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5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931篇
化学   2777篇
晶体学   88篇
力学   252篇
综合类   87篇
数学   414篇
物理学   14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Construction of tetrahydropyran rings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s in organic synthesis in recent years1, since tetrahydropyran moiety constitutes a structural unit in a number of natural products2. In addition, tetrahydropyran derivatives possess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such as anticancer activity3 and antihypersensitivity4. Many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ch compounds have already been developed5. Among them, condensation of α, β…  相似文献   
52.
利用商品化ITO玻璃导电层的温阻效应, 无需任何微加工手段, 实现了自加热和传感的芯片温度自动程序控制, 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传感滞后对温度控制稳定性的影响, 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达到了0.2 ℃, 升温速度最快可达20 ℃/s以上, 在冷却风扇辅助下降温速度最快达到了8 ℃/s. 芯片温控单元的引线从传统的两对(一对用于传感, 一对用于加热)减少为一对. 通过在该芯片上直接构建多个开放微池反应器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λDNA 157 bp片段的并行扩增. 将该芯片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样品台上, 以蓝色(575 nm)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以光电倍增管为检测手段检测了dsDNA和SYBR Green Ⅰ嵌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实时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53.
描述了采用密胺树脂和硼酸锌连续双层包覆微胶囊化红磷(MRP)的最新制备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证实红磷已被完全包覆。实验数据表明:经包覆的MRP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明显改善,吸水率和磷化氢的发生量均大大减少。MRP作为阻燃助剂应用于聚烯烃阻燃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效果。实时红外和热失重测量以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其阻燃机制是红磷受热时与树脂反应促进了含磷膨胀炭层的形成,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碳层起到了隔氧、隔热作用,而且主要在凝聚相中发挥其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镧(Ⅲ)与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DBONPF)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并建立了测定镧(Ⅲ)的新方法。实验发现,在pH=10.3 NH4Cl-NH3缓冲溶液中,镧(Ⅲ)与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形成紫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31×105L.mol-1.cm-1。镧(Ⅲ)的浓度在0~35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铜合金试样中微量镧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5.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6.
SO42-促进的中孔含锆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成了中孔含锆分子筛Zr-MCM-41,用H2SO4对Zr-MCM-41进行修饰,得到SO4^2-促进的中孔含锆分子筛SO4^2-/Zr-MCM-41.通过XRD、FT—IR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Zr—MCM-41和SO4^2-/Zr—MCM-41具有中孔分子筛的特征结构、良好的长程有序性和结晶度;SO4^2-已进入Zr—MCM-41骨架内部,并与骨架原子形成了化学键,从而产生强酸中心,将SO4^2-/Zr—MCM-41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松油醇酯化反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玻璃化转变是高分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转变过程中自由体积的变化和分子链段的运动是理解玻璃化转变的难点。在计算机上使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得到三维的可视化图形,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自由体积和分子链的变化。提炼近年分子模拟技术在玻璃化转变研究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得到既有理论基础又适合本科教学的课程素材。分子模拟可以实现了仪器测试无法达到的超快速升降温,并与仪器测试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对照,验证了普通实验很难验证的理论观点,从而拓展了本科实验的范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8.
黄玉惠  刘彦 《应用化学》1991,8(5):37-41
研究了磺化度为20.9mol%的磺化聚苯醚(S-PPO)的钠盐和锂盐在四氢呋喃/甲醇混合溶剂中的离聚体行为。S-PPO离聚体在溶液中的链聚集状态与聚合物浓度、阳离子半径密切相关。当Na-SPPO的浓度高于3g/dL时,在30~40℃范围内其聚集度DA与浓度C的关系为:DA=ke~(εc)常数K和β分别表示为与发现链聚集的起始浓度和链聚集速率相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59.
以羟基磷灰石和氧化镁为晶粒生长抑制剂制备的纳米氧化钛陶瓷为研究对象, 采用体外成骨细胞Ros17/28与材料复合培养的方法, 通过MTT法、荧光染色法和SEM细胞形貌观察等手段综合判断细胞在材料表面的活性, 以此评价纳米氧化钛陶瓷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以羟基磷灰石为晶粒生长抑制剂的氧化钛陶瓷晶体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 其生物活性超出了以氧化镁为晶粒生长抑制剂的氧化钛陶瓷和纯羟基磷灰石陶瓷,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是生物活性陶瓷.  相似文献   
60.
The exposure dose status on radioisotop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assessed in the paper. The average annu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dose received by workers in the radioisotope production is about one tenth of the annual dose limit in normal situation. It is less than one twentieth for workers in the radioisotope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annual collective dose for the latter is higher than the former by one oder of magnitude due to the larger number of workers in the application field. Although the output of radioisotopes increased doubly in 1980's as compared with 1970's, the increase on the annual collective dose was not obvious. For exposure to the public,131I for example, the collective dose in the radioisotope production decreased by one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and the releasing factor reduced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Therefore, the exposure dose received by workers in radioisotop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is lower in normal situation. However, the fact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are that there were many events and accidents which happened in the radioisotope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at the irradiation facilities. The probability of fatal accident was as high as 10–3 per irradiator yea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diation safety situ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conduct the safety assessment for irradiation facilities, to enhance management of the radioactive wastes and spent sources and to establish the experience feedback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