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2篇
  免费   923篇
  国内免费   1105篇
化学   2036篇
晶体学   97篇
力学   335篇
综合类   148篇
数学   576篇
物理学   226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由于具有宽光谱,窄脉宽等优势,在高速光刻,高端制造,天文探测,太赫兹检测,精密仪器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在实现1GHz以上基本重复频率锁模的前提下,如何输出脉冲宽度在50fs以下的超短脉冲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难点。文章以实现更宽光谱,更窄脉宽的GHz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为目标,通过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NPR)技术,利用波分复用光纤准直器(WDM-Collimator)缩短激光谐振腔长度,最终实现了48.8fs脉冲宽度的1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激光器。该脉冲宽度是当前国际上1μm波段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激光器的最窄直接输出脉冲宽度。最后对激光器集成形成样机,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了系统稳定性。该激光样机可满足天文光梳、卫星导航等领域空间尺寸的需求,有望推动高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工业化、商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12.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tetragonal distorti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Pt_2 Mn S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volume-conserving tetragonal distortion occurs, the energy minimum appears at c/a(6 = 0.84, and the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nimum and cubic phase is as high as 107 me V/f.u. Thu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rmodynamics,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may occur in Pt_2 Mn Sn with de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its cubic and martensitic phases also approves this. Moreover, both the cubic and tetragonal phases of Pt_2 Mn Sn are ferromagnetic structures and their total magnetic moments are 4.26 μ_B and 4.12 μ_B,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13.
A new phase of RhB_4 is predicted 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new phase belongs to the orthorhombic Pnnm space group, named as o-RhB_4, and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ed enthalpy shows that o-RhB_4 belongs to the orthorhombic Pnnm space group. The calculated phonon band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orthorhombic Pnnm o-RhB_4 structure is stable at ambient pressure. We expect that the phase transition can be further confirmed b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914.
余庚华  颜辉  高当丽  赵朋义  刘鸿  朱晓玲  杨维 《物理学报》2018,67(1):13101-013101
采用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研究了Mg~+离子3s~2S_(1/2)—3s~2P_(1/2)和3s~2S_(1/2)—3s~2P_(3/2)两条跃迁谱线的特殊质量位移系数和场位移因子,并计算了中子数8≤N≤20的Mg~+离子的同位素位移.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的计算值符合得比较好,与最新的实验测量结果比较,相对误差在0.13%到0.28%范围,是目前最接近Mg~+离子同位素位移实验测量的理论计算结果.该计算结果可为Mg~+离子同位素位移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能够用于Mg~+离子的短寿命同位素的光谱测量实验以及利用Mg~+离子开展幻中子数N=8和N=20附近的奇异原子核特性研究等.所用的计算方法和电子激发模式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核外电子数为11的多电子体系,用于开展相应的原子光谱结构计算和同位素位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15.
北极水声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水声学作为水声学研究的一部分,起步要比达·芬奇所描述的声呐雏形晚很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极水声学的研究开始受到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重视。它的发展和研究重点带有明显的冷战烙印。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北极持续变暖的趋势,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海洋水声环境受到特别的重视。环北极的8个国家组成排他性的北极理事会。我国政府于2018年1月26日发表北极政策白皮书,声明中国是近北极国家,是北极地区利益攸关方。本文介绍北极水声学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我国有关涉海单位近年来所做的科考和学术研究。指出,北极水声学的研究不局限于把传统水声学中的研究内容(如环境噪声、混响、传播等等)并行地在北极环境条件下加以重复探讨,而是要根据北极海洋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关领域的新研究。其中不乏传统浅海、深海水声学研究中所不具有的特色,如冰-水界面、冰下的半声道效应、冰盖下水下无人载器(UUV)的通信、定位及声呐对冰下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等课题。   相似文献   
916.
