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化学   432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93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219篇
物理学   4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稀土配位聚合物[Tb(tbc3)(H2O)3]n(1)和{[Nd(tbc3)(H2O)3]·H2O}n(2)(Htbc=4-(1H-1,2,4-三氮唑)苯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聚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位聚合物1和2均为一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构造。  相似文献   
62.
取水产品样品2.00g与2g无水硫酸钠混匀后加入提取剂10 mL甲醇,涡旋振荡5min后超声提取5 min,再离心5 min,取其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500 mg中性氧化铝和15mg石墨化碳黑(GCB)涡旋振荡1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40℃下吹氮至近干,用体积比为1∶1的流动相A-流动相B混合溶液溶解残渣并定容至2.0mL,经0.22μm滤膜过滤,取其滤液按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其中3种蓝藻毒素的含量。色谱分离中用Hypersile Gold C8色谱柱(150mm×2.1mm,3μm)为固定相,用不同比例的流动相A和流动相B两溶液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程序梯度洗脱。质谱测定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模式。由于3种蓝藻毒素均产生基质减弱效应,制作工作曲线需用基质标准溶液以消除基质效应。结果表明:所测3种蓝藻毒素均在10~200μg·L^-1内与其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均为5μg·kg^-1。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68.3%~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7.7%~17%。  相似文献   
63.
首先,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层状前驱体CsTi_2NbO_7,再通过与硝酸进行质子交换形成层状HTi_2NbO_7;其次,在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中剥离层状HTi_2NbO_7以获得HTi_2NbO_7纳米片;然后与尿素混合并高温焙烧;最后成功地得到了氮掺杂的HTi_2NbO_7纳米片光催化剂。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以及N_2吸附-脱附测试等方式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分布和光吸收能力等进行详细的表征。研究表明,氮掺杂后减小了HTi_2NbO_7的禁带宽度,从而使光响应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域;掺杂的氮原子主要位于Ti_2NbO_7-薄片的间隙位置,并与氢离子化学键合;与N掺杂的层状HTi_2NbO_7相比,N掺杂的HTi_2NbO_7纳米片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丰富的介孔结构,这是由于钛铌酸纳米片相对松散且不规则的排列。因此,在降解罗丹明B(RhB)溶液时,N掺杂的HTi_2NbO_7纳米片比N掺杂的层状HTi_2NbO_7具有更加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4.
Beam dynamics and RF design have been performed of a new type trapezoidal IH-RFQ operating at 104 MHz for acceleration of 14C+ in the framework of RFQ based 14C AMS facility at Peking University. Low energy spread RFQ beam dynamics design was approached by the method of internal discrete bunching. 14C+ will be accelerated from 40 keV to 500 keV with the length of about 1.1 m. The designe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better than 95% and the energy spread is as low as 0.6%. Combining the beam dynamics design, a trapezoidal IH-RFQ structure was proposed, which can be cooled more easily and has bette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an traditional RFQ.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was simulated by using CST Microwave Studio (MWS). The specific shunt impedance and the quality factor were optimized primarily.  相似文献   
65.
引用1984年尹克震提出的“开关函数的反演公式”,采用伪随机序列技术的思想,提出移位寄存器型时序逻辑网络的一种快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6.
环境水中微量硫酸根离子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二甲基磺基偶氮Ⅲ为试剂,硫酸根离子与试剂-钡离子的络合物发生反应测定了水中低含量的硫酸根离子,方法适合于环境水中低浓度的硫酸根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67.
单形中的一类不等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在ΔABC 中,设 BC=a,CA=b,AB=c,又 x_a,x_b,x_c 分别为三边 a,b,c 上的任一点至该边所对的顶点之间的线段,若ΔABC 的面积为Δ,则对于正实数 α,u,v(u≤v)有∑a~α(-ux_a~α+vx_b~α+vx_c~α)≥3(2v-u)2~αΔ~α.(1)当 x_a,x_b,x_c 分别为正ΔABC 的边 a,b,c 上的高时等号成立.在(1)中,特别地取 x 为ΔABC 的高线,内角平分线及中线时,则有∑a~α(-uh_a~α+vh_b~α+vh_c~α)≥3(2v-u)2~αΔ~α,(2)∑a~α(-ut_a~α+vt_b~α+vt_c~α)≥3(2v-u)2~αΔ~α,(3)∑a~α(-um_a~α+vm_b~α+vm_c~α)≥3(2v-u)2~αΔ~α.(4)当且仅当ΔABC 为正三角形时等号成立.若有两个ΔABC 和ΔA′B′C′的面积分别为Δ和Δ′,h_a,h_b,h_c 及 h_(a′),h_(b′),h_(c′)分别为  相似文献   
68.
我们发现可以把二元多项式盾成系数为一元多项式的一元多项式来进行分解,据此,本文建立了二元整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种理论,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分解二元整系数多项式的算法。这个算法还能很自然地推广成分解多元整系数多项式的算法。  相似文献   
69.
我们在[1]中建立了 W~2Lp(Φ;E_n~ )的迹定理,但在[1]中是利用调和函数作反嵌入定理的,这个方法不适用于ι为任意的情形。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任意的ι用平均函数作反嵌入定理,其思想来源于[2].然后把它应用于一般区域的、被积函数是指数型增长的多重积分的极小问题。  相似文献   
70.
高中代数第一分册第21页上,在谈到等轴双曲线y=k/x的图象的性质时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对于同一坐标轴,再作y=12/x的图象和y=3/x的图象,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些图象和y=6/x的图象都有上面所说的特点,但是它们和原点的距离却不一样。这里,涉及到曲线和定点的距离的问题,更一般地说,是两个点集间的距离的问题。这本是高等数学研究的问題,但也可沿用与配方法求二次函数极值相类似的方法,使学生来解决此间题。因此笔者建议读者在辅导高一课外数学小组活动时,在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研究完了之后,回过头来给学生们解决此问题。一则能深入理解配方法的实质,二则可以使学生再次领会点到定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距离,以及两圆相外离时,如何规定距离等等,使几何上诸概念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