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化学   266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3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硝酸铋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纯Bi2O3和Sn掺杂Bi2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利用2,4-二氯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渍法能较好地实现Sn的掺杂,催化剂中掺杂剂Sn的价态为+4价,以锡的氧化物形式存在于Bi2O3晶格间隙或晶粒表面。并且掺杂适量的Sn,可有效抑制Bi2O3晶相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拓宽了Bi2O3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有效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Bi2O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Sn的掺杂量为2%时(物质的量的分数),Bi2O3具有最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2.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三氯氧磷作环合剂,以双酰肼为中间体,快速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3-二[(5-芳基-1,3,4-噁二唑-2-基)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十二个目标化合物(5a-5l)和五个中间体(4c,4d,4e,4j,4k)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所确证.该方法的显著优点是简单...  相似文献   
93.
以新戊二醇、三氯氧磷以及1,2,3-三羟基苯等为原料, 经过两步反应合成新型阻燃剂1,2,3-三(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磷酰氧基)苯, 采用元素分析、FTIR、MS、1H NMR及X射线四圆衍射等技术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 该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每个结构单元含有2个分子, 晶胞参数为a=0.70450(14) nm, b=1.2850(3) nm, c=1.5609(3) nm, α=69.19(3)°, β=86.29(3)°, γ=86.60(3)°, V=1.3171(5) nm3, Dc=1.438 g/cm3, μ=0.286 mm-1, F(000)=600, Z=2, 由4635个独立衍射点得到最终偏离因子[I>2σ(I)] R=0.0574, Rw=0.1061. 实验分析表明, 该标题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 对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最佳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94.
卢林刚  吕海燕 《中国化学》2008,26(10):1759-1763
杯[4]芳烃的上端和下端通过金属复分解闭环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一系列新型杯[4]冠醚衍生物(8a-c),目标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MS、1H NMR及13C NMR证实。  相似文献   
9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gO和SiO2的二元复合氧化物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得NiO/MgxSi1-xOy催化剂,并使用Brunauer-Emmett-Teller(BET)吸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时其进行表征.以甲苯和萘的混合物作为高温焦炉煤气中焦油组分的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高温焦炉煤气中焦油组分催化裂解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反应空速以及载体中Mg和Si的原子比对反应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反应温度800℃、水碳摩尔比为0.7的条件下,10%(w)NiO/Mg0.80Si0.20Oy催化剂能将甲苯和萘完全转化为CO、CH4等小分子气体,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以及好的抗积炭性能.  相似文献   
96.
考察了(1.0、4.0、6.0 wt.%)Ru/ZrO2催化剂的丙酸水相加氢性能。采用N2物理吸附、CO脉冲化学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和丙酸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Ru/ZrO2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CO-FTIR表明,Ru负载量增加,催化剂表面Ru粒子的富电子程度增加,更接近金属Ru的本征特性。丙酸FTIR表明,丙酸分子在Ru/ZrO2催化剂表面经解离吸附主要形成丙酰基和丙酸盐物种。随Ru含量增加,丙酰基更容易发生脱羰反应,导致C-C键断裂。  相似文献   
97.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中的在柱场放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深  胡涌刚 《分析化学》1996,24(9):1028-1031
本文首次报道用安培电化学检测器探讨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场放大进样效应,分析了系统峰的形成以及场放大进样对电泳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25μm内径毛细管电泳分离,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儿茶酚(CAT)分别可达0.4nmol/L和1.5nmol/L的浓度检测限,有效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8.
二维Rayleigh—Benard对流问题稳定性的数值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解算子法和延续算法对二维Rayleigh-Benerd对流问题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追踪研究。画出了Pr=1.0时不同Ra所对应的流线,等涡线和等温线图;并求出了对于不同Pr数所对应的临界Ra数,其值大约为2740,计算结果与物理分析相一致与三维实验结果比较也合理。  相似文献   
99.
再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斌刚 《大学物理》2000,19(11):5-6,13
由公式ε=L│dI/dt│出发,只要求出“三维导体”中的等效自感电动势,即可求得自感系数L,并以无限长同轴电缆自感系数的求解为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0.
通过提出二个问题 ,指出某些教材中关于光子质量表述的不妥之处 ,再根据洛仑兹变换公式成立的条件 ,证明了引起这种不妥表述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