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4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16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6篇 |
晶体学 | 12篇 |
力学 | 45篇 |
综合类 | 25篇 |
数学 | 101篇 |
物理学 | 3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硝酸铋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纯Bi2O3和Sn掺杂Bi2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利用2,4-二氯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渍法能较好地实现Sn的掺杂,催化剂中掺杂剂Sn的价态为+4价,以锡的氧化物形式存在于Bi2O3晶格间隙或晶粒表面。并且掺杂适量的Sn,可有效抑制Bi2O3晶相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拓宽了Bi2O3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有效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Bi2O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Sn的掺杂量为2%时(物质的量的分数),Bi2O3具有最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2.
93.
1,2,3-三(5,5-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内磷酰氧基)苯的合成、 晶体结构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戊二醇、三氯氧磷以及1,2,3-三羟基苯等为原料, 经过两步反应合成新型阻燃剂1,2,3-三(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磷酰氧基)苯, 采用元素分析、FTIR、MS、1H NMR及X射线四圆衍射等技术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 该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每个结构单元含有2个分子, 晶胞参数为a=0.70450(14) nm, b=1.2850(3) nm, c=1.5609(3) nm, α=69.19(3)°, β=86.29(3)°, γ=86.60(3)°, V=1.3171(5) nm3, Dc=1.438 g/cm3, μ=0.286 mm-1, F(000)=600, Z=2, 由4635个独立衍射点得到最终偏离因子[I>2σ(I)] R=0.0574, Rw=0.1061. 实验分析表明, 该标题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 对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最佳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94.
杯[4]芳烃的上端和下端通过金属复分解闭环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一系列新型杯[4]冠醚衍生物(8a-c),目标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MS、1H NMR及13C NMR证实。 相似文献
9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gO和SiO2的二元复合氧化物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得NiO/MgxSi1-xOy催化剂,并使用Brunauer-Emmett-Teller(BET)吸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时其进行表征.以甲苯和萘的混合物作为高温焦炉煤气中焦油组分的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高温焦炉煤气中焦油组分催化裂解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反应空速以及载体中Mg和Si的原子比对反应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反应温度800℃、水碳摩尔比为0.7的条件下,10%(w)NiO/Mg0.80Si0.20Oy催化剂能将甲苯和萘完全转化为CO、CH4等小分子气体,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以及好的抗积炭性能. 相似文献
96.
考察了(1.0、4.0、6.0 wt.%)Ru/ZrO2催化剂的丙酸水相加氢性能。采用N2物理吸附、CO脉冲化学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和丙酸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Ru/ZrO2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CO-FTIR表明,Ru负载量增加,催化剂表面Ru粒子的富电子程度增加,更接近金属Ru的本征特性。丙酸FTIR表明,丙酸分子在Ru/ZrO2催化剂表面经解离吸附主要形成丙酰基和丙酸盐物种。随Ru含量增加,丙酰基更容易发生脱羰反应,导致C-C键断裂。 相似文献
97.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中的在柱场放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用安培电化学检测器探讨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场放大进样效应,分析了系统峰的形成以及场放大进样对电泳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25μm内径毛细管电泳分离,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儿茶酚(CAT)分别可达0.4nmol/L和1.5nmol/L的浓度检测限,有效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8.
二维Rayleigh—Benard对流问题稳定性的数值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解算子法和延续算法对二维Rayleigh-Benerd对流问题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追踪研究。画出了Pr=1.0时不同Ra所对应的流线,等涡线和等温线图;并求出了对于不同Pr数所对应的临界Ra数,其值大约为2740,计算结果与物理分析相一致与三维实验结果比较也合理。 相似文献
99.
再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公式ε=L│dI/dt│出发,只要求出“三维导体”中的等效自感电动势,即可求得自感系数L,并以无限长同轴电缆自感系数的求解为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0.
通过提出二个问题 ,指出某些教材中关于光子质量表述的不妥之处 ,再根据洛仑兹变换公式成立的条件 ,证明了引起这种不妥表述的根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