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5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刘门全  张洁  罗志全 《中国物理》2007,16(10):3146-3149
A new improved nuclear partition function is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nuclear statistical equilibrium (NSE) in core-collapse supernova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nucleus abundance is slight even though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10$^{11}$\,K when shock propagat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nuclear partition function is not so important as shown in the previous calculations, but it can also be considered in detailed simulation if it is sensitive to weak interaction rates in core-collapse supernova.  相似文献   
72.
利用MOCVD技术在图形化Si(111)衬底上生长了InGaN/GaN绿光LED外延材料。在GaN量子垒的生长过程中,保持NH3流量不变,通过调节三乙基镓(TEGa)源的流量来改变垒生长速率,研究了量子垒生长速率对LED性能的影响。使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和荧光显微镜(FLM)分别对量子阱的阱垒界面及晶体质量进行了表征,使用电致发光测试系统对LED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垒慢速生长,在整个测试电流密度范围内,外量子效率(EQE)明显提升。我们认为,小电流密度下,EQE的提升归结为量子阱晶体质量的改善;而大电流密度下,EQE的提升则归结为阱垒界面陡峭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临界CO_2喷射式热泵热电池的单目标和多目标动态优化策略,该策略可应用于建筑或工业供冷热系统的高效储能优化。耦合系统为由Modelica语言开发的动力学模型,控制策略以冷热水箱的出水温度作为指标,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系统的瞬态性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上两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能优化系统在储能过程中的整体性能。与恒定控制参数下的控制策略相比,这两种控制策略在多控制参数的协调优化中是有效的,多目标控制策略优于单目标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4.
在几何起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几何语言的培养是平面几何课入门的关键一步,也是这门课入门教学的难点之一。几何语言按叙述方式可分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按用途可分为描述性语言和推理语言、作图语言,这些语言是  相似文献   
75.
样品经活性炭吸附-Pb2+沉淀法除去硫醇和S2-后,利用基于双Ψ型微流控(层流流量不大于18.0μg·L-1)芯片的多流路平行层流处理样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CN-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层流间高效传质特性,实现了水中痕量的弱酸可分解氰化物的高效传质转移;CN-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μg·L-1,检出限(3s/k)为0.12μg·L-1,以河水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9.5%,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5%。  相似文献   
76.
韩卫荣  欧育湘  刘进全  陈博仁 《有机化学》2005,25(10):1259-1264
通过控制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的氢解程度, 成功制备了其氢解反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体三乙酰基三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TBIW), 并对其单晶结构(TATBIW•0.5H2O)进行了测定, 它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a=0.9893(2) nm, b=1.2624(3) nm, c=1.3396(3) nm; V=1.5963(6) nm3, Z=2, Dc=1.194 g•cm3, 该化合物的单晶数据未见文献报道. TATBIW的制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HBIW的氢解反应机理, 提高氢解产品得率.  相似文献   
77.
新型免疫电极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毓琦  陈开全 《分析化学》1993,21(2):129-133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的乙型肝炎抗体膜片。测试时,仅需将25μl被检血清滴注于该膜上,经孵育与洗涤即可制得抗原与抗体复合物膜。用复合物膜组装成免疫电极,测定血清样品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含量。电极的线性范围是20~320ng/ml,方法的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78%(n=4,m=5),对血清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其它抗原具有较好的选择性。105例临床血清样本,本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结果符合率为86%。乙肝抗体膜片系一次性使用,4℃可保存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78.
问题     
问题166在《数列》一章对“等比数列”的教学时,笔者遇到过这样一道题: 设1,a1,a2,…,an,4是正项等比数列,令bn=a1a2…a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79.
自制氨基哌嗪功能化丹磺酰氯(DNS-CL)荧光衍生试剂(DNS-Pi-NH_(2)),并用其衍生化小球藻中碳原子数为10~20的典型脂肪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顺-9,12-十八(碳)烯酸、顺-7,10,13-十六(碳)烯酸、十六烷酸、顺-9-十八(碳)烯酸、十八烷酸、二十烷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8种脂肪酸的含量。将小球藻脂肪酸甲酯样品用含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于79℃皂化60 min,滴加盐酸溶液,直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蒸发除去乙醇,所得固体经水清洗、离心、振荡、过滤,即制得小球藻脂肪酸样品。以DNS-CL和N-(2-氨基乙基)哌嗪为原料制备DNS-Pi-NH_(2),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取制备好的DNS-Pi-NH_(2)、二丙基二硫醚、三苯基磷的乙腈溶液和1.0 mg小球藻脂肪酸样品在室温下振荡衍生10 min,所得溶液用90%(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溶液稀释后,用HPLC测定其中脂肪酸衍生物的含量。以Eclipse XDB C_(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90%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分离得到的目标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8种脂肪酸衍生物在30 min内可实现完全分离;各脂肪酸的浓度在2.0×10^(-10)~2.0×10^(-4)mol·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21~65 pmol·L^(-1);对微藻培养液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5.3%~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7%~2.6%;方法用于小球藻脂肪酸甲酯样品的分析,检出了十六烷酸、顺-9,12-十八(碳)烯酸、顺-7,10,13-十六(碳)烯酸、顺-9-十八(碳)烯酸,检出量分别为3.08,0.64,0.83,2.57 mg·g^(-1)。  相似文献   
80.
毛清华  刘军林  全知觉  吴小明  张萌  江风益 《物理学报》2015,64(10):107801-107801
在温度变化时, 如果GaInN发光二极管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电压对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生长了一系列包含不同有源区结构、不同p型层结构以及不同掺杂浓度纵向分布的样品, 并对其在不同温度区间内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的斜率(dV/dT)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有源区中包括插入层设计、量子阱结构以及发光波长等因素的变化对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特性影响很小; 2)影响常温区间(300 K± 50 K)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斜率的最主要因素为p-AlGaN 电子阻挡层起始生长阶段的掺杂形貌, 具有p-AlGaN陡掺界面的样品电压变化斜率为-1.3 mV·K-1, 与理论极限值 -1.2 mV·K-1十分接近; 3) p-GaN主段层的掺Mg浓度对低温区间(<200 K)的正向电压随温度变化斜率有直接影响, 掺Mg浓度越低则dV/dT斜率越大. 以上现象归因于在不同温度区间, p-AlGaN 以及p-GaN 发生Mg受主冻结效应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各自的掺杂浓度. 因此Mg掺杂浓度纵向分布不同的样品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具有不同的串联电阻, 最终表现为差异很大的正向电压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