典型北极冰下声信道多途结构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北极海域典型声场环境,提出了基于OASES-Bellhop耦合模型的冰下声信道多途结构快速分析方法。模型将海冰等效为具有粗糙界面的弹性分层介质,利用微扰法与Kirchhoff近似,估计海冰界面不均匀造成的散射损失,结合射线传播理论对典型北极冰下声信道多途结构进行分析与预报。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6 km距离处,典型北极冰下声信道由于海冰与海底反射分别形成多途结构,海冰多次反射路径叠加形成的多途结构较为稳定,时延扩展在14 ms范围内,海底反射路径强度相对较弱。OASES-Bellhop模型对冰下声信道多途结构幅度和时延预测误差较小,能够较好的解释及预报实验观测到的多途结构环境特性。   相似文献   
917.
畅里华  王旭  温伟峰  宋振飞  汪伟  冉茂杰  何徽  高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4):040101-1-040101-3
采用衍射型光束匀化器件及多模光纤传光和透镜耦合扩束方法,有效抑制了激光散斑与干涉条纹,解决了大视场平行光束照明时拍摄物体在成像面上的渐晕问题,实现了?300 mm大口径视场下激光均匀照明和目标的清晰成像,并成功用于柱面内爆压缩、空间碎片等精密物理实验研究中。高速摄影技术与激光照明的成功结合,可有效抑制精密物理实验中强烈自发光导致过度曝光从而大大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获得的物理过程边界形貌更加清晰,判读更精确。  相似文献   
918.
依据RTP调Q与窄脉宽理论,设计了一种高重频、窄脉宽、RTP电光调Q的激光器。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LD直接端面泵浦构型,在1k Hz重频下,既可以获得光束质量良好、小光斑、0.75m J的动态激光输出,又能获得光斑较大、5.78m J的大能量激光输出。两种LD泵浦构型的光光转化效率皆在20%以上。在物理腔长为60mm、调Q上升沿宽度小于10ns的情况下,获得5.76ns脉宽的激光输出。改变腔长,获得了不同腔长的脉冲宽度的变化曲线,经理论仿真与实测数据对比两者一致。在单程增益系数一定时,随着腔长的增加,单程损耗系数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19.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研究了CrCl3·6H2O 浓度为0.1~0.6 mol·L-1的水溶液和[1ChCl∶2EG]/CrCl3·6H2O ILs中,Cr(Ⅲ)配合物的存在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CrCl3·6H2O的溶液中,Cr(Ⅲ)与Cl-和H2O形成[Cr(H2O)nCl6-n]n-3配合物,其配合物的优势物种受CrCl3·6H2O浓度的影响。水溶液中Cr(Ⅲ) 的优势配合物为[Cr(H2O)6]3+与[Cr(H2O)5Cl]2+,并随CrCl3·6H2O浓度增加,水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峰红移,[Cr(H2O)5Cl]2+的相对含量增加。而[1ChCl∶2EG]/CrCl3·6H2O ILs中的优势配合物为[Cr(H2O)2Cl4]-和[Cr(H2O)3Cl3],且随CrCl3·6H2O 浓度增加,溶液的颜色从浅橙红色逐渐变为深绿色,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峰蓝移,[Cr(H2O)3Cl3]的相对量增加。说明CrCl3·6H2O的浓度变化,将影响配体Cl-和H2O与Cr(Ⅲ)配位结合的配位数,从而影响配合物优势物种的相对量。  相似文献   
920.
报道了在铝酸镧(00l)衬底上生长Tl-1223超导薄膜的快速升温烧结方法以及铊(Tl)源陪烧靶的配比对Tl-1223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表明,采用快速升温烧结方法生长的Tl-1223超导薄膜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等测试表明,采用合适配比的陪烧靶在氩气环境下可以制备出纯c轴取向的Tl-1223超导薄膜,充氧退火后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其临界转变温度T_(c onset)达到116K,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5MA/cm~2(77 K,0 T).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新的烧结方法制备Tl系超导薄膜具有升降温时间和恒温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