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化学   69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Aun(n=2—9)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 B3LYP 方法,选择LANL2DZ基组,对Aun(n=2—9)小团簇的各种可能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它们的基态平衡结构并计算出其原子化能.研究表明: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单个原子的平均原子化能逐渐增大.同时分析了团簇的能级分布、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之间形成的能级间隙.计算出了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最后分析了费米能级、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形成“奇-偶”振荡效应的原因. 关键词: Au团簇 平衡几何结构 能隙 电子性质  相似文献   
102.
Li_2分子X~1∑_g~ ,A~1∑_u~ 和B~1∏_u态的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D95、D95(d)、6-311g以及6-311g(d)等基组,对Li2分子的基态(X1∑g )、第一激发态(A1∑u )及第二激发态(B1∏u)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对四个基组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D95(d)基组为四个基组中的最优基组的结论;使用D95(d)基组,利用SAC的GSUM(Group Sum of Operators)方法对基态(X1∑g )、SAC-CI的GSUM方法对激发态(A1∑u 和B1∏u)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电子态的完整势能函数;从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基态(X1∑g )、第一激发态(A1∑u )和第二激发态(B1∏u)相对应的光谱常数(Be,αe,ωe和ωexe),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其中,基态、第一激发态与实验数据吻合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3.
Aln(n=2~7)团簇的结构和能级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密度泛函B3LYP的方法研究了小原子团簇Al2~7的几何结构和能级分布,分析了随团簇原子数的增加,团簇的几何结构和费米能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l2~7的团簇的几何结构在5个原子以前为平面结构,而从六个原子开始为空间立体的稳定结构.电子壳层结构表明,在铝团簇中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象碱金属那样的稳定幻数结构.在Al2~Al7团簇中,能级结构呈现明显的分立特征,费米能级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减小,到Al7时又有所增加,且团簇的能量间隙最小.  相似文献   
104.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6—311G(d,p)/Lan12DZ优化得到黄曲霉素B1(AFBI)分子及其复合物AFB1-Ag的稳定结构,并计算了复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预共振拉曼光谱.结果表明,AFB1分子的拉曼光谱很大程度依赖于吸附位点以及入射光的激发波长.与分子的常规拉曼光谱相比,复合物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C=O伸缩振动模的增强因子约为10^2—10^3,是由于复合物的极化率增强而导致的静态化学增强,并分析了振动模式的振动方向与其拉曼强度的关系.选择复合物最大吸收峰附近激发光266和482nm以及远离共振吸收波长785和1064nm作为入射光,计算得到不同入射光激发下复合物的预共振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其增强因子最大达N100量级,主要是由电荷转移产生的共振增强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5.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是NO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核心金属酶,是NO的敏感器和受体.sGC含有?和?两个亚基,每个亚基分别具有3个结构域,包括血红素结构域、中心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两个亚基的血红素结构域共享有一个血红素,NO结合到sGC的血红素后,激活sGC,催化其底物GTP转化为二级信号分子cGMP,开启PKG信号通路,导致血管舒张.NO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多种心血管疾病、肺动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近20年来,关于sGC的结构、功能、激活机制及其在生理与病理中的作用有了很多进展.本文重点对sGC的结构、功能及其活化/失活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选修3 2》 ” 第六章“ 传感器” 第3节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第6 4 页)中“ 问题与练习”的第1题, 从学生所学的电路的知识来分析, 这个防盗报警电路起不到报警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以间苯咪唑(1,3-bib)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Co(Ⅱ)的2个配位聚合物{[Co(H2O)2(1,3-bib)(MPA)]·H2O}n (1)和{[Co2(1,3-bib)2(MPA)2]·5H2O}n (2),分别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IR和热重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1D层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为双核2D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室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8.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近似下,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优化出PuCO分子基态的结构参数,离解能和力常数.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导出PuCO分子基态(AX~G67A″)的分析势能函数,获得的势能面正确地复现出PuCO分子的平衡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9.
U+CO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卫东  朱正和  冉鸣  王红艳  邹乐西  孙颖 《物理学报》2002,51(11):2503-2508
基于CUO分子(X3A″)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U+CO(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碰撞能低时(<215kJ.mol-1),可以生成长寿命络合物CUO(X3A″),并且该络合反应是无阈能反应,这一结论与前文用多体项展式理论计算的CUO分子势能曲线结果一致.碰撞能大于4184kJ.mol-1后,逐渐出现置换产物UO和UC,随碰撞能进一步增大,分子将被完全碰散成U,C,O原子,而且反应U+CO(0,0)→UO+C,U+CO(0,0)→UC+O和U+CO(0,0)→U+O+C是有阈能反应基于CUO分子(X3A″)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U+CO(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碰撞能低时(<215kJ.mol-1),可以生成长寿命络合物CUO(X3A″),并且该络合反应是无阈能反应,这一结论与前文用多体项展式理论计算的CUO分子势能曲线结果一致.碰撞能大于4184kJ.mol-1后,逐渐出现置换产物UO和UC,随碰撞能进一步增大,分子将被完全碰散成U,C,O原子,而且反应U+CO(0,0)→UO+C,U+CO(0,0)→UC+O和U+CO(0,0)→U+O+C是有阈能反应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V型三能级原子 双模压缩态光场 光场正交压缩  相似文献   
110.
用密度泛函B3LYP /LANL2DZ方法对Cu2(n=0,1,2)分子离子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u2,Cu+2,Cu-2,Cu22-能稳定存在,基电子状态分别是:1Σg(Cu2),2Σg(Cu2关键词: 分子离子 密度泛函 势能函数 能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