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化学   5篇
力学   37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高分子材料粘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仁  陈晓红 《力学进展》1995,25(3):289-302
总结和评述了高分子材料粘弹塑性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笔者利用模糊约束法建立的模糊随机高分子网络力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论机械设备的“健康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仁 《力学与实践》2000,22(4):73-75,7
就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测、延长寿命,讨论了反问题与正问题的关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强烈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早就指出“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预防的”,并且给地震工作制定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方针,使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取  相似文献   
14.
為了要展開塑性力學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於塑性應力應變理論的深入了解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使應用理論時易於選擇簡單而適當的理論,並且有助於進一步進行关於塑性應力應變关系理論的研究工作。 本文對於室溫下主要的塑性應力應變關係的理論方面和實驗方面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包括屈瑞斯加(Tresca)的屈伏條件,生文南(Saint-Venant)、勒維(Lévy)、米塞司(von Mises)、普朗脱爾-勞埃斯(Prandtl-Reuss)、汉基(Hencky)、納達依(Nadai)、依留辛(形變)、普拉格(Prager)、漠得門-林-普拉格(Handelman-Lin-Prager)、普拉格-杜勒格(Prager-Drucker)、巴道爾夫(Batdorf)和布第揚斯基(Budiansky)、考依脱(Koiter)、珊特司(Sanders)、依留辛(增量)等理論。此外還對有關理論的各種主要实驗結果作了簡單的報導。最後並討論了各種類型理論的相互间之關係。  相似文献   
15.
王仁 《力学进展》2001,31(3):461-468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此论题的一般综述,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同时介绍了在中国做过的一些工作,最近的综述请参阅Jones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现有多数金属加工理论的书大都是讨论块体成形方面的,特别是滑移线理论,而另一重要方面关于板材塑性弯曲理论的讨论却付缺如.北京大学余同希教授和章亮炽博士著的《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四种材料(AM、A_3)、三种几何尺寸(R/h=5,6.7,10)的共81个圆柱壳,在39—166m/s速度范围的撞击实验,确定了塑性动屈曲理论中比较流行的初缺陷分析的适用范围;同时把作者在[15]中提出的第二失稳临界速度的概念和理论判据,用到圆柱壳撞击刚性靶的问题上,着重研究了大于或等于第二失稳临界速度(Vc_2)时的特征,根据应变率反向的判据,按照ε_2反向计算了V_(c2),其结果与实验值相符。实验中发现当大于上述计算得到的V_(c2)时,撞击速度相对轴向缩短率的曲线会出现跳跃,圆柱壳因局部产生很大的失稳变形而破坏.同时还发现这种破坏形式在撞击初期已形成雏形,这样可以通过计算的半波数而采用某些方法,例如加肋等,防止破坏雏形的形成,从而提高V_(c2),这一点可能给工程设计提供一个可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塑性本构关系研究的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塑性本构关系研究的主要情况,包括微应变与有限变形下的一般性理论研究、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本构理论讨论,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非线性基体中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适用性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熠  黄筑平  王仁 《力学学报》1997,29(4):506-512
本文是对1993年力学学报第25卷第5期“刚性微粒填充的高聚物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微力学分析”的讨论,以远场球对称应力作用下非线性基体中含单个球形刚性粒子或单个球形孔洞为例,给出了问题的精确解.分析表明,关于材料线性的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不能简单地推广应用于研究非线性基体中含刚性粒子或孔洞的力学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含湿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报道了用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定含湿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试验结果。发现实测到的总当量导热系数λ随含湿量的增加而单调地递升,名义导温系数α随含湿量的变化曲线却在低含湿量区出现明显的拐点和极小值。文中,对含湿建筑材料在温度梯度下的湿—热迁移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一种半经验方法,提供了实用的算图(图8)和进行温度修正的式(14)和(15),可由式(13)从实测的总当量导热系数λ中扣除湿迁移影响,由此得到的真导热系数λ_0和含湿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图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