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5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提出一种基于甚高频调频广播(VHF-FM)微波段的室内人体探测方法,该方法是根据VHF-FM天线阵列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做空时相关处理得到信号子空间特征向量,并将信号子空间特征向量映射为相应的代价值进行探测.在静态无人,室内环境没发生改变时,代价值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而当有人进入,室内环境发生改变时,代价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室内静态无人环境和动态有人环境,且不容易受到噪声环境的影响,具有稳定、准确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32.
通过热蒸发方法成功制备出SdS0.65Se0.35纳米带,得到的纳米带表面光滑,宽度厚度均一,表现出很高的结晶质量.使用近场光学显微镜对纳米带室温下的带边荧光波导和光致荧光近场光谱进行研究.发现SdS0.65Se0.35纳米带呈现良好的光波导的特性;同时通过近场光学显微镜得到的空间分辨光谱,发现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纳米带的光致荧光光谱有持续的红移现象.这种光谱红移现象是带间跃迁过程中带尾态的吸收效应引起的,并作了光谱带尾态吸收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光波导传输过程中光谱的变化反映了信息在整个传导过程中的情况,体现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三元合金材料SdS0.65Se0.35纳米带的波导和光谱性质研究,对于其他组分可调的三元合金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研究,及发展新型的纳米功能器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朱星 《物理》2013,(6):424-42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产生大量新的科技词语,这些词语主要以英语形式在学术界传播。随着科技发展,一些学术机构正在对这些新科技词语的遴选、规范、应用进行研究。以纳米科技为例,国际标准化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协调各国标准化机构的国际联盟组织  相似文献   
34.
<正>将一根金属棒旋转到足够高的转速能够产生自发磁化现象,电子自旋都指向相同的方向。纽约大学Tycho Sleator的团队考虑,能否用类似方法将脑组织样品中的电子极化,从而增强成像能力。最开始他们将水为主要成分的样品高速旋转,以使电子极化。尽管成像实验没有成功,Sleator和纽约大学的Mohsen  相似文献   
35.
近场光学是指当光探测器及探测器-样品间距均小于辐射波长条件下的光学现象.利用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和近场光谱仪,不但能够以突破衍射极限的超高分辨率在纳米尺度实现光学成像,而且还可获得纳米微区的光谱信息.文章介绍近场光学的原理及其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并给出了我们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6.
采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分离佐匹克隆对映体的方法。在普通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上,考察了水相pH、磺丁基醚-β-环糊精浓度、磷酸盐缓冲液浓度、甲醇含量、柱温等对佐匹克隆对映体拆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适用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水相(5 mmol/L NaH2PO4,含磺丁基醚-β-环糊精5 mmo/L,以H3PO4调pH为3):甲醇=78:22(V/V),检测波长305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此条件下佐匹克隆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3.0和25.6 min,分离度为1.81。两对对映体质量浓度在0.04~0.36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0.73%和0.80%,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2%和1.1%。  相似文献   
37.
奇妙的左手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耿钊  张伟华  朱星 《物理》2004,33(11):801-808
左手材料最早由前苏联科学家Veselago V G在20世纪60年代从理论上提出来的,是指一种介电常数g和磁导率μ同时为负值的材料.它具有诸如负群速度、负折射率、理想成像、逆Doppler频移、反常Cerenkov辐射等种种奇异的物理性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近几年在实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2003年,还被Science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文章介绍了左手材料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回顾了这一领域近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纳米集成光路中的光源、光波导和光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近场光学显微术(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SNOM)研究了ZnO亚微米线端面出射性质,不同空间形貌Ⅱ-Ⅵ族半导体荧光器件光波导特性,二维光子晶体、准晶光子晶体对LED的出射增强作用以及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与半导体纳米荧光器件的相互作用,对纳米集成光路中的光源、光波导、光增强三个重要问题做了实验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发现半导体微纳米线端面出射光束的质量与样品的直径有密切关系.通过合理地设计其直径和 关键词: 纳米集成光路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术 光波导 光增强  相似文献   
39.
智能弗兰克-赫兹实验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T90S 8535单片机研制了一种智能弗兰克-赫兹实验测量仪,能测量10^-9-10^-12A微电流,提供0-50V线性程控稳压电源,模糊控温,图形液晶显示中英和曲线,曲线数据打印,具有测量快、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本介绍了该测量仪的硬件组成、典型电路工作原理、软件设计,分析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0.
姜美玲  郑立恒  池骋  朱星  方哲宇 《物理学报》2017,66(14):144201-144201
表面等离激元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纳米尺度的局域电磁场增强、超高分辨成像及微弱光电探测.阴极荧光是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光学响应,利用电子束激发金属纳米结构能够实现局域等离激元共振,并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共振模式的调控,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的成像特点.阴极荧光探测通常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而实现,目前己被应用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探测及共振模式的分析.本文从阴极荧光物理机理出发,综述了单一金属纳米结构和金属耦合结构的等离激元共振模式阴极荧光研究进展,并总结了阴极荧光与角分辨、时间分辨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等关键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展望了阴极荧光等离激元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