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化学   27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96篇
物理学   1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时钟佯谬     
“时钟佯谬”是在狭义相对论里出现的一个问题:已对好的两个钟,因相对运动彼此离开,如果重新相遇,就每一个钟所在的参照体系来判断,似乎都是另一个钟变慢。于是有些人就以为:不论两个钟的运动情况怎样,它们所指示的时间不会不同;又有些人认为:两个钟在读数上的差别是存在的,不过这个问题必须从广义相对论解决。其实,“时钟佯谬”不过是使用狭义相对论的时间推迟公式所引起,应该完全可以通过狭义相对论得到正确的解释。本文沿这一途径提供了具体解决的方案,并与广义相对论所得的结果作了比较。最后,在文末对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各种观点和诠释,作了一个总的简短评述。  相似文献   
62.
63.
提出长株潭区域立体物流网络建构及其网络优化设计.精细化定义了模式分担率,构建了更切合实际的双准则双层规划模型.下层规划描述各核心城市物流枢纽间基于多模式多层阶交通条件下的用户选择行为,上层规划追求最小化长株潭区域立体物流网络系统广义物流费用并最大化整个网络的物流运输量,以满足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提出的更高要求.给出了可以克服Frank-Wolfe方法缺陷的惩罚Lagrange对偶方法求解下层规划算法,设计了基于实数编码和组合变异的双层规划改进遗传算法,算法可以保证搜索到近似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64.
成诗婕  曾杨  裴燕  范康年  乔明华  宗保宁 《化学学报》2019,77(10):1054-1062
合成了孔道平行于短轴方向的W原位掺杂的介孔SBA-15分子筛(W-s-SBA-15), 以其为载体制备了Pt/W-s-SBA-15催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中Pt、W负载量变化对甘油氢解制1,3-丙二醇(1,3-PDO)性能的影响. 采用多种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活性组分Pt和W的存在状态、催化剂的酸性等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 随着Pt、W负载量的增加, 甘油的总转化率和液相转化率(CTL)提高, 而1,3-PDO选择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火山型变化趋势. 在Pt负载量为4.0 wt%、W/Si物质的量比为1/480的4Pt/W-s-SBA-15(1/480)催化剂上, 在433 K、H2压力4.0 MPa、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 甘油氢解制1,3-PDO的得率可达49.0%. 根据表征结果, 我们发现在Pt/W-s-SBA-15催化剂上的甘油转化率与Pt活性比表面积直接相关, 而小的Pt粒径、Pt与单分散WO4之间密切的协同作用, 则有助于提高1,3-PDO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5.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Ru/ZrO_2催化剂,并采用Pd或Pt对其进行了修饰.采用N_2物理吸附、H_2化学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DR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吸收光谱(XAS)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表明,Pd、Pt均与Ru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合金,从而提高了Ru的配位数.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Pd、Pt的引入使催化剂上苯的转换频率(TOF)有所降低,但能提高环己烯的初始选择性(S_0).在最优的Ru-Pd/ZrO_2-0.2和Ru-Pt/ZrO_2-0.15催化剂(Pd、Pt与Ru的摩尔比分别为0.2和0.15)上,S_0及环己烯得率接近,分别可达近77%和44%.结合催化剂的表征和加氢结果,探讨了Pd、Pt影响Ru/ZrO_2催化剂苯部分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6.
67.
基于有机薄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率转换效率从很困难达到3%,普遍地提高到3%~5%,且根据模拟预测有希望达到10%.显然,这是新材料和新器件结构的涌出以及器件机理研究深入的共同结果.本文介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材料结构与器件性能的关系,综述近年来材料与器件结构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8.
69.
研究了液滴平壁铺展过程中的接触角滞后效应,从接触线附近流体的压力、速度以及能量分布等角度考虑滞后效应的成因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固体表面粗糙度对滞后效应的影响,并借助部分三维形貌参数(ISO 25178)建立了固体表面形貌与接触角滞后效应之间的量化关系.为了研究以上内容,应用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液滴铺展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固体表面上的滞后性实验进行了相关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存在,液滴铺展至平衡位置时,位于铺展前沿的液体分子被钉扎在固体表面的凹坑或低谷中,使得前沿接触角逐渐增大,后沿接触角逐渐减小,接触角发生滞后;驱动液滴铺展的Laplace压力和自身重力与阻碍液滴铺展的黏性阻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接触角发生滞后的主要力学机制.另外,实验结果表明接触角滞后效应与固体表面形貌密切相关,具有相同表面粗糙度(Sa)的固体表面,由于表面形貌不同接触角滞后效应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0.
用AAS研究胡椒基荧光酮与铬(Ⅵ)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胡椒基荧光酮与铬(Ⅵ)的显色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水样中铬(Ⅵ)进行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