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化学   344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4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进一步改善芳香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离子传导率、尺寸稳定性和耐化学氧化稳定性,从聚合物结构设计出发,首先利用9,9-双(3-苯基-4-羟基)苯基芴与4,4′-(六氟异亚丙基)二苯酚、1,4-二(4-氟苯甲酰基)苯经芳香亲核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含芴和苯侧基结构新型聚芳醚酮聚合物(4-PAEK-xx),进一步通过温和的后磺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多磺酸结构侧链型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4-SPAEK-xx).对所制备的侧链型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分别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类质子交换膜具有适中的吸水率和较低的溶胀率,80°C时的吸水率和溶胀率分别在21%~51.2%和7.4%~17.2%.该类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展现出了良好的离子传导性,80°C时的离子传导率在115~171 mS/cm,其中4-PAEK-45膜(离子交换容量为2.12 mequiv/g)的离子传导率已经超过了商品化的Nafion膜.此外,所制备的侧链型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还表现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氧化性.磺化膜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归因于侧链多磺酸结构和长尺寸含氟疏水结构单元的同时引入,其中侧链多磺酸结构的引入降低了主链磺化结构单元的比例,同时使亲水性的磺酸基团与分子主链分隔开来;而长尺寸含氟疏水性结构单元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膜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耐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2.
建立了测定油墨中多氯联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使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对加速萃取溶剂、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采用内标法定量,并对油墨样品中7种常见的多氯联苯物质含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91.0%~97.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1%~8.3%(n=6),定量限为0.03 mg/kg。该方法易于操作,实验时间短,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油墨样品中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3.
以间苯二酚、苯酚与甲醛为前体,合成了一种中空石墨碳材料(hollow graphitic carbon,HGC).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和Raman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HGC为中孔结构,平均孔径为36nm.与商品Vulcan XC-72R相比,HGC中孔结构丰富,石墨化程度高.分别以HGC和XC-72R为载体制备了总金属载量为45%的PtSn/C电催化剂,X射线衍射和TEM结果表明这两个样品的平均粒径和晶格常数相近.单池性能测试表明,以45%PtSn/HGC为阳极催化剂的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了62mW/cm2,与PtSn/XC-72R的54mW/cm2相比提高了近15%.  相似文献   
134.
电极表面微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无法通过孤立的传统电化学方法直接揭示,核磁共振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待测样品的化学位移和J耦合产生的微小分裂等信息,它可以更容易地鉴定同分异构体、分子构象和电子变化。因此,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可以从分子层面上对物质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原位无损实时研究,发现非原位技术无法监测的短寿命中间体,揭示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等相关信息,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原位谱学技术。但是由于电化学池和核磁共振的不兼容性,对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的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这一新技术,文章分别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工作原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在电化学催化及物质反应机理、燃料电池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5.
采用超快速激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含吡啶基团的四个联苯乙烯衍生物及两个杂环分子(A: 4,4’-二(2-(4-吡啶基)乙烯)联苯; B: 4,4’-二(2-(2-吡啶基)乙烯)联苯; C: 1-甲基-4-(2-(4’-(2-(4-吡啶基)乙烯基)-4-联苯)乙烯基)吡啶碘盐; D: 1-甲基-2-(2-(4’-(2-(2-吡啶基)乙烯基)-4-联苯)乙烯基)吡啶碘盐; E: 4-(2-(9-丁基-9氢-3-咔唑)乙烯基)-1-甲基吡啶碘盐; F: 4-(2-(9-丁基-9氢-3-咔唑)乙烯基)-1-甲基喹啉碘盐)的结构-性能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的是分子E, 高达617.3 GM; 最小的是分子B, 为19.3 GM(1 GM=10-50 cm4·s·photon-1).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分子中吡啶基团的对称性及其离子化对分子双光子吸收截面起很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用理论计算证实了以上实验结论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6.
沈斌  汪称意  徐常  陈文涛  李坚  任强 《高分子学报》2016,(10):1409-1417
以4,4'-二氟二苯砜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起始原料,经两步有机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活性二氟砜单体:3,3'-双(苯氧基苯基)-4,4'-二氟二苯砜,并由该单体与4,4'-二氟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甲酮经亲核缩聚合成了侧链型聚芳醚砜聚合物(PAES-xx).通过较温和的后磺化反应,制得了一系列磺化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SPAES-xx).对所制侧链型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分别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类质子交换膜具有适中的吸水率和较好的尺寸稳定性,80℃时最高质子传导率达0.16 S/cm.此外,该类质子交换膜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50℃;膜的拉伸强度为29.5~42.0MPa,拉伸模量为0.62~1.23 GPa,断裂伸长率在9.0%~31.9%.磺化膜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归因于侧链磺化结构的引入和相分离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7.
7月 20 日,日本NEC公司北美研究所的科研小组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超光速光脉冲实验成功。 实验把激光射过一个长6cm密封着铯原子气的玻璃管,对铯原子气的状态进行调整后,在测量光从一端到另一端时,出现一奇妙现象。通常光通过这个6cm的玻璃管需要0.2ns,但现测结果显示,比这个时间提前62ns时光脉冲的波峰部分就出现在玻璃管的另一端。这就是说,本来在一 0.2ns的时间里应运动 6cm的光,在铯原子环境里跑了20m。 过去也曾有过超光速现象实验的报告,但这次超光速现象是表现在完整的光脉冲上。…  相似文献   
138.
Lewis酸碱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定性阶段,在环境化学上应用甚少,Gutmann等曾采用热力学与~(31)P NMR方法定量了少量有机溶剂的酸碱性,Kamlet等也利用~(19)F NMR测定了一些有机物的碱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种溶剂/水分配系数来定量苯系物酸碱性的方法,该法简便、快速,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合成了十个双酰胺型双(3'-正十五烷基-苯并-15-冠-5)化合物, 制成的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 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0.
从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上获悉,《强》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0.467,总被引频次为1 546。CJCR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进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数据库为基础,选择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