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化学   26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98篇
物理学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Solvothermal reactions of MnCl_2·4H_2O with(pyridin-2-yl)methyl 4-(2-(4-((pyridin-2-yl)methoxy)phenyl)diazenyl)benzoate(L1) via an in situ ligand transformation reaction produced a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Mn_(2.5)Cl_3L_2(H_2O)]·H_2O}_n(1, where HL = 4-(2-(4-((pyridin-2-yl)methoxy)phenyl)diazenyl)benzoic acid). The L1 ligand was decomposed in situ to L~- which was coordinated with Mn(Ⅱ) to form compound 1 in the solvothermal synthesis process. Complex 1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Compound 1 possesses a 2D network. In addition, stability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y of 1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462.
常永龙  张翠萍  杨频 《化学学报》2007,65(2):116-122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 CPD)是紫外线对DNA损伤导致皮肤癌的首要环节, XPC-hHR23B是最早作为对CPD的损伤识别剂的, 但其识别效率很低. 本文首次采用分子力学方法模拟了一种新的手性金属配合物Δ,Λ-[Ru(IP)2dppz]2+对含G:T错配的CPD双螺旋DNA的识别作用. 模拟结果显示: 金属配合物[Ru(IP)2dppz]2+的两个手性异构体都对含G:T错配的CPD双螺旋DNA具有识别作用, 识别的过程体现了很强的手性选择性、沟选择性和位点特异性. 同时, 我们发现: 在Λ-[Ru(IP)2dppz]2+插入到CPD后, 形成CPD的两个T碱基由原来的敞口形状部分地转为近平行状, 使其在构型上得到初步的修复.  相似文献   
463.
探针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吸收绝对分析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书恩  常诚 《分析化学》1992,20(7):783-786
本文研究了探针等温原子化技术应用于石墨炉分析中进行绝对分析的可能性,将实验得到的10个元素的特征质量值(m_(oexp))与理论计算值(m_(o(?)al))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原子化温度和Zeeman效应对特征质量的影响。本法的m_(o(?)al/m_(oexp)比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为0.94士0.10。  相似文献   
464.
二元共聚物热解碳包覆的石墨负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萘二元共聚物包覆天然石墨后进行热处理,用所制备的包覆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与包覆前石墨材料相比较,可逆容量提高了10%,不可逆容量降低了7%,循环性能也得到了大的改善. X射线分析表明,改性后该石墨晶体中三方石墨的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465.
层状Li(Ni1-xCox)O2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层状钴酸锂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正极材料,但是,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急需比钴酸锂价格低和来源广泛的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和层状镍酸锂受到重视。由于锰氧化物存在有J-T效应,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层状锰酸锂的制备极其困难。制备层状镍酸锂也非常困难,高温反应极易生成Li1-xNi1 xO2,具有此种结构的镍酸锂存在严重首次能量衰减和循环性能下降的缺点。采用其他元素掺杂镍酸锂克服其缺点的研究已经很多,其中钴掺杂镍酸锂由于显示了良好的效果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钴酸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关层状镍钴酸锂的研究很多,但不少的…  相似文献   
466.
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提出3种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在氢氧化钠介质(PH=12.2)中,邻甲氰基苯酚、8-羟基喹啉和1-萘酚均可与苯胺形成偶氮化合物,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452、482和497nm处,与传统的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相比,这3种方法测定苯胺更方便,快速、灵敏,线性范围更宽;它们的检出下限分别为8.6、10、14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0-5.6、0-4.8和0-3.2mg/L。这3种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7.
虚证与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报道了大量中成药中微量元素的音量.并从性味、归经、炮制、药效等诸多方面探讨了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尤其是研究证实微量元素与虚证证型有密切关系,对虚证患者血清或发中锌值降低、铜/锌比值增高等认识较统一.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比较客观的指标.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与中医各种虚证证型的研究,以及微量元素与补虚中成药之间的研究概况.提示微量元素与虚证中医药的研究将为中医药的更高层次的探索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468.
吗啡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吗啡在酸性四磷酸介质中被高锰酸钾氧化过程中的化学发光现象对吗啡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了几种介及氧化剂的影响,发现β-环糊精的存在可使吗啡氧化化学发光强度显著提高,检测限可达到3ng/mL。对尿中码啡进行了检测,对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9.
添加剂对煤气化过程中石灰石固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添加剂在石灰石固硫过程中的作用,选择了一系列添加剂对含不同氧化镁的二种石灰石进行改性,采用XRD、XPS及DTATG技术,研究了石灰石改性前后及煤气化过程中固硫反应前后钙基固硫剂的结构、表面组成及热性能,并与固硫特性相关联。实验得出:无机氯化物及一系列钠盐对石灰石的固硫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氯化钠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添加量有一最佳值;氯化镁及氢氧化钠具有负作用。添加剂通过影响石灰石的热分解性能及其气化残物的表面组成而起作用,对石灰石的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70.
有关铜的催化显色反应已有不少研究,Cu~(2+)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多元酚的反应也有报导,但卤阴离子和Al~(3+)对该反应的活化作用是最近才发现的。本文研究了Cu~(2+)-没食子酸(GA)-H_2O_2催化显色体系,发现F~-、Cl~-、Br~-对该体系具有活化作用,适宜浓度的Cl~-可使该反应灵敏度提高十倍,若再加入Al~(3+),还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度。没食子酸与邻苯二酚相比性质较稳定,水中溶解度颇大,易于配制和保存。基于该反应拟订了测定铜的催化光度法,用于测定血清和纯锌样品中的痕量铜,结果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