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0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使用微波回旋共振离子源制备蓝宝石(A向)自组织纳米结构,研究不同入射角度下Kr+离子束刻蚀蓝宝石表面形成的自组织纳米结构及其形成过程.采用等离子体与离子束刻蚀设备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对蓝宝石样品表面进行刻蚀并通过Taylor Surf CCI2000非接触式表面测量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刻蚀后的蓝宝石样品的刻蚀速率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离子束能量为400eV,加速电压为200V,离子束流密度为310μA/cm2时,小角度入射下,蓝宝石样品表面出现纵向尺度较小的有序点状纳米结构;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样品表面形成条纹状纳米结构,30°时形成短程有序且纵横比为0.87的条纹状结构;入射角度继续增加,纵向高度减小直至纳米结构消失;当角度达到60°附近,蓝宝石表面又出现条纹状结构,70°时形成了短程有序且纵横比为1.07的条纹状结构.自组织纳米结构的形成先以"岛状"形式出现,随后岛上生长出条纹状纳米结构,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岛状条纹结构纵向尺度增大且有序性增强,纳米结构的横向周期不变.  相似文献   
82.
探讨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下水滴振荡的二维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可求解液滴的本征频率.将振荡归结为由表面波叠加形成的驻波,并引入参量共振描述振荡的物理机制.探究了一定温度下振荡模式的演化规律,给出了振荡模式随半径的分布及振荡频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热对流为液滴与表面间主要的传热方式,并对真实液滴的几何形状做了定性探讨.  相似文献   
83.
林进  王昭煜 《应用化学》1999,16(4):100-101
丁烯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1-甲基-1-丙基-3-丁烯基环戊二烯基稀土二氯化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84.
应用旋转环盘电极(RRDE)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在银/溴化银电极上,亚硫酸盐(SO32-)对菲尼酮-对苯二酚超加合体系(P-H2Q体系)显影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影液中的亚硫酸盐不仅起保护显影剂的作用,而且影响显影反应速率.在较低pH下亚硫酸盐起抑制显影的作用,而在较高的pH下,会促进显影反应.这种现象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亚硫酸盐存在时,不同pH条件下,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性质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5.
合成了有机碘翁离子作抗衡阳离子的标题配合物晶体QEu(TTA)~4.H~2O(Q=3,6-二甲氨基-二苯基碘翁离子;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根),晶体属P2~1/n空间群,a=1.4206(6),b=2.761(1),c=1.4658(3)nm,β=100.40(2)ⅲ,Z=4,最终的R因子为0.079。77K下,配合物高分辨激光激发荧光光谱的测定表明,配合物中存在一种Eu(Ⅲ)格位。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确认,Eu(Ⅲ)离子格位的区域对称性为C~1。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标题配合物对高分子聚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电子设备小型化与高性能化的趋势给现有的热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脉动热管作为热管理系统具有性能优越,高自由度的优势。本文研究了将稳定振荡运行的脉动热管作为核心部件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领域的微观作用机理和性能变化。研究发现,脉动热管在稳定振荡阶段运行可以有效避免停滞现象从而实现最佳的热性能。通过对稳定振荡条件下脉动热管的工作特性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该阶段的支配流型为柱塞流或弹状流。作为主要特征的泰勒气泡其位移趋向于正弦运动,而速度分布主要为往复流特征,平均速度接近于0,在高热流密度条件下,速度分布的往复流特征被打破并出现脉动流特征,冷却效率小幅提高。  相似文献   
87.
关于居住环境噪声的社会调查(名古屋-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名古屋和中国北京进行了关于居住环境噪声的社会调查,该调查是在有人居住的地方进行了一昼夜的噪声测定,并同时向居民进行了有关生活环境的社会调查,两个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噪声级的分布大致相同,而居民的环境噪声意识却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就调查的统计及分析结果进行报告并对两国之间居民环境噪声意识的差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8.
本文讨论了计算机产生全息光学元件,用以校正椭圆高斯激光束,计算这个全息光学元件的详细数学方程已作了推导,由计算机控制绘图机绘制了全息图,缩制了全息光学元件,并得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9.
N-烃代氮杂环酮类化合物可用作皮肤渗透促进剂,驱虫剂及在感光材料中用作高沸点溶剂。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合成,有报道在叔丁醇钾作用下进行。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法进行了合成研究。利用本法产率目前可达78.9%。本法不用叔丁醇钾,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0.
多孔型固体二氧化氯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自然或酸性环境下多孔型固体二氧化氯释放动力学方程和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吸附在多孔型固体中的二氧化氯在初期表面阶段释放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logc=-0.042t 1.5392;微孔阶段释放量于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1/c=0.013t 1/c0.释放过程属于化学解吸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