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26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2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41.
和红杰  张家树 《物理学报》2007,56(6):3092-3100
利用混沌系统的伪随机性和初值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的自嵌入安全水印算法.该算法以混沌初值为密钥生成混沌序列,根据混沌序列的索引有序序列随机生成图像块的水印嵌入位置.与现有的自嵌入算法相比,该算法实现了水印嵌入位置的随机选取,有效扩大了算法的密钥空间,且解决了自嵌入水印算法如何准确定位篡改块的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自嵌入水印算法的篡改定位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算法抵抗向量量化攻击和同步伪造攻击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字水印 混沌 脆弱水印 自嵌入  相似文献   
442.
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磷酸铁,并以此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技术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纳米级球形LiFePO4/C正极材料。经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纳米磷酸铁及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61.8 mAh.g-1(0.1C),库仑效率为98.3%;室温下在0.2C、0.5C、1C、2C及5C倍率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6.5、144、138.9、125.6和105.7 mAh·g-1,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443.
用高频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稀土系A2B7型La0.83-xGdxMg0.17N i3.05Co0.3A l0.15(x=0~0.5)储氢合金,在Ar气氛中和1173 K下对铸态合金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方法(EPMA)和电化学测试等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稀土Gd部分替代La元素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退火组织主要由Ce2N i7型、Gd2Co7型、Pr5Co19型、PuN i3型和CaCu5型相组成,稀土Gd元素能有效减少和抑制退火组织中CaCu5型相的形成,随Gd含量x增加,合金相组成中A2B7型(Ce2N i7和Gd2Co7型)相丰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当x=0.2时其相丰度最大(91.0%)。合金的PCT吸氢平台压随Gd含量的增加而升高,x=0.5时吸氢平台压力接近0.1 MPa,x=0.2时合金的吸氢量达到最大值1.34%。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随Gd含量x的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适量的Gd元素可明显改善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当x=0.2时,合金电极放电容量达到最大值392.9 mAh.g-1,经100...  相似文献   
444.
445.
本文研究了一类随机收入的扰动更新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运用拉普拉斯变换以及拉格朗日差值公式得到了Gerber-Shiu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的渐近表达式,推广了文献[4]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6.
介绍了一种采用前置微型电机的新型推拉式超声内窥镜的研制方法.在该内镜系统中,采用FPGA实现成像处理功能,运用编码激励技术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探测深度,使用了微型前置探头取代了目前商用超声内镜中所采用的钢丝连接以驱动换能器进行旋转扫描.该仪器在300 h的连续工作测试中能够正常运行.相较模拟成像系统,数字系统将模数转换置于信号处理的最前端,从而能够保留回声的更多信息.这使得编码激励、数字式正交解调系统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将电机前置于探头附近,能够较外部导线牵引旋转方式获得更大的旋转稳定性、更高的超声图像质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47.
对实验室现有的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装置加装反射镜及利用激光光源进行改进,通过对样品纯净水的测试比较,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对实验测量结果精度有明显提高。测试样品的范围扩大,实现了物理实验技术和方法与石油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48.
建立了一种评价透析器对硫酸吲哚酚、硫酸对甲酸和马尿酸3种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PBUTs)清除效果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方法。配制与透析患者体内PBUTs浓度相当的模拟液代替血液,进行透析模拟治疗,取透析前后的模拟液作为待测样品。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和超滤离心处理后,采用Hypersil GOLD VANQUISH C18(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负离子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扫描,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3种PBUTs在25~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定量下限为25 ng/mL;在75、250、750 ng/mL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92.5%~114%,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基质效应为80.6%~105%。该方法成本低、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回收率高,适用于透析器对PBUTs清除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449.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0.8-xGd0.2MgxNi3.1Co0.3Al0.1(x=0, 0.1, 0.15, 0.2, 0.25, 0.3, 0.4)储氢合金, 并在氩气气氛和1173 K下进行退火处理. 合金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镁含量(x)较低时合金以Ce2Ni7型为主相结构, A2B7型相丰度(Ce2Ni7+Gd2Co7)达到98.8%; 镁含量较高时合金相由A2B7型、 CaCu5型和PuNi3型物相构成,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PuNi3型和CaCu5型相组成逐渐增多, 其晶胞参数随Mg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同时合金的吸氢平台也随之升高.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合金中Mg含量增加, 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其中x=0.15时合金电极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93 mA·h/g)和最佳的循环寿命(S100=92.82%). 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随Mg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又减小, 适量的Mg元素改善了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50.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含Cu催化剂催化糠醛加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 Cu 含量的铜镁铝类水滑石 (Cux-MgAl), 再在 500 oC 焙烧制得 Cux-MgAlOy 催化剂. 分别考察了在 220 和 300 oC 还原时, Cu 含量对 Cux-MgAlOy 催化糠醛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用 X 射线衍射、H2 程序升温还原、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 Cu 含量为 11.2% 时, Cu-MgAlOy 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较高, 糠醛加氢生成糠醇及糠醇进一步加氢脱水的催化活性中心主要是 Cu0, 而催化剂中的 CuO, MgO 和 MgAl2O4 金属氧化物具有催化糠醛与溶剂乙醇反应生成 2-二乙氧甲基呋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