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化学   283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21篇
物理学   1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21.
为了满足闪光二号加速器材料热力学效应研究的新需求,设计了一套电容器储能型脉冲强磁场装置。装置主要由储能电容器、半导体放电开关、磁场线圈及高压恒流充电源组成。磁场线圈中心处最大磁感应强度可达5 T,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磁场线圈与二极管的相对位置实现磁透镜比的调节。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脉冲强磁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然后进行了脉冲强磁场的工程设计,最后使用该强磁场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强磁场实验中,当储能电容器充电21 kV时,在磁场线圈中心处获得了5.3 T脉冲强磁场。  相似文献   
122.
2-氨基-9,9-二甲基芴分别与2-羟基-1-萘甲醛和4-二乙胺基水杨醛经Schiff碱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芴类Schiff碱 (4和5),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初步研究了4和5的溶剂效应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结果表明: 4和5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受质子性溶剂的影响明显高于非质子性溶剂,同时两者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效应。THF-H2-O体系中含水量分别达到60%和70%时, 4和5的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一种电气绝缘柔软复合材料——DMD膜,通过对膜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种串联等效电路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运用该模型,对DMD膜在浸渍前和浸渍后两种情况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电强度进行了求解并给出计算公式。从公式可以看出:DMD膜的介电常数在浸渍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浸渍后的介电常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变化率较小;浸渍后DMD膜的介电强度高于未浸渍DMD膜的介电强度。当浸渍料介电常数愈大,聚酯材料上承受的电场强度愈大,浸渍料上承受的电场强度愈小,由于聚酯材料的耐压强度很高,所以整个传输线的介电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4.
氢氧化锰共沉淀分离-催化极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样品中有效钼用草酸铵-草酸混合溶液(pH 3.3)振摇提取,所得悬浮液用干滤纸过滤,分取部分滤液蒸缩体积后加入10 g.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并蒸发至近干,趁热加0.2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共沉淀分离。分取部分上清液,用硫酸(1+1)溶液酸化后加入混合底液(其中含有二苯基乙醇酸、二苯胍及氯酸钠)及少许钛铁试剂溶液作为与钼(Ⅵ)进行催化反应的试剂体系。用JP-303极谱仪进行测定。在-220 mV峰电位处测得的峰电流值与其相应的钼(Ⅵ)的质量浓度在0.8~2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此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002 6μg.g-1。用此方法分析了5个土壤标准物质,所测得有效钼的含量与其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5.
分析了用于纳秒脉冲电流测量的微分环标定难点,提出微分环现场标定方法。通过脉冲形成线脉冲充电以解决微分环标定中信噪比较低、可信度较差等问题;分析了脉冲形成线充电时间、充电电压及脉冲形成开关击穿电压等回路参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基于闪光二号加速器,对测量二极管电流的微分环进行了现场标定,前级隔离开关平均击穿电压为25 kV时,微分环标定回路电流达到1.3 kA,微分环灵敏度为9.311010,方差为0.151010。  相似文献   
126.
张俊波  李锡夔 《力学学报》2009,41(6):888-897
对梯度塑性连续体提出了一个归结为线性互补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 塑性乘子与位移均为主要未知变量,并采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的无网格方法分别在积分点与节点上插值. 联立弱形式下的平衡方程与积分点上逐点满足的非局部本构方程和屈服准则可以导出一个线性互补问题,并通过Lexico-Lemke算法求解. 构造了一个基于N-R方法的迭代方案,使得不需要形成一致性切线刚度矩阵而仍保持二阶收敛性. 一维和二维的数值算例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处理由应变软化引起的应变局部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7.
Fe2O3/CNT催化湿法H2O2氧化苯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化学沉积法和热处理得到多壁碳纳米管负载Fe2O3催化剂 Fe2O3/CNT, Fe2O3的负载质量分数约为15.1%,XRD表征显示,负载的Fe2O3存在α和γ这2种晶型。考察了Fe2O3/CNT催化湿式H2O2氧化去除废水中苯酚催化性能,通过苯酚的去除率及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溶出总量,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聚乙烯醇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苯酚和H2O2初始浓度分别为350和1 50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温度80 ℃条件下,经过240 min的反应,苯酚去除率达100%,COD去除率为86.1%。  相似文献   
128.
钒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前驱体,偏钒酸铵为掺杂离子给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并使用TGA-DSC、XRD、BET、SEM对其晶化温度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掺入促进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抑制晶粒长大、增大比表面积,纳米粉体颗粒呈分布较均匀的类球形晶粒.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考察了V掺杂量、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掺杂的TiO2 粉体降解亚甲基蓝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晶格中V4+能够作为电荷转移物种,有效的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增加了表面空穴浓度,提高TiO2 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当掺杂量为1.5 mol;,煅烧温度为450 ℃时,TiO2 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9.
魏燕定 《实验力学》2001,16(1):7-12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成功的用于对大力值(最大1200kN)、宽频带(最高分析频率50kHz)的力传感器动态特性校准的标准负阶跃力装置,该装置是基于帕斯卡原理和冲击卸荷方法来实现的.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力传感器输出电压和用激光测速仪测量负阶跃力跃变过程的高速数据同步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130.
薛岗林  刘斌  王文亮  李谦定  李恒新 《化学学报》2002,60(11):2022-2028
在pH≈6.5及NaAsO_2和Co(NO_3)_3·6H_2O存在下,Na_2WO_4·2H_2O 与Ce (NO_3)_3·6H_2O反应,得到了Na_9[CeW_(10)-O_(36)]·34H_2单晶。用元素分析 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了其组成与结构,晶体学数据为:a = 1.3010(5) nm, b = 1.3072(5) nm, c = 1.9962(8) nm, α= 101.073(7) °, β = 104.411(5) ° γ = 90.473(4) °, V = 3.221(2) nm~3,空间群P1,V=3.211(2)nm~3, Z = 4, 最终R因子[1>2σ(I)]R_1=0.0424, wR_2 = 0.0549, R因子(全部数据)R_1=0. 1357, wR_2 = 0.0808.[CeW_(10)O(36)]~(9-)具有D_(4d)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