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77篇
化学   14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2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Large deuterium clusters are generated using a cryogenic pulse valve with a cone nozzle (21 mm long, 4° open angle). Rayleigh scattering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scaling relation between scattering signal SR and backing pressure P0. A method using the Coulomb explos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verify that the clusters continue to grow after their leaving the nozzle. Our experiments suggest a tentatively optimized position for laser cluster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42.
Kα射线源半影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SILEX-Ⅰ激光装置上,采用半影成像技术对超短超强激光与纳米靶作用产生的Kα源进行了空间二维成像,获得了分辨率为10 μm左右的图像.与国外的结果相比,在较小能量激光器上高质量地实现了铜Kα源空间二维半影成像.实验表明,半影成像能得到详细的Kα源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优于刀边成像等一维成像技术. 关键词: Kα源')" href="#">Kα源 半影成像 纳米靶  相似文献   
143.
基础有机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教师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本文就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抓住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4.
辛建婷  赵永强  储根柏  席涛  税敏  范伟  何卫华  谷渝秋 《物理学报》2017,66(18):186201-186201
冲击波在金属材料自由面卸载时,材料表面会形成微颗粒向外喷射,这是材料表面一种特殊的破坏形态.在内爆压缩和高压工程领域的相关物理过程中,微喷射颗粒是引起界面混合现象的重要来源,会直接影响后期的混合状态和压缩过程.而微颗粒的尺寸、形态、运动速度等是开展微喷混合过程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的重要参数.由于实验中动态诊断的难度较大,目前已获取的微喷颗粒尺寸及分布数据十分有限.基于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本文设计并开展了强激光驱动冲击加载,锡材料微喷颗粒经过气体区混合后,低密度泡沫材料对微颗粒进行回收分析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微喷颗粒回收样品的X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和图像重建,获得了两个典型加载压强条件下与气体混合后微喷颗粒的三维图像,通过与真空实验条件下回收微喷颗粒图像的对比分析,对混合后的微喷颗粒分布形态有了初步的认识;测量统计了回收颗粒尺寸与数目,并通过分析,给出了微喷颗粒尺寸的双指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5.
贺书凯  刘东晓  矫金龙  邓志刚  滕建  张博  张智猛  洪伟  谷渝秋 《物理学报》2017,66(20):205201-205201
基于传统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技术,发展了一种用于激光加速质子参数表征的带电粒子活化测谱方法.激光加速质子轰击不同厚度铜薄膜组成的诊断滤片堆栈,使铜片活化,通过测量各铜片活度及活性区的大小,获得加速质子的空间积分能谱、角分布等参数.详细讨论了活化测谱的滤片堆栈诊断排布、符合测量及解谱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自洽检验;在XG-III皮秒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带电粒子活化测谱实验,利用该诊断方法,得到了加速质子的角分布、空间积分能谱等参数,实验获得的质子最高截止能量18 MeV,激光能量到质子(4 MeV)的转换效率为1.07%.  相似文献   
146.
激光氦离子源产生的MeV能量的氦离子因有望用于聚变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的模拟研究而得到关注.目前激光驱动氦离子源的主要方案是采用相对论激光与氦气射流作用加速高能氦离子,但这种方案在实验上难以产生具有前向性和准单能性、数MeV能量、高产额的氦离子束,而这些氦离子束特性是材料辐照损伤研究中十分关注的.不同于上述激光氦离子产生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强激光与固体-气体复合靶作用产生氦离子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在实验上,采用功率密度5×10~(18)W/cm~2的皮秒脉宽的激光脉冲与铜-氦气复合靶作用,产生了前向发射的2.7 MeV的准单能氦离子束,能量超过0.5 MeV的氦离子产额约为10~(13)/sr.二维粒子模拟显示,氦离子在靶背鞘场加速和类无碰撞冲击波加速两种加速机理共同作用下得到加速.同时粒子模拟还显示氦离子截止能量与超热电子温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7.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solated attosecond pulse is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in a two-color field.Our results show that a few-cycle isolated attosecond pulse with the center wavelength of 16 nm can be generated effectively by adding a weak controlling field. Using the split and delay units, the isolated attosecond pulse can be split to the two same ones, and then single-pinhole diffractive patterns of the two pulses with different delays can be achieved. The diffractive patterns depend severely on the periods of the attosecond pulses, which can be helpful to obtain temporal information of the coherent sources.  相似文献   
148.
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激光尾波场可以在毫米尺度上加速产生高能量的准单能电子束.在SILEX-Ⅰ激光装置上进行的激光尾波场加速实验中,利用超强飞秒激光与超声速锥形喷嘴产生的2.7mm直径氦气气体柱相互作用,获得了能散为15.5%、发散角为15mrad、能量为58MeV的准单能电子束.在70TW激光照射下获得的电子束总电量达到15.4nC.介绍了实验条件、方法和主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9.
 利用数字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对积分束流仪(ICT)的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标定,给出了不同脉冲宽度及幅度的输入信号与ICT输出结果的电荷量比值关系、输入脉冲对ICT的输出脉冲宽度的影响以及ICT对连续脉冲信号的输出响应等。标定结果显示:ICT的输入输出满足很好的线性关系;当输入连续脉冲的间隔小于一定程度时,ICT将会视为一个信号输出;ICT的输出脉冲形状及脉冲宽度与输入信号的形状及幅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0.
介绍了神光Ⅱ装置激光黑腔靶实验中全孔径背反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激光靶耦合背反系统对散射光的收集情况,发现打靶产生的散射光完全进入背反收光系统,同时,8路激光对穿打靶时全孔径背反系统中存在杂散背景光。采用场图感光纸结合滤光片的方式对杂散背景光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散光的成分为打靶激光倍频过程中剩余的部分二倍频和基频光。在北4路激光注入打靶时,用南4路全孔径背反系统的能量测量系统对南4路背反系统中的杂散光进行了监测,显示杂散光对背反系统SRS能量测量的影响约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