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46篇
力学   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Mg取代Li原子对LiBH4(010)面的晶体结构、H原子解离能及H原子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Mg取代后B—H键长增大,更易于H原子的解离.氢空位的出现也使其附近H原子的解离能减小.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Mg取代Li原子后,减弱了B—H之间的共价作用.通过对氢原子在[BH4]单元之间扩散能垒的计算发现,Mg取代Li原子后,H原子的扩散能垒由4.84 eV降为3.01 eV,表明H原子在体相内更容易迁移.  相似文献   
32.
分别给出了单输入多输出广义区间系统可控和多输入单输出广义区间系统可观测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3.
借助泰勒级数给出了钢丝绳隔振器的一阶近似非线性数学模型, 选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固有频 率进行二进制编码; 然后建立了相应的冲击仿真模型, 并对冲击载荷作用下装有钢丝绳隔振 器的移动硬盘进行仿真实验. 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遗传算法的仿真模型能够适应 脉冲宽度的多变性, 克服隔振效果与最大允许变形之间的矛盾, 良好地反演出钢丝绳隔振系 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34.
刘丹  梁培  王乐  徐国堂  刘阳  李晓艳  董前民  黄杰 《物理学报》2013,62(19):197802-197802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Eu2+及SrMgAl10O17:Eu2+, Er3+蓝色发光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仪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荧光光谱仪 (PL) 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XRD及SEM测试结果表明: 利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 且微量的稀土元素掺杂不会破坏其晶体结构; PL测试结果表明: SrMgAl10O17:Eu2+ 荧光粉在300–390 nm范围内可以被有效的激发, 该波长范围与近紫外LED芯片匹配, 发射光谱分布在430–520 nm之间, 发射峰位于460 nm, 属蓝光发射材料. 共掺Er3+可显著增强SrMgAl10O17:Eu2+的发光强度, 且当Er3+的掺杂浓度为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 较单掺Eu2+时样品的发光强度高出54.9%, 表明Er3+对Eu2+的发光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 该敏化作用的机理可以利用能量传递原理进行解释. 关键词: 低温燃烧法 10O17')" href="#">SrMgAl10O17 蓝光荧光粉 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镁基储氢合金Mg2 Ni以及Pd取代的合金Mg12 Ni6-xPdx(x1,2,3)及其氢化物H2-Mg12 Ni6-xPdx(x=0,1,2,3)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Pd取代Mg2 Ni中的Ni原子,使其晶胞体积有所膨胀.同时,Pd的取代对Mg-Ni和Ni-Ni间的...  相似文献   
36.
乙硼烷分子的结构与化学键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B2H6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绘制了B2H6分子的分子图及电子密度梯度径图。计算了分子的立体构型,键鞍点处的电荷密度,Lap lac ian量及椭圆度。形象直观地说明了B2H6分子中B—H键的性质。  相似文献   
37.
开放教学资源下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微课的研究视角从理论分析转移到了实践探索.该研究从剖析高等学校微课教学设计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微课设计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以笔者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有效微课教学设计环节和实施策略,以期对高校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利用从头算和量子拓扑方法讨论了CH2XH→CH3X (X=O, S, Se)异构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着重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计算了反应进程中的各点, 讨论了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和生成, 上述反应都经历了三元环过渡结构, 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 且结构过渡态均在能量过渡态之后出现. 三元结构过渡态结构出现的范围与反应热成正比.  相似文献   
39.
李晓艳  孟令鹏  曾艳丽  郑世钧 《化学学报》2009,67(18):2102-2108
利用MP2/6-311++G(d,p)//B3LYP/6-311++G(d,p)对CH3SS与XO (X=F, Cl, 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着重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角度讨论了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 计算结果表明单线态反应为主要反应通道, 且由于该通道的反应能垒低、放热明显, 说明CH3SS与XO在大气中比较容易进行.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表明, 在单线态抽氢反应通道中存在着四元环状过渡结构, 随着反应进行, 此四元环状过渡结构通过一个T-型结构变为三元环状过渡结构, 最后环状结构消失得到产物.  相似文献   
40.
李晓艳  李玮捷  郑世钧  王殿勋 《化学学报》1999,57(11):1252-1256
报道了醌及苯并酸酐等系列二羰基化合物的气相HeI紫外光电子能谱。对各体系利用Gaussian94程序RHF/3-21G进行了构型优化,对得到的优势构型采用STO-6G基组进行了轨道计算。并结合计算结果对各分子体系的UPS谱进行了分析指认。计算结果分析显示:标题化合物的第一个电离峰均是由苯环部分的共轭π键电子电离及羰基的孤对电子电离引起的,且化合物的IP~1值随羰基在HOMO轨道中权重的增大而增大。各化合物的第二、三谱带都与羰基不同类型的孤对电子峰相关联。说明羰基为此类化合物的特征基团。且分子的对称性越高,羰基的孤对电子峰n^-和n^+的平均值越大,分裂值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