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本文使用耦合方法,通过对耦合时间的矩的估计得到紧流形上扩散过程依全变差范数指数式收敛的结果;并利用非零第一特征值与特征函数,给出了另外两个估计.  相似文献   
362.
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测定了氯代羟基六氢茚二酮(1)和环氧十氢萘二酮(2)的晶体结构和分子构型。化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a=10.439(1),b=19.950(2),c=9.455(1)A,Z=8;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8.355(2),b=9.221(2),c=25.801(4)A,β=94.19(1)`,Z=8。在RASA-IIS型四圆衍射仪上收集了这两个化合物的衍射数据,用直接法解晶体结构,经块对角矩阵最小二乘修正,对化合物1的1810个独立的可观察反射,R=0.043;对化合物2的1804个独立的可观察反射,R=0.064。化合物1带有a-Cl,β-CH~3和β-OH。由此推断环氧六氢茚二酮(3)的分子构型带有β-CH~3和β-环氧。化合物2中的甲基和环氧基均为β构型,与3相似,因此Danishefsky等由核磁共振所推断的关于2的分子构型中的α环氧应校正为β环氧。  相似文献   
363.
活性气态汞(Reactive gaseous mercury, RGM),在大气环境中通常被认为是气态的氧化汞,主导大气汞沉降过程,对汞的全球循环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RGM的多种采样和分析方法,讨论并比较了当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对RGM在大气中的生成、赋存、清除等环境过程以及相关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并探究各过程在大气汞循环过程中的贡献。针对当前RGM分析的难点(如赋存浓度低、采集困难)与关键科学问题(如赋存形态与转化),需着力发展实际环境中RGM采集和形态分析的可行方法,进而深入探究其环境行为。大气中RGM的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将是未来大气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深入理解RGM在大气汞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4.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莽草酸为模板分子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表面包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制备了一种对莽草酸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制备的MIL-101为八面体结构,表面均匀地包覆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MIP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IP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93.16 mg/g。MIP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富集能力,能选择性分离和纯化八角中的莽草酸。  相似文献   
365.
取2.5 g已粉碎的葵花籽样品,加入500.0μL含100.0μg·L-1交链孢酚单甲醚-d3(AME-d3)、1 000.0μg·L-1滕毒素-d3(TEN-d3)和交链孢酚-d2(AOH-d2)、5 000.0μg·L-1细交链孢菌酮酸-d13(TeA-d13)的混合内标溶液,混匀,放置过夜,用25.0 mL体积比为45∶10∶45的乙腈-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3.0)混合液振荡提取,离心。取上清液,用水定容至30.0 mL,分取6.0 mL,加入15.0 mL 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3.0),过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预先用5.0 mL甲醇和5.0 mL水活化),用2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淋洗,抽干固相萃取柱,用10 mL体...  相似文献   
366.
严重的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和转化缓慢等问题导致锂硫电池容量迅速衰减,其大规模应用受限。本文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衍生碳(Ni,Co)/C用于锂硫电池隔膜改性,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钴镍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分别实现了大量又快速的化学固硫和抑硫的可逆性,显著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C的电流密度下,(Ni,Co)/C改性隔膜电池的容量在第1次循环时可以达到1035.6 mAh·g-1,在5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662.2 mAh·g-1,容量保持率为63.9%。此外,本工作克服了二元金属基MOF制备难的问题,使用简单快速的室温液相合成法制备了柱状镍钴二元MOF,该法有望实现MOF的宏观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