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587篇
化学   1129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98篇
数学   376篇
物理学   140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飞行时间技术测量了等电荷态离子C^q 、N^q 、O^q 、Ne^q (q=4,5,6,7)与He原子碰撞中,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的比值Ro研究了相同q入射的情况下,R与入射离子核电荷数Z的依赖关系。在统计蒸发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2.
文[1]、文[2]、文[3]分别给出以下3个定理: 定理1 在存在内切球的前提下,多面体的体积均等于其表面积与相应内切球半径乘积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3.
潘必才;  夏上达 《物理学报》1995,44(5):745-754
采用DV-Xα方法对多孔硅形成过程中位于表层的B和P杂质原子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位于顶层硅原子层中的B和P杂质原子均可削弱其邻近的Si-Si键强度,因而可能导致出现腐蚀的突破点,再通过分析杂质对表面区势场的改变,可以认为位于顶层硅原子层中的B杂质原子产生腐蚀的突破点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4.
 去年,英国“自然”杂志“新闻与评介”专栏登载约翰·麦道克司(John Maddox)文章,对我国学者陈难先教授应用数论中莫比乌斯定理证明物理上的反演问题,作了高度评价.现请中科院化冶所赫彤同志译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5.
计算二聚体系平衡常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一些数学变换技巧,首次给出了关于二聚平衡常数方程组的精确解。根据排列组合原理,设计一个计算程序对一组实验数据可能形成的所有方程组求得的解进行平均,以消除实验误差的影响。用本方法算出二磺化和三磺化酞菁的平衡常数分别为0.75×10~6和0.92×10~5,表明溶解性越大,二聚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26.
抛物线的分解夏新桥(广州市第44中学510655)从抛物线的方程y=ax2+bx+c以及图象的叠加原理我们可以知道:一条直线和一条抛物线,或者两条抛物线,都可以“合成”一条新的抛物线;反过来,对一条抛物线也可以做相应的“分解”.在解题时巧用抛物线的分...  相似文献   
27.
司成斌  沈伯骞 《数学学报》2007,50(2):443-450
本文研究了具有中心环域的可积多项式系统,探讨此系统在用多项式进行微扰的情况下,其所对应的Abel积分的零点个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较为实用的定理,并举出了若干个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28.
 1836年,英国化学家丹聂耳(Daniell)发明了一种原理上最简单的化学电池,通常称之为丹聂耳电池。电动势是化学电池的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而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内非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它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因此,本文就从物理化学角度来探讨丹聂耳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丹聂耳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的两个电极锌板和铜板分别浸在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中。  相似文献   
29.
本工作合成了轻稀土氯化物与题目不饱和冠醚所形成的三种新的轻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说明稀土氯化物与配体的化学配比是1:1。我们着重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得到了组成原子芯能级电子(Ln 3d_(5/2),O 1s,C 1s,Cl 2p)的结合能变化信息。在LnCl_3·L和LnCl_3中观察到Ln 3d_(5/2)[Ln=Ce(Ⅲ),Pr(Ⅲ),Sm(Ⅲ)]的伴峰结构,其伴峰能前者分别为3.8和-4.2eV,后者为3.9,-4.5和-3.1eV。这是由于Cl 3p→Ln 4f电荷转移跃迁所引起的,铈属于“振起”(Shake-up)过程,镨和钐属于“振落”(Shake-down)过程。  相似文献   
30.
夏巧玲 《数学进展》2006,35(6):677-684
设x:M→S^n+1(n≥23)是n+1-维单位球中的无脐点超曲面,Moebius不变量G,Ф,A和B分别表示x的Moebius度量,Moebius形式,Blaschke形式和Moebius第二基本形式.本文证明了如果x的Moebius形式圣平行,并且A+λG+μB=0,其中λ,μ分别是定义在M上的光滑函数,那么Ф=0,由此及李海中、王长平(2003年)文献中的分类定理给出了眇州中具有平行的Moebius形式及满足A+λG+μB=0的超曲面的分类.此结果推广了他们及张廷枋(2003年)文献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