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507篇
化学   760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69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214篇
物理学   9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具有VMO系数的拟线性椭圆方程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乐 《数学学报》2007,50(1):17-24
得到了一类拟线性一致椭圆型方程的弱解梯度在系数矩阵满足VMO条件下的局部Morrey空间正则性结果.  相似文献   
972.
采用周期矩量法对介质覆盖的高阻表面进行数值分析,绘出其能带结构图,并测试高阻表面加载不同介质时的表面波带隙,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为介质覆盖的高阻表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子带隙 周期结构 覆盖层 高阻表面  相似文献   
973.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 (PLD)的方法,在750℃的生长温度,不同的氧气气氛下(6.6×10-4Pa~50Pa)制备了LaTiO3 x(LTO)薄膜.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 (RHEED)实时监测表明我们所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整光滑,面内取向较好.X射线衍射 (XRD)数据表明:LaTiO3 x薄膜特征峰的位置随生长氧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氧压增大时,衍射峰对应的2θ角减小,并且在中间氧压时,衍射峰宽化.我们认为氧压增大,使得薄膜中氧含量增加.随着x值的增加,薄膜的电输运性能发生显著改变.在高真空度条件下生长的薄膜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当氧压增加时,材料的电阻率显著增大.实验中测量的所有样品的电阻率都保持正的温度系数,并且在一个相当大的温度区间内与温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74.
ZnO/AlN/Si(111)薄膜的外延生长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压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马赛克结构ZnO单晶薄膜。引入低温Al N缓冲层以阻止衬底氧化、缓解热失配和晶格失配。薄膜双晶X射线衍射2θ/ω联动扫描只出现了Si(111)、ZnO(000l)及Al N(000l)的衍射峰。ZnO/Al N/Si(111)薄膜C方向晶格常量为0.5195nm,表明在面方向处于张应力状态;其对称(0002)面和斜对称(1012)面的双晶X射线衍ω摇摆曲线半峰全宽分别为460″和1105″;干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有微裂纹,裂纹密度为20cm-1;3μm×3μm范围的原子力显微镜均方根粗糙度为1.5nm;激光实时监测曲线表明薄膜为准二维生长,生长速率4.3μm/h。低温10K光致发光光谱观察到了薄膜的自由激子、束缚激子发射及它们的声子伴线。所有结果表明,采用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并引入Al N为缓冲层能有效提高Si(111)衬底上ZnO薄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75.
浙江种子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整理和鉴定浙江种子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6种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其中水毛茛属(Batrachium)和碱茅属(Puccinellia)为新记录属.另外还描述了薹草属(Carex)一新变种.  相似文献   
976.
A ray-tracing method i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wave growth/damping and specifically propagation trajectories of the magnetospherically reflected Whistler-mode waves. The methodology is valid for weak wave growth/damping when plasma is comprised of a cold electron population and a hot electron population, together with background neutralizing ions, e.g. protons. The effect of anisotropic thermal electrons on the propagation of Whistler-mode waves is studied in detail. Numerical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a realistic spatial variation model of plasma population, including the cold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thermal electron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t is found that, analogous to the case of the typical cold plasma approximation, the overall ray path of Whistler-mode waves is insensitive to the thermal electron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anisotropy, and the ray path reflects where wave frequency is below or comparable to the local lower hybrid resonance frequency flhr. However, the wave growth is expecte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thermal electron population. The results present a first detailed verification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typical cold plasma approximation for the propagation of Whistler-mode waves and may account for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Whistler-mode waves tend to propagate on a particular magnetic shell L where the wave frequency is comparable to fthe.  相似文献   
977.
应用缓冲层对自组装结构的作用能Er和自组装结构表面能E8 的协同作用分析了InP自组装结构在GaxIn1-xP缓冲层表面的形貌变化.计算发现缓冲层组分影响自组装结构的形貌.随着缓冲层与InP自组装结构之间应力的增加,InP岛倾向于拉长.理论计算还发现随着自组装结构体积的增大,自组装结构也随之拉长.而且缓冲层的参数决定了自组装结构最小能量状态时的体积大小.应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GaAs衬底上生长了不同的InP/GaInP体系,并对实验得到的自组装体系形貌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78.
从能谱测量实验谈教学方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正烨  郑碧华 《物理实验》2004,24(1):29-30,34
以中山大学γ能谱测量实验教学为例,阐明近代物理实验的内容、教学方法要随实验仪器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实验教学资料的相关问题特别是教材编写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9.
几何凹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a0,定义在[a,b]上的函数f在(a,b)上是几何凹函数,将证明F(x)=∫xaf(t)dt在(a,b)也为几何凹函数,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980.
V—舟石墨炉中原子化效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石墨炉中吸光度正比于原子吸收层的有效长度导出原子化效率的计算公式,基于两种方法求得的原子停留时间,计算了两种原子化效率(β1和β2)它们给出了在原子化阶段进入分析区分析原子总数的分数,测量了V-舟石墨炉内Ga和T1在不同原子化温度时β1和β2值,讨论了原子蒸气消失过程对原子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