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20篇
  免费   40251篇
  国内免费   39592篇
化学   125195篇
晶体学   3898篇
力学   11826篇
综合类   2533篇
数学   24564篇
物理学   95447篇
  2024年   491篇
  2023年   2240篇
  2022年   3800篇
  2021年   4407篇
  2020年   5028篇
  2019年   5344篇
  2018年   4924篇
  2017年   6210篇
  2016年   6584篇
  2015年   7542篇
  2014年   8738篇
  2013年   11882篇
  2012年   13590篇
  2011年   15571篇
  2010年   17342篇
  2009年   17630篇
  2008年   12628篇
  2007年   11116篇
  2006年   10295篇
  2005年   9243篇
  2004年   8510篇
  2003年   6656篇
  2002年   6446篇
  2001年   6452篇
  2000年   5676篇
  1999年   4906篇
  1998年   3652篇
  1997年   3162篇
  1996年   3385篇
  1995年   3756篇
  1994年   3740篇
  1993年   3684篇
  1992年   3172篇
  1991年   2704篇
  1990年   2371篇
  1989年   2342篇
  1988年   2171篇
  1987年   1448篇
  1986年   1484篇
  1985年   1061篇
  1984年   1132篇
  1983年   496篇
  1982年   997篇
  1981年   831篇
  1980年   830篇
  1979年   624篇
  1978年   565篇
  1977年   656篇
  1976年   1059篇
  1972年   5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Dioscin (D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bioactive steroidal saponins in Dioscorea sp., is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medicine to treat coronary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in China. Although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DIS have been well demonstrat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final metabolic fates is very limi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 vivo metabolic profiles of DI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The structures of the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and tentatively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molecular mass, retention time and fragmentation pattern of the analytes with those of the parent compound. A total of eight metabolites, including seven phase I and one phase II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and tentatively identified for the first time. Oxidation, deglycosylation and glucuronidation were found to be the major metabolic processes of the compound in rats. In addition, a possible metabolic pathway on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DIS in vivo was proposed.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and new information on the metabolism of DIS,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2.
103.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self-assembling linear-dendritic block copolymers (LDBCs) and their nanoaggregates possessing varied surfaces as therapeutic nanocarriers. These LDBCs are comprised of a hydrophobic, linear polyester chemically coupled to a hydrophilic dendron polyamidoamine (PAMAM)—the latter of which acts as the surface of the self-assembled nanoaggregate in aqueous media.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surface charge density affects the overall operability of these nanomaterials, we modified the nanoaggregate surface to yield cationic (NH3+), neutral (OH), and anionic (COO) surfaces. The effect of these modification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e., size, morphology, and surface charge density), colloidal stability, and cellular uptake mechanism of the polymeric nanocarrier were investigated. This comparativ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viability of nanoaggregates formed from PDLLA-PAMAM LDBCs to serve as nanocarriers for applications in drug delivery.  相似文献   
104.
田玉静  左红伟  王超 《应用声学》2020,39(6):932-939
语音通信系统中,语音通过信道传输将不可避免地引入码间串扰和信号畸变,同时受到噪声污染。本文在分析自适应盲均衡算法CMA(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和改进盲均衡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到自适应盲均衡技术在语音噪声控制方面能力有限,将自适应盲均衡技术与小波包掩蔽阈值降噪算法联合使用,形成一种基带语音增强新方法。仿真试验结果显示自适应盲均衡技术可以使星座图变得清晰而紧凑,有效减小误码率。研究证实该方法在语音信号ISI和畸变严重情况下,在白噪及有色噪声不同的噪声环境中都具有稳定的降噪能力,消噪同时可获得汉语普通话良好的听觉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郭威  杨德森 《物理学报》2020,(7):90-101
理论研究了声波在非均匀波导中的空间聚焦问题,利用多模态导纳法构建波导内任意位置处声压与入射声压在模态域的映射关系,计算使声波聚焦于空间某位置时的最佳入射波,并画出了相应的聚焦声场.研究了三种非均匀情况:水平变截面波导、含散射体波导以及声速垂直变化波导.结果表明,当输入最佳入射波时,在非均匀波导中可以产生良好的单点或多点声聚焦效果,声波的聚焦过程充分地利用了波导结构及介质非均匀性对声波的散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杨玲玲  张捷  徐一帆  陈雪 《应用声学》2020,39(4):625-631
古镇作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一体的景区,具有丰富的声音类型。本研究以大研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究不同声音偏好的游客对古镇声景观的主观评价差异。基于游客的声音偏好,将游客分为偏爱自然声和偏爱人工声两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提取游客声景观主观评价的5个主因子:大小、音质、效价、偏好和唤醒。进一步分析发现,这5个因子具有一定的层级性,其中从大小到唤醒代表声景观评价从声音的物理属性向声音的联想评价逐级提升。其中在低层级评价(大小、音质)中,偏好自然声的游客和偏好人工声的游客无显著差异,低层级评价具有稳定性;而在高层级评价(效价、偏好和唤醒)中,偏好人工声的游客更关注古镇声景观的淳朴性和遗产性。因此,游客对声景观的主观评价可视为一种指标,判断景区声景所处的评价阶段,从而为景区声景观改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单相流体的概念,超临界流体的异常传热行为已经被研究很多年了,但是关于其流动传热机理仍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竖直管内向上流动过程中,浮升力和流动加速效应对其流动结构和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确凿的实验证据表明超临界流体的异常传热行为是浮升力和流动加速直接导致的,存在的估计浮升力和流动加速效应准则均是在常物性流体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假设得出的,不同的研究者采用浮升力和流动加速准则分析超临界流体的传热恶化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最后,基于拟沸腾理论分析超临界流体的传热恶化过程,提出超临界沸腾数区分了超临界流体正常传热与恶化传热的转换边界,为超临界流体流动传热研究提供新思路,超临界沸腾数对建立用于不同技术的超临界流体动力循环的最佳运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光纤光栅在工程上应用广泛,但由于存在解调系统复杂、成本高,尤其是需要使用光纤光谱仪等波长解调仪器,使得光纤光栅很难走入本科教学的实验课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窄线宽DFB激光器的强度解调方案,极大地简化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解调系统,完全满足较高分辨率和实时检测的系统要求.合理安排的温度传感实验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示光纤光栅的线性传感性能,使得工程化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轻松走进本科教学课堂,具有极高的推广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0.
2019年10月18日–20日,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超声分会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仪器工程开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2019年度中国生物医学超声联合学术年会”,同期共同举办的还有国际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大会、国际肌肉骨骼及浅表器官超声研讨会和国际生物医学造影技术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