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化学   260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99篇
物理学   3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81.
基于结团形成模型(cluster-formation model,CFM)系统地研究了质子数Z=82,中子数N=126闭壳附近的α衰变母核的α衰变预形成因子Pα。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结团形成模型计算得到的Pα线性地依赖于价质子(空穴)Np和价中子(空穴)Nn的乘积。这与前期工作[SUN X D,et al.Phys Rev C,2016, 94 (2):024338;DENG J G,et al.Phys Rev C,2017, 96 (2):024318]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其中,Pα是唯象的且模型依赖的,从α衰变半衰期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的比值中提取。结合前期工作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对于Z=82,N=126闭壳附近的α衰变母核,其PαNpNn呈线性关系,且价质子-价中子相互作用在α结团预形成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In the present work, the α decay preformation factors Pα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ithin the cluster-formation model (CFM) for nuclei around Z=82, N=126 closed shells.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Pα calculated by CFM is linearly dependent on the product of valance protons (holes) and valance neutrons (holes) Np Nn. It is consistent with our previous works[SUN X D, et al. Phys Rev C, 2016, 94 (2):024338; DENG J G, et al. Phys Rev C, 2017, 96 (2):024318], which Pα are model-dependent and extracted from the ratios of calculated α decay half-lives to experimental data. Combining with our previous works, we confirm that the Pα is linearly dependent on the NpNn for nuclei around Z=82, N=126 shell closures. In addition, the valance proton-neutron interac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α preformation.  相似文献   
782.
混响时空耦合特性是空时处理混响抑制方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方法不是建立在统计模型基础上的,对实际海洋混响扩展、海洋混响环境影响及基阵非理想性导致的混响时空耦合分析缺乏有效性。论文在混响概率模型基础上,推导了运动平台的混响时空耦合关系,进一步给出了复杂水声混响环境及具体阵列指向特性下的混响时空耦合规律的统计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了理想窄波束基阵混响的时空耦合关系。理论解析结果和计算机仿真清晰地展示了理想阵列流形的混响时空分布规律,验证了本文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最后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非理想基阵的混响空时耦合关系及空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的混响空时耦合模型,能获得实际基阵的混响空时分布规律,可为空时处理混响抑制算法与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83.
液浮陀螺漂移的试验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利用实际测量的数据,建立了液浮陀螺随机漂移的ARMA模型.最终,为便于将模型应用于卡尔曼滤波器中,本文给出了一种实际可行的液浮陀螺漂移模型.  相似文献   
784.
本文建立了INS和ESGM的误差方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INS/ESGM组合系统导航过程的卡尔曼滤波器设计.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滤波器实际可行,利用该滤波器INS/ESGM组合系统能够给出高精度的位置、姿态及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785.
本文把方酸菁染料掺杂在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共轭聚合物中,利用方酸菁染料在可见光的良好吸收以提高器件对光谱的利用。用Ti(OC3H7)4作为纳米TiO2前驱物直接和MEH-PPV、方酸菁染料(Hydroxy Squaraine,Sq)混合旋涂来制作连续的互穿网络器件。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得到掺杂后体系在650nm左右吸收得到加强,通过荧光测试发现体系MEH-PPV(5mg/mL)∶Sq(0.1mg/1mL)为4∶1(v∶v)掺杂Ti(OC3H7)4(80μL/mL)体积为50%时,荧光几乎被完全淬灭。测试了器件ITO/MEH-PPV/∶Sq∶TiO2/A,ITO/TiO2/MEH-PPV∶Squaraine∶TiO2/A l的光电性能,在AM=1.5,1000W/m2白光下单层器件的FF为0.31,Voc=54Mv,Isc=1.4mA,能量转换效率为0.008%。在同样条件下双层器件FF为0.12,Voc=203mV,Isc=0.048mA,能量转换效率为0.009%。  相似文献   
786.
山柰酚甲基化衍生物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诱导脂肪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植物含量较少。以资源丰富的山柰酚为原料,经过羟基的苄基保护、O-甲基化和催化氢化三步反应,以79%的总收率合成了5-O-甲基山柰酚。用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二维HMBC谱,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以5-O-甲基山柰酚的图谱为例,讨论并总结了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典型波谱特征。  相似文献   
787.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得到透明的Tm~(3+)/Er~(3+)/Yb~(3+)掺杂镓锗钠玻璃。对比研究了808 nm和980 nm激发下Tm_2O_3含量对样品可见-红外光学光谱特性的影响。结合稀土离子能级结构,分析了Tm~(3+)、Er~(3+)和Yb~(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结果表明:在808 nm和980 nm的激发下,Tm~(3+)/Er~(3+)/Yb~(3+)掺杂样品中均观察到了473,655,521,544 nm的蓝、红和绿光。在808 nm激发下,随着Tm~(3+)浓度的增加,Tm~(3+):1 800 nm和Er~(3+):1 530 nm发射强度的比率I1.8/I1.53逐渐增大。由于在Tm~(3+)和Er~(3+)间的能量传递有效地改变了红光和绿光的发射强度,473,521,655 nm的发光强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Tm_2O_3掺杂摩尔分数为0.3%时达到最大值。而在980 nm激发下,由于Yb~(3+)对Er~(3+)和Tm~(3+)的能量传递起主要作用,使得其上转换红光(655 nm)、绿光(521 nm和544 nm)和蓝光(473 nm)的发光强度高于808 nm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  相似文献   
788.
TiO2表面包覆SiO2和Al2O3的机理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在二氧化钛的表面上包覆一层保护膜,使二氧化钛的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产生屏障,从而降低二氧化钛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提高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抗粉化性.  相似文献   
789.
稀土共晶闪烁体是通过定向凝固晶体生长技术,将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相制备成具有射线探测功能的共晶材料,其中含有激活离子的闪烁体相的折射率高于基质相。在高能射线辐照下,闪烁体相将入射高能射线转换成荧光,然后,荧光在闪烁体相和基底相的界面以全反射的形式实现定向输出,从而有效提高辐射探测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本工作采用微下降法成功生长得到φ3 mm×117.0 mm 的1.0%(原子数分数)Ce∶GdLu2Al5O12/Al2O3闪烁共晶样品。通过切割抛光加工得到φ3 mm×2.0 mm的共晶薄片,并将该共晶薄片进行微观结构、能谱分析和荧光性能等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共晶样品由Ce∶GdLuAG和Al2O3两晶相构成,微观结构呈现出“中国结”结构,并在生长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有序排列。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共晶材料存在Gd3+-Ce3+间的能量传递,具有典型的Ce3+辐射跃迁,其中双宽峰发射峰最强位于560 nm。此外,根据生长速率对共晶样品发射峰强、峰位以及荧光寿命影响,优化出最佳下拉生长速率为4.0 mm/min。  相似文献   
790.
随着我国铜精矿进口量的日益增加及物料性质趋于复杂,有必要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对矿产品开展属性鉴别,来规避矿产品进口贸易中潜在的风险。本次对某疑似“掺杂明铜”的进口铜精矿开展物性鉴定,采用矿物自动分析仪(BPMA)、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综合手段查明了产品中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并从矿床成因、冶金机理、选矿工艺等多角度对该铜精矿的产出来源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论证产品中未掺杂有冶金组分,最终确定其为天然铜精矿。从而协助了海关部门对该货源顺利通关,也保障了贸易双方的权益,实现境外战略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