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30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9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35篇
物理学   2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7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鉴于经锥形玻璃管聚焦的离子束在微纳加工、微区分析以及辐照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16 keV C在不同倾斜角度的锥形玻璃管中输运过程.实验发现当处于0°倾斜角度时,出射粒子由核区和晕区构成,核区是从锥形管后锥孔中直接出射,未与锥形管内壁之间发生电荷交换,主要成分为C离子.晕区是C与锥形管内壁发生部分电荷交换作用,由C和C0构成.当倾斜角度为1°时,出射离子由两部分组成:C0原子束斑和C离子束斑,未出现核区.出射核区的离子方向始终保持在入射粒子方向,与锥形管倾斜角度无关.随着锥形管不断倾斜,相对透射率不断减小, C0束斑占比增加, C束斑占比减小.锥形管对入射离子有聚焦效应.本实验弥补了低能负离子在锥形管运输过程研究的欠缺,有助于聚焦离子束的后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92.
白雄飞  牛书通  周旺  王光义  潘鹏  方兴  陈熙萌  邵剑雄 《物理学报》2017,66(9):93401-093401
测量了20 ke V质子穿过倾斜角为+1?的聚碳酸酯微孔膜后,出射粒子的位置分布、相对穿透率以及电荷纯度随时间的演化.实验发现,能量电荷比E/q≈10~1k V的质子穿过绝缘纳米微孔的物理机理与E/q≈10~0k V和E/q≈10~2k V区域离子有显著不同.对于E/q≈10~1k V的质子穿过绝缘纳米微孔,存在一段相当长的导向建立之前(导向前)的过程,在该时期内出射质子及氢原子的特性和导向建立后的特性有很大差异.在导向前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出射质子的峰位逐渐向孔轴向附近转移;出射氢原子由束流方向的尖峰以及孔轴向的主峰构成,峰位角保持基本不变且尖峰逐渐消失.这一过程的主要机理为微孔内表面以下的多次随机二体碰撞和近表面镜面反射两种传输方式逐步向电荷斑约束下的"导向效应"过渡的过程.对E/q≈10~1k V区间离子"导向前过程"的完整观测,使得对低能向中能过渡区间离子穿过绝缘微孔膜物理机制和图像有更深入和完整的认识,有助于约10 ke V离子微束的精确控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X-pinch和回流柱之间的分流关系,以及两个X-pinch之间的分流关系。在X-pinch和回流柱的分流实验中,X-pinch上的电流与回流柱上的电流大体相等,这表明电流分布不只与X-pinch或回流柱的特性有关,而且也与它们所在回路的其他部分有关。在两个X-pinch之间的分流实验中,X-pinch上的电流与X-pinch本身的材料和直径几乎无关,这确认了电流分布与回路中X-pinch之外的部分有关。离绝缘柱远的X-pinch上的电流总是比离绝缘柱近的X-pinch上的电流略大一些,这是并联回路之间的互感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
95.
Yan Zhang 《中国物理 B》2022,31(7):77501-077501
HoBi single crystal and polycrystalline compounds with NaCl-type structure a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d their magnetic and magnetocaloric properties are studied in detail.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HoBi compound undergoes two magnetic transitions at 3.7 K and 6 K, respectively.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t 6 K is recognized as an antiferromagnetic-to-paramagnetic (AFM-PM) transi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rst-order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FOMT).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HoBi compound with FOMT exhibits good thermal and magnetic reversibility. Furthermore, a large inverse and normal magnetocaloric effect (MCE) is found in HoBi single crystal in the $H|| [100]$ direction, and the positive $\Delta S_{\rm M}$ peak reaches 13.1 J/kg$\cdot$K under a low field change of 2 T and the negative $\Delta S_{\rm M}$ peak arrives at $-18 $ J/kg$\cdot$K under a field change of 5 T. These excellent properties are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some magnetic refrigerators with special designs and functions.  相似文献   
96.
研制了一种新中子探测器,它以235UO2裂变靶作为转换靶,4He气体作为闪烁体.该探测器充分结合了235U和4He两种核素的特点,从而具有中子能量响应平坦、中子灵敏度较高、n/γ分辨本领高等优点,能很好地在混合脉冲裂变辐射场中测量中子.本文对探测器的原理和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计算了不同能量中子、γ射线在探测器中的能量沉积,并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探测器的中子灵敏度、γ射线灵敏度、n/γ分辨本领和时间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探测器的中子灵敏度约10-15C·cm2,γ灵敏度约10-17C·cm2,时间响应约33.1 ns.  相似文献   
97.
给出了微分吸收法测量二极管电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结果。利用MCNP程序对轫致辐射-衰减-探测器系统建模,模拟得到了输出剂量与二极管工作电压关系拟合曲线。建立了微分吸收法测量二极管电压测量系统,通过在探测器前端放置不同厚度的吸收片,得到了衰减程度不同的波形。结合理论计算的拟合曲线和实验波形,利用迭代法计算得到了晨光号加速器二极管电压,电压峰值为0.58 MV。和传统方法所测得二极管工作电压进行了比较,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exact Newton method via the Lanczos decomposed technique for solving the box-constrained nonlinear systems. An iterative direction is obtained by solving an affine scaling quadratic model with the Lanczos decomposed technique. By using the interior backtracking line search technique, an acceptable trial step length is found along this direction. The global convergence and the fast local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re established under some reasonable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 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99.
张勇  朱德通 《应用数学和力学》2010,31(12):1504-1512
提出了结合Lanczos分解技术不精确Newton法求解有界变量约束非线性系统.通过Lanczos分解技术解一个仿射二次模型获得迭代方向.利用内点回代线搜索技术,沿着这个方向得到一个可接受的步长.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整体收敛性与局部超线性收敛速率.此外,数值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数学自身有着重要性与完美性,而且数学的应用已正向一切领域渗透.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分支与交叉学科,特别是与数学密切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例如数学物理、数学化学、数学生物学、数学心理学、数学地质学、数学社会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