刚烷甲酸). 配合物晶体均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晶胞参数 配合物(1) a=1.0556(2) nm, b=1.4913(3) nm, c=1.4920(3) nm , α=106.26(3)°, β=93.51(3)°, γ= 97.23(3)°, V=2.2253(5) nm3, Dcal=1.409 g·cm-3, Z=1, F(000)=990, μ(Mo Kα)=1.225 mm-1, Mr=1888.54. 配合物(2) a=1.0453(2) nm, b=1.4971(3) nm, c=1.5052(3) nm, α=106.07(3)°, β=93.58(3)°, γ=97.56(3)°, V=2.2391(5) nm3, Dcal=1.397 g·cm-3, Z=1, F(000)=984, μ(Mo Kα)=1.015 mm-1, Mr=1877.88. 两个配合物属异质同晶, 呈双核结构, Ln(Ⅲ)为九配位, 形成畸变三帽三棱柱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双[水杨醛(对硝基苯)亚胺]合镍催化剂A和双[水杨醛(对甲氧基苯)亚胺]合镍催化剂B.该两种双[N,O]配体合镍配合物/MAO催化体系能有效地催化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催化活性可高达105gPMMA/(molNi.h).其中配体对位含有硝基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催化剂A/MAO体系有相对较高的聚合反应热稳定性,温度达50℃时仍具有高催化活性.配体对位含有甲氧基推电子(共轭)效应的催化剂B/MAO则在30℃和Al/Ni摩尔比为600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B/MAO体系催化得到PMMA的链序列结构以间规为主(含高达73.2%rr三元组),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6.4℃).  相似文献   
16.
在合成[Co(bpma)(tn)Cl]2+体系配合物的实验中,得到[Co(ptma)(amp)Cl]2+体系的一反式(ptma中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经式异构体(m3[ZnCl4]·0.5H2O),其中bpma=N,N′-二(2-吡啶基甲基)胺,tn=1,3丙二胺,ptma=N-(2-吡啶基甲基)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此配合物异构体构型选择性形成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结构中配体间C-H…π相互作用使之更稳定的结果。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1.55978(19)nm,b=1.33324(16)nm,c=2.2077(3)nm,β=94.832(3)°,V=4.5748(10)nm3,Dc=1.696g·cm-3,Z=8,F000=2360,μ(MoKα)=23.72cm-1,R=0.0475,Rw=0.1204。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8个配合物阳离子,8个[ZnCl4]2-阴离子及4个水分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7.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的温度依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样品,用乌氏粘度计考查了该聚合物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和水溶液的粘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发现PNIPAAM THF体系的特性粘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NIPAAM H2O体系的特性粘数 温度曲线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规律.并用实验确定的特性粘数对合成样品的分子量进行了表征Mn=844×105g·mol-1.  相似文献   
18.
富勒醇清除OH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富勒醇清除·OH自由基的ESR研究祝严师,孙大勇,刘桂珍,刘子阳,詹瑞云,刘淑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谱学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关键词C_(60),富勒醇,OH自由基,自旋捕捉,ESR生物体内的许多现象均涉及到自由基反应,现已发?..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在广东江门市某工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对致毒汤样品中农药的分析鉴定过程;采用GC-MS联用分析,被分离出的疑为致毒物质的成分在现有的质谱谱库中检索未能鉴定;通过采用综合分析,将可疑成分提取、分离、柱以谱纯化,结合NMR、ICP-AE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汤样中的致毒物质是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环”。  相似文献   
20.
分别合成了 [Co(3, 3-tri)(men)Cl][ZnCl4]、[Co(3, 3-tri)(cmen)Cl][ZnCl4] (3, 3-tri = N-(3-胺基丙基)-1, 3-丙二胺,men = N-甲基乙二胺,cmen = 1, 2-二胺基-丙烷) 2体系的部分配合物异构体,用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解析了2异构体的晶体结构。其中 [Co(3, 3-tri)(men)Cl][ZnCl4] 体系的一异构体Ⅰ的化学简式为 CoCl(C9H27N5)ZnCl4,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 Pca21,a = 16.788(2),b = 7.964(1),c = 14.416(2) 牛琕 =1927.3(4) ?,Dc = 1.747 g/cm3,Z = 4,F(000) = 1032,Mr = 506.91,R = 0.0352,wR =0.0935;[Co(3, 3-tri)(cmen)Cl]2+ 体系的一异构体Ⅱ的化学简式为 CoCl(C9H27N5)ZnCl4稨2O, 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 P ,a = 9.511(3), b = 9.972(3),c = 11.694(3) 牛琣 = 68.367(5),b = 85.196(6),?= 86.580(5),V = 1026.9(5)?3,Dc = 1.698 g/cm3,Z = 2,F(000) = 536,Mr = 524.92,R = 0.0494,wR = 0.1180。两异构体中 Co3+ 为六配位,晶胞中对映体比例均为1:1。在配合物异构体Ⅰ和Ⅱ中,三元胺以经式排布,三元胺配体(3, 3-tri)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分别处于顺位(syn-)和反位(anti-);二元胺配体氮(或邻位碳)取代的胺基氮原子(N*)与三元胺配体中的仲氮原子分别处于对位(trans(N*))和邻位(cis(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