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3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2614篇
化学   5811篇
晶体学   387篇
力学   475篇
综合类   174篇
数学   1131篇
物理学   362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6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控轧控冷技术在钢铁中厚板材的应用已趋成熟,采用控轧控冷技术制备的中厚板材具有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机械性能高等优点.Bi-2223/Ag超导带材制备过程需经过多次反复的热处理和中间轧制过程,本文结合控轧控冷工艺特点,通过控制带材中间轧制制度和控制热处理冷却速度,研究了压下量和冷却条件对Bi-2223相变和其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借助SEM、XRD等方法对带材样品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控轧控冷条件能够改善Bi-2223/Ag的微观结构并能够有效提高其电性能.这为控轧控冷技术在Bi-2223/Ag超导带材制备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同时为形变热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2.
Zhang  Qun  Ge  Kun  Duan  Jianlei  Chen  Shizhu  Zhang  Ran  Zhang  Cuimiao  Wang  Shuxiang  Zhang  Jinchao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2014,16(11):1-12
The sintering of a silver (Ag) nanoparticle film by laser beam irradiation was studied using a CW DPSS laser. The laser sintering of the Ag nanoparticle thin film gave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with a thickness of ca. 10 nm, whereas a thin film sintered by conventional heat treatment using an electronic furnace was an insulator be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isolated silver grains during the slow heating process. The laser sintering of the Ag nanoparticle thin film gave a unique conductive network structure due to the rapid heating and quenching process caused by laser beam scann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 laser sintering conditions such as laser scan speed on the conductivity and the transparency were stud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can speed from 0.50 to 5.00 mm/s,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remarkably decreased from 4.45 × 108 to 6.30 Ω/sq. The addition of copper (Cu) nanoparticles to silver thin film was also studied to improve the homogeneity of the film and the conductivity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xidized surface of Cu nanoparticle and a glass substrate. By adding 5 wt% Cu nanoparticles to the Ag thin film,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improved to 2.40 Ω/sq.  相似文献   
23.
运用FLUKA计算程序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进行了一维模拟活化运算,得出了产氚包层、屏蔽层、真空室结构材料、环向场线圈等模块的中子活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聚变堆以200MW聚变功率持续稳态运行一年后,刚停堆时堆体的总活度为1.05×10 19 Bq,停堆十年后堆体总活度为1.03×10 17 Bq,此时堆体的主要残留放射性核素为55 Fe。研究结果表明,目前CFETR的设计不存在突出的放射性环境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4.
基于有效端元集的双线性解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谱解混是用于定量分析高光谱图像中成分含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线性解混模型和非线性解混模型。线性解混模型构造简单,但并未考虑不同成分光子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解混结果在很多实际图像上不够精确。常用的非线性混合模型中的双线性解混算法,随着图像中端元数量增加,虚拟端元的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计算精度受到很大的影响。论文报道改进了双线性解混的模型,并提出一种有效端元子集的选择算法。首先结合欧氏距离和光谱夹角,按照与混合像元的距离,将所有端元排序;然后利用排序结果和误差变化情况选择实际参与混合的端元子集。从而降低了未参与特定混合像元混合的端元对解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解混精度。对模拟图像的测试效果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减小光谱的重构误差,对实际航拍高光谱溢油图像的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艳  宋秀环  朱慧 《光谱实验室》2004,21(6):1119-1121
在酸性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间苯二酚及锆氧离子反应生成有色螯合物 ,建立了一种简易快速的测定食品中微量亚硝酸盐的方法。优化了波长、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等实验条件 ,并由正交实验进一步验证。对猪肉、午餐肉、腊肠、香肠几种样品中的亚硝酸根离子进行测定 ,回收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26.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具有最佳的信号保护、干扰消除和噪声降低能力,即信号/(干扰+噪声)比增益最大,它的能量输出作为一种波数谱(方位)估计器,其估计精度或分辨力受着声场信噪比因素的限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改进MVDR波束形成方位分辨力的方法,它可以调节这种波束形成器权向量中的增强因子(等价于改善声场的信噪比条件),从而改进其方位分辨能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  相似文献   
27.
我们用HRD-1型双光栅单色仪记录了碘分子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确定了大量的带头,由此得出了碘分子的离解限、离解能、力常数和振动基频。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很符合。  相似文献   
28.
利用第一性原理中的DFT理论研究了Fe/A1界面的能量学和电子结构,讨论了替位型掺杂的元素Zn、Mn、Ni在Fe/A1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元素Zn、Mn、Ni都会优先替换界面处的Fe原子,使得界面结合能增加,体系更稳定,有利于界面的结合;跨界面的Fe原子与Al原子之间的电荷布居、键长以及差分电荷密度图的计算表明:掺杂后有利于跨界面的Fe-Al间成键,从而加强了Al层与Fe基体的结合,且结合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掺Zn〉掺Mn〉掺Ni;与实验比较吻合.最后对掺杂Zn的增韧机理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9.
3,4-噻吩二羧酸(3,4-H2tdc),1,10-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硝酸盐经水热法合成三种配合物Ln2(Htdc)2(tdc)2(phen)2(H2O)4(Ln=Eu 1, Gd 2, Tb 3),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配合物1-3晶体结构,配合物1-3为双核分子。每个金属离子周围有2个3,4-tdc,1个3,4-Htdc,1个phen和2个配位水分子,配位数为9。配合物1和3在紫外灯下显强红光和绿光,其荧光发射光谱,在619和545 nm出现最大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u(Ⅲ)离子的5D0→7F2和Tb(Ⅲ)离子的5D4→7F5跃迁。配合物2在425 nm观察到来自基于配体的π*→π最大发射峰。不同溶剂分子对配合物1荧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荧光猝灭机理,配合物1具有选择性检测硝基苯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Phase change memory (PCM) cell array is fabricated by a standar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process and the subsequent special fabrication technique. A chalcogenide Ge2Sb2Te5 film in thickness 50hm deposited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is used as storage medium for the PCM cell. Large snap-back effect is observed in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the phase transition from an amorphous state (higher resistance state) to the crystalline state (lower resistance state). The resistance of amorphous state i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rystalline state from the resistance measurement, and the threshold current needed for phase transition of our fabricated PCM cell array is very low (only several μA). An x-ray total dose radiation test is carried out on the PCM cell arra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PCM cell has excellent total dose radiation tolerance with total dose up to 2 ×10^6 rad(Si), which makes it attractive for space-bas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