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磺酸功能化的MCM-41催化三乙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孔壁上覆盖糠醇聚合物,于不同温度下用浓硫酸直接进行磺化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并用氮气吸附-脱附、XRD、XPS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三乙酸甘油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生物柴油的制备.结果表明,在介孔结构完好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磺酸基嫁接到了MCM-41的孔擘上...  相似文献   
22.
Rh—CeO2/SiO2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2化学吸附和丙烷氢解作为模型反应研究了Rh-CeO2/SiO2催化剂中Rh与Ce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催化剂还原后,CeO2覆盖了Rh表面。以往用H2或CO化学吸附研究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是定性的,而以丙烷氢解作为模型反应可以定量地得出氧化物对金属粒子的覆盖成度  相似文献   
23.
催化剂表面分形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SiO2并以其及另一种SiO2气凝胶作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铑基催化剂。以n-C5~C8烷烃为探针分子,测得两种催化剂的表面分形维数D分别为3和2。在两种催化剂上,CO加氢和丙烷氢解反应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别,但在D=2的催化剂上,CO加氢和丙烷氢解反应的速度显著高于D=3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4.
ZnO负载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PS。磁化率测量等并结合CO加氢反应,对共沉淀方法制备的Ni-Cu/ZnO催化剂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载体ZnO对CuO具有分散作用,而与NiO具有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5.
铑基催化剂催化CO加氢合成乙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亚权 《催化学报》1999,20(1):7-11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Rh/CeO2/SiO2,用浸渍法合成了Rh/CeO2(I),并用H2化学吸附XPS,TP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铑完全还原,而CeO2未还原,Rh-CeO2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在常压CO加氢反应中,未加氧化物促进剂的Rh/SiO2即能催化乙醛的生成,但产物中仅有极少量甲醇和乙醇,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CeO2的加入降低了乙醛  相似文献   
26.
Ni整体型催化剂大空速甲烷自热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亚权 《催化学报》1999,20(2):171-173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天然气将是未来基本化学品的主要碳源.因此,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已日益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当前,天然气的化工利用主要是用于生产合成气,再由合成气制取大量化学品,如合成氨、甲醇和烃类等.目前,工业上生产合成气主要采用水蒸气催化重整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