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5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利用函数可积的第二和第三充要条件,可证明一类具有可列无穷个不连续点的函数的可积性.为区别于常见的三类可积函数,称此类函数为第四类可积函数.实例说明第四类可积函数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2.
介绍了利用DH4607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测量液体的表而张力系数的详细过程,讨论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给出了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3.
Cr掺杂对GLC薄膜结构及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类石墨碳膜(GLC)及掺杂金属Cr的类石墨碳膜(GLC-Cr),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纳米压痕仪等测试技术对比分析两薄膜样品的结构及机械性能,利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在大气、去离子水、发动机油3种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本实验参数下制备的类石墨碳膜中,Cr的掺杂促使了类石墨碳膜中sp2杂化键的形成,降低了GLC薄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但在3种不同环境下均使得类石墨碳膜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水介质的存在可明显降低类石墨碳膜的摩擦系数,而油润滑介质虽未使得其摩擦系数明显降低,但其摩擦曲线波动性及磨损率均最小.  相似文献   
194.
黄浪欢  陈彩选  刘应亮 《催化学报》2006,27(12):1101-1106
 以单分散性良好的SiO2微球为模板,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利用化学吸附和原位水解方法制备了TiO2/SiO2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并在氨气气氛下进行了氮掺杂. 以罗丹明B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评价了所制试样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并借助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和光谱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氮掺杂TiO2/SiO2为核壳结构, TiO2包覆层厚约10 nm. 由于SiO2核与TiO2壳间形成了 Ti-O-Si 键, TiO2的热稳定性增强. 掺杂的氮形成了 Ti-O-N 键. 600 ℃下氮化1 h得到的试样的可见光活性最佳. 由于结合了SiO2核优良的吸附性能及氮掺杂TiO2壳的可见光响应性能,该复合微球在整体上表现出比P25更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5.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系统计算了类铜Au50+离子的外壳层电子4s激发到4l 、5l ( l= s、p、d、f,除去4s-4s )和内壳层电子3l (l = s、p、d)激发到4l 、5l (l = s、p、d、f)的碰撞激发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给出了3d-4f 和3d-5f 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最新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6.
以“有机化学基础”中的酯交换反应为知识基础,选取“生物柴油”作为教学主题,基于STEAM教育理念设计并实施了2课时的项目教学活动。以“碳达峰、碳中和”社会背景创设情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利用超声波清洗机完成生物柴油的制备及检验。“制备生物柴油”探索了STEAM教育与项目式教学的结合,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了高中化学课堂的跨学科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