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466篇
化学   64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63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278篇
物理学   4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本文测定了1,1-环丙烷二羧酸根二氨合鉑(Ⅰ)、1,1-环丙烷二羧酸根二甲胺合铂(Ⅱ)以及1,1-环丙烷二羧酸根2,3-二甲基-2,3-丁二胺合鉑(Ⅲ)的晶体结构。晶体Ⅰ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nma,a=6.571(2),b=9.709(3),c=14.205(5),Z=4,R=0.058;晶体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9.648(3),b=8.720(2),c=12.770(4),β=107.12(2)°,Z=4,R=0.059;晶体Ⅲ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m,a=6.494(1),b=19.638(3),c=6.606(1),β=94.44(1)°,Z=2,R=0.038。研究了三种晶体的电子结构,探讨了配位胺基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与3-氧杂戊烷-1,5-二胺缩合而成的二四元环配体, 合成了以咪唑为桥基的双核铜(II)配合物。用EPR和pH滴定分别研究了在50%DMSO和水溶液中桥基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混合溶液中桥基稳定的pH范围为5.6-10.3, 在水溶液中pH范围为7.5-10.5, 当pH>10时, 羟基取代了咪唑桥。由于大环效应使配合物的咪唑桥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一些草酸盐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讨论了 Fe(C_2O_4)_3~(3-)的热分解活化步骤,并解释了 Fe_2(C_2O_4)_3和 NiC_2O_4在氢气中热分解时镍的加氢活性此铁高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4.
测定了顺式一二氯-1,3-环戊二胺合铂,cis-[Pt(DACP)C1_2]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13.222(3),b=10.697(1),c=13.486(5)°A,β=116.06(2)°,Z=8。利用Patterson法得到Pt原子位置,经差值Fourier合成找到其余非氢原子的位置,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R因子为0.029。同时进行了cis-[Pt(DACP)C1_2]的振动光谱简正坐标分析,定义了80个内坐标,得到60个频率计算值,与观测值的最大误差为15cm~(-1)。采用U-B力场定义了56个力常数,得到合理的优化结果。根据位能分布进行了各振动频率的归属,並讨论了简正坐标分析中内坐标与力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66.
单硅酸的离解常数是表征其基本性质的重要数据,前人已有不少工作,但由于测定的方法和实验条件不同,所得数据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手段,配合Mossbauer谱、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一取代基五氰合铁(Ⅱ)类配合物Na_2[Fe(CN)_5L]·mH_2O及Na_3[Fe(CN)_5L′]·nH_2O(L=NO~+、N_2H_5~+、onH~+, L′=NH_3、H_2O、Py)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所有一取代五氰合铁(Ⅱ)配合物热分解过程中都形成相同的中间化合物Na_4[Fe(CN)_6]和Fe_2[Fe(CN)_6],各配合物热分解放出取代基L(L′)的温度次序与L(L′)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次序一致。本文以亚硝基铁氰化钠为代表,详细讨论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8.
作者很有兴趣地读完了本刊第5期徐绍龄先生所写的“无机含氧酸的空间结构对氧化还原稳定性的影响”一文。徐先生提出了“遮蔽效应”的新观点,对周期表上大部分元素的无机含氧酸的氧化还原稳定性都一一作了解释。徐先生这种独创一格的提出理论,并且以大量事实来验证理论的做学问的严谨态度,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但是对于“遮蔽效应”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于反应性能的某些解释,我们却持有不尽相同的见解,为了达到不同意见的自由讨论,活跃学术空气,提高认识,现将我们的几点看法说明于下。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草酸铁(Ⅲ)负载在 HZSM-5和 HY 沸石上的性质和热分解.草酸铁(Ⅲ)在沸石表面发生离解吸附,C_2O_4~(2-)与表面的 Al 配位,热分解时产生β峰.草酸铁(Ⅲ)与 HZSM-5沸石作用较弱,在氢气中500℃时的还原产物为α-Fe,而Fe_2(C_2O_4)_3—HY 体系在氢气中500℃时除得到α-Fe 外,还有少量高分散的零价铁和部分难以还原的铁离子.  相似文献   
70.
将1.00mL消毒液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取5.00mL,与5.0mL的8.0g·L~(-1)二苯胺磺酸钠溶液混合,加入3mol·L~(-1) H_2SO_4溶液2mL,0.1mol·L~(-1) FeCl_3溶液0.5mL,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室温下反应60min,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cm的比色皿于波长410nm处测量吸光度。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在0.116~1.16mmol·L~(-1)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2mmol·L~(-1),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34×10~3L·mol~(-1)·cm~(-1)。方法用于测定消毒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值与标示值相符,和碘量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