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1篇
  免费   748篇
  国内免费   1185篇
化学   2255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243篇
综合类   139篇
数学   643篇
物理学   160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刘增路  吴绍祖 《合成化学》1996,4(2):190-192
Cp2TiCl2及(MeCp)2TiCl2在Et3N或NaNH2存在下与苄醇类化合物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二茂钛(Ⅳ)苄氧基衍生物,甲基二茂钛(Ⅳ)苄氧基化合物,经元素分析,HNMR和IR光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2.
以4-羟基联苯,4-羟基4’-氰基联苯和手性L-2-甲基丁醇为原料,通过三条路线合成了铁电性液晶中间体4-羟基联苯4’-甲酸-L-2-甲基丁醇酯。5步法(醚化、酰化、溴仿、水解和酯化)总收率35.6%;3步法(酰化、溴仿和酯化)总收率50.7%;而以4-羟基-4'-氰基联苯为原料的一步合成法收率64.4%。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1H NN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133.
亚硝基R盐离子对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钴(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亚硝基R盐离子对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钴,在pH 6.0的HOAc-NH4OAc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亚硝基R盐与钴反应生成3∶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富集倍数达100倍,小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钴的质量浓度在0.05~5.0 mg.L-1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食品样和水样中钴的分析,结果与AAS法测得结果一致,RSD值(n=5)≤2.5%,回收率在97%~103%之间。  相似文献   
134.
现代合成氨能量消耗占合成氨总成本70%,因而开发低温、常压、高活性的新催化体系非常重要。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已开发出 Fe—K/活性炭、Ba—Ru—K/活性炭、Fe—稀土合金、含稀土氧化物的铁催化剂、铁—钴催化剂及 Fe—Mn 催化剂等,使反应压力降低至~80大气压(1atm=1.01325×10~5Pa),反应温度为300—400℃,大大改进了合成氨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5.
采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A/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据此探讨共混物熔体的可纺性,讨论了共混物配比与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且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纤维的结构。结果表明,共混物的表观粘度低于PET的粘度,当PEA为10%,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达到最小值;且PEA含量低于10%时,共混物的可纺性即,表现出良好的原位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6.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37.
提出了用于计算实际体系熵相关性质的Monte Carlo多级取样分子模拟方法. 应用这一方法, 对硬球流体的化学势及Helmholtz自由能进行了估算,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计算化学势时, 不存在通常试验粒子方法所遇到的高密度问题. 该方法特别适合规律性的系统研究, 较之普通模拟方法要有效得多. 模拟得到的硬球体系无限稀释组份的超额化学势与对比直径的关系, 在相变区域为一条双凹曲线; 无论是在相变区还是在单相区, Carnahan-Starling公式对这一关系的描述均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38.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39.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4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