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101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2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目的热优化目标函数:热量传递势容损耗与熵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量传递势容(势容)反映了物体的导热能力,在导热过程中势容有损耗,对应于势容损耗最小的导热过程效率最高,传热速率最大。熵反映了过程的不可逆性,在导热过程中熵有增加(熵产),对应于熵产最小的过程是系统做有用功的能力((?))损失最小的过程。以势容损耗和熵产为目标函数,分别对导热平板和圆形导热管进行了导热优化计算。以势容损耗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要求沿传热方向温度的梯度为常数,结果是系统具有最大的导热能力。以熵产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要求沿传热方向温度的自然对数的梯度为常数,结果是系统具有最小的(?)损耗。  相似文献   
102.
微热控百叶窗驱动器的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适合微小卫星的微热控百叶窗驱动器,利用热电制冷片作为温控装置,利用高膨胀系数的金属作为活动部件,实现热控百叶窗的开合.建立了该驱动器的一维和二维物理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基本的性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直接电加热双金属驱动元件相比,不同输入功率下,该新型驱动器的变形量分别为双金属的2.5~10倍,同时动作频率约为双金属的2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3.
换热器的效能与熵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给出了以进口冷热流体温度、热容量流比和传热单元数表示的顺流、逆流及两边混合的叉流换热器熵产数的分析表达式,研究了这三类换热器熵产数随热容量流比及传热单元数变化的规律,给出了由于不平衡流动和传热面积有限产生的熵产数的表达式。分析表明,在进、出口温度均匀条件下换热器效能与熵产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效能与熵产数一样,所表征的是换热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04.
现行课本上介绍的声音传播实验,要么使用抽气机,使瓶内气体变稀薄;要么使用烧瓶将水烧至沸腾,加盖冷却后使瓶内气体变稀薄.然后,由气体逐渐变稀,传出的声音逐渐减小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此类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器材较多,实验的时  相似文献   
105.
106.
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承美  过俊石 《发光学报》1995,16(4):343-349
本文对以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为发光层的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性能和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发光峰值波长为590um,起亮电压为12V,最大亮度可达112cd/m2.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影响其发光强度和峰值波长,一般以200℃,真空处理3.5h为宜。还原气氛(N2+H2)下的热处理有利于电致发光性能的提高。器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其量子效率可达0.16%光子/电子。并研究了器件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07.
通过Sierpinski电阻网络等效电阻的求解以及测量,让学生对分数维结构的实际模型有一个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T(4-TAP)P〕与铜和锌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其在分析上的应用已有报导,但在测定锌时,受到铜的严重干扰,限制了方法的应用范围。我们在pH4.5醋酸介质中,形成锌络合物,后加入稍为过量的铜,使剩余的试剂全部转化为络合物,用硫酸将溶液酸化至0.15M,这时,仅锌络合物完全分解,通过测定释放出试剂在Soret带的吸光度间接测定锌,以此消除铜的干扰。本方法λ_(max)=432nm,ε_(432)=  相似文献   
109.
Pd/Al2O3催化剂制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通常包括浸渍、烘干、焙烧和还原等步骤。当改变pH值时,H_2PdCl_4溶液以及H_2PdCl_4-Al_2O_3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可能是H_2PdCl_4在Al_2O_3表面发生配位吸附。用光学显微镜、俄歇光谱、H_2-O_2滴定技术考察了H_2PdCl_4浸渍液的pH值变化时所制得的Pd/Al_2O_3催化剂表面性质发生的变化。TPSR的结果表明,钯的晶粒大小在34—75埃之间时,对CO的表面氧化反应影响不大。从俄歇线扫描发现壳型Pd/Al_2O_3催化剂在焙烧过程中金属钯向表层迁移。  相似文献   
110.
H_2PdCl_4和竞争吸附剂在Al_2O_3上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H_2PdCl_4和乙酸等有机酸在Al_2O_3上的吸附行为,发现H_2PdCl_4和乙酸等六种竞争吸附剂在Al_2O_3上均呈Langmuir型等温吸附,得到了H_2PdCl_4在Al_2O_3上的吸附速度式,注意到溶液的pH值和竞争吸附剂对H_2PdCl_4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有影响。考察了H_2PdCl_4和竞争吸附剂共存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对H_2PdCl_4在Al_2O_3上的浸渍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