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429篇
化学   727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116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369篇
物理学   89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 引言 本文研究了一类误差是L~p_混合的线性模型与非参数回归模型,在免去了文献中对模型所施加的“误差绝对值的p次方一致可积”这一限制条件后,仍得到了估计量的p阶平均相合性. 定义1 设p≥1,(X_n,n≥1)为定义在概率空间(Ω,F,P)上的L~p-可积的随机变量列,{F_n,-∞相似文献   
13.
本文证明了如果1相似文献   
14.
Strongly Modular Subgroup in Finite GroupStronglyModularSubgroupinFiniteGroup¥YuJianli;JiaoDongwu(LuoyangInstituteofTechnolog...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推导了两种非标准色传感器在测色时引入的误差公式,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计算8个样品的颜色对分析结果给于验证。  相似文献   
16.
组合原则回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肇基 《大学物理》1998,17(9):29-31,47
从组合原则产生的背景和关键入手,分析和叙述了里兹的组合原则在光谱学上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阐述了它与玻尔氢原子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sol—gel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2h,制得一系列纳米氧化物La0.68Pb0.32FeO3粉体,并测定了该材料对乙醇的气敏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所得样品逐渐向单一钙钛矿结构转化。应用Scherrer公式对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的样品粒径进行了计算,样品粒径依次为11.5,13.6,16.4,20.0,25.3nm。这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逐渐增大。对乙醇气敏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对乙醇的最佳灵敏度先升高、又降低,退火温度为800℃的样品最佳灵敏度达到51.7。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硫酸根阴离子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L)及三辛胺(TOA)协同萃取镨(Ⅲ)及钕(Ⅲ)的影响。发现在SO_4~(2-)体系中协萃机理为:(LnL_3)_o+(HTOAL)_o(HTOA~+LuL_4~-)_o及(HLnL_4)_o+(TOA)_o(HTOA~+LnL_4~-)_o式中Ln~(3+)=Pr~(3+),下标“o”指示有机相中物种,无下标指示水相中物种。固体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确证了上述机理。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中模板法制备氧化铝多孔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co2;活性炭;模板;氧化铝;多孔  相似文献   
20.
希土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希土氯化物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了四种新的希土脯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Ln(prol)Cl3·nH2O(Ln=Y、La、Sm和Er).用化学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的组成,讨论了金属-配体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