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54篇
力学   35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含氢非晶碳膜在惰性气氛下展现了超低摩擦性能,摩擦系数可达到10~(–3)数量级.本文中通过试验设计验证了转移膜的形成是碳膜超低摩擦性能获得的必要条件.采用含氢非晶碳膜(a-C:H)与钢作为摩擦配副,球盘接触旋转运动,更换接触方式:一种是钢球与镀a-C:H薄膜的钢平板对摩,另一种是镀a-C:H薄膜钢球与钢平板对摩.保持配副材料不变,利用接触方式的差异,来改变转移膜形成的难易程度.第一种方式下,a-C:H可以转移到对偶形成均匀的转移膜,具有超低摩擦性能;在第二种方式下,a-C:H不能转移到对偶形成转移膜,摩擦系数高.而该转移膜是一种含氢的,以sp~2杂化为主的碳结构.氢能够参与钝化碳悬键,从而保证低化学作用活性,sp~2平面分子结构可以具有较低的剪切强度.因此,转移膜的形成和氢的钝化作用对a-C:H薄膜超低摩擦机理均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2.
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4.0~8.0)中,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研究了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木犀草素含量的新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上木犀草素氧化、还原峰电位均负移,峰电流增大。 在-0.2~0.7 V电位区间,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表面发生的是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等电子等质子电极反应,电子转移系数α=0.5,吸附量为4.6×10-10 mol/cm2;木犀草素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10~1.6×10-8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3.2×10-11 mol/L,回收率为98.7%~102.0%;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野菊花中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63.
在不同载荷和位移振幅条件下,考察了2种基体材料表面MoS2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磨损性能,深入分析了基体表面预处理、涂层厚度及涂层固化温度等对涂层微动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基体材料硬度、增加涂层厚度、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预处理以及对涂层进行高温固化等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涂层的微动磨损寿命,其中高温固化对涂层磨损寿命的影响最显著;而基体表面喷砂处理对高温固化涂层磨损寿命的影响减弱.喷砂42CrMo基体表面涂覆的经高温固化的厚16±1μm的MoS2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抗微动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4.
摩擦偶件材料对非晶含氢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非晶含氢碳薄膜;采用Raman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碳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摩擦偶件材料对碳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非晶含氢碳膜均匀、致密,硬度较高;当碳膜同高硬度陶瓷材料配副时,其摩擦系数低而稳定,薄膜呈现轻微擦伤和剥落磨损特征;当碳膜同低硬度的金属材料配副时,其摩擦系数高且不稳定,薄膜呈现严重粘着和磨粒磨损特征.薄膜的摩擦磨损行为同薄膜和摩擦偶件之间的相互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5.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分别以纳米和常规喂料制备出2种WC—Co涂层,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2种涂层在干摩擦和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干摩擦和水环境中,纳米WC—Co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小于常规WC—Co涂层;纳米和常规WC—Co涂层的磨损机制差异不大,在干摩擦下其磨损机制主要以粘着磨损、剥落和磨粒磨损为主;在水环境中,WC—Co涂层与Si3N4配副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较与不锈钢球配副时高,2种摩擦副的磨损机理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以剥落和疲劳磨损为主,后者主要以粘着磨损为主,伴有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66.
多尺度法的设解形式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采用多尺度法研究非线性振动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不同情形下系统响应的设解形式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设解形式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用哪种设解形式更为好一些,在其他文献中尚未见到有关讨论.本文针对一类具有平方和立方非线性项的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得到不同设解形式下的一次近似解和二次近似解,并与数值解相比较,发现两种设解形式的近似解与数值仿真解的解曲线吻合的很好,表明传统的各种设解形式在研究弱非线性系统时都有很好的近似性。  相似文献   
67.
以4-苯甲酰吡啶、吩噁嗪和9,9-二甲基吖啶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蓝色磷光主体材料:[(2-溴-5-吩噁嗪-10-基)苯基](吡啶-4-基)甲酮(BPPPM),[2-溴-5-(9,9-二甲基-9H-吖啶-10-基)苯基](吡啶-4-基)甲酮(BDPPM)。并用~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质和热性质。结果表明,BPPPM和BDPPM的光学带隙(Eg)分别为3.31和2.64 e V;它们的发射峰分别位于405和435 nm,发深蓝和蓝色荧光;它们均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70,2.65e V),可与蓝色磷光客体材料FIrpic(2.65e V)的三线态能级相匹配;它们均具有匹配的HOMO(-5.45、-5.35e V)与LUMO能级(-2.14、-2.82e V),且其HOMO、LUMO轨道的电子云分离突出,具有良好的双极性质;此外它们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  相似文献   
68.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系列A l2O3/TiO2纳米复合粉体进行造粒,使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系列A l2O3/TiO2纳米复合涂层.对涂层结构和形貌分析表明所制备的A l2O3/TiO2纳米复合涂层形成了具有熔融区和半熔融区的双区形态的纳米复合结构.使用UMT-2MT试验机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磨损率随TiO2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增大的趋势,TiO2质量百分数为10%的纳米复合涂层的磨损率最低;而涂层的摩擦系数随TiO2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裂纹扩展导致的磨损剥落.  相似文献   
69.
Deep Web信息按需集成研究的是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从海量的Web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本文在对近10年来该领域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Deep Web信息按需集成框架,它包括Deep Web搜索引擎、接口集成、数据源描述,查询执行等4个方面内容.同时,围绕用户的个性化、查询结果的用户满意度和查询效率等评价指标,对Deep Weh按需集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0.
苯乙胺;金电极;循环伏安;积分脉冲安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