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13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R.Folkersma等报道了在微重力环境下2μm聚苯乙烯(PS)胶乳球的异向聚集速率有明显增大的结果,本文作者之一孙祉伟等的实验结果却与此有很大差异。为此作者在孙祉伟等的实验基础上对1,2,3μmPS以及1μm+2μmPS胶乳球混和体系的相对聚集速率进行了研究。作者对原有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验证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可行性。用密度匹配法实现模拟微重力条件,用快聚集过程中浊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示相对聚集速率。结果表明,重力引起的沉降对所研究体系聚集速率的影响是很小的,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忽略。作者认为与Stein等结果显著不同的原因是二者使用的样品表面性质不同以及实验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LB膜技术对葡萄糖氧化酶分子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π-A曲线、布儒斯特角显微镜(BAM)及CD光谱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甲醇溶液铺展在CdCl2水溶液和纯水表面上形成的单分子膜进行了研究,以了解GOD分子的自组和折叠情况,发现甲醇或者CdCl2都能GOD分子更加疏水,易形成单分子膜,铺展在CdCl2溶液上比铺展在纯水上更加能使GOD的单分子膜排列紧密,在表面压较高时,能观察到形成了第二层膜,并且使GOD分子的构象从β-折叠片向α-螺旋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气相扩散速率对溶菌酶晶体生长的影响,特设计了一种可方便调节气相扩散速率的晶体生长样品池,并用动态光散射法对不同气相扩散速率下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相扩散速率的增加,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成核阶段缩短.气相扩散速率通过影响溶菌酶溶液形成过饱和的速率来影响生长出的晶体的数量和大小.  相似文献   
14.
Mg-Al-NO_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泳法和电势滴定法测定出不同电解质(LiCl,NaCl和KCl)溶液中Mg-Al- NO_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NO_3LDH)颗粒的ξ电位、等电点、永久电荷密 度以及零电荷点等电化学物理量,探讨了电解质、pH和样品化学组成对Mg-Al- NO_3LDH电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价阳离子Li~+,Na~+,K~+对Mg-Al-NO_3LDH颗粒 的等电点有影响,电荷点依次增大,而等电点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5.
首次采用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气相扩散法生长溶菌酶晶体.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溶解溶菌酶的方法,所得实验结果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明了NaCl对溶菌酶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溶液中溶菌酶始终保持单分子与两分子聚集体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生长晶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种分离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氧化酶 ( GOD)在食品工业和生物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 .在商品葡萄糖氧化酶中含有 1 0 %~ 1 6%的碳水化合物 [2 ,3 ] ,这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影响 GOD的结晶过程 [4 ] .另外 ,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样品的纯化和均一性等 ,对结晶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杂质的存在会阻止结晶过程的进行[5] .对分离杂质后 GOD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分离前是否有变化 ,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目前 ,随着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仪技术的发展 ,同时结合高分辨率的离子交换树脂 Mono Q已能对商品 GOD作进一步的分离工作 [6,7] ,分离所需时间也大大减少 ,峰的分…  相似文献   
17.
电解质对Mg-Al HTlc溶胶聚集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琳  侯万国  戴国亮  孙德军  张春光  孙祉伟 《化学学报》2004,62(20):2025-2029,F007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电解质对Mg-Al类水滑石(HTlc)溶胶聚集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随惰性电解质(NaCl,NaNO3)浓度的增大,Mg-Al HTlc溶胶经历稳定、慢速聚集和快速聚集三个区域,而特性吸附电解质(NaOH)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4mmol/L)内未观察到快速聚集.NaCl和NaNO3的临界聚沉浓度分别为127和180mmol/L,慢速聚集区稳定比与NaCl,NaNO3和NaOH浓度间的关系式分别为:logW=10.18-4.4410gC,logW=11.98-4.7910gC,losW=1.92-0.7410gC.NaOH诱导体系聚集的能力大大高于NaCl和Na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