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提出了一个关于磨损微粒的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先把磨粒从背景中分割出来,然后从3个方面对磨粒进行特征提取:用于辨别磨粒的材料的特征矢量,用于辨别磨粒的轮廓形状的特征矢量,用于辨别磨粒的表面纹理特征的矢量.系统最后由这3个特征对磨粒所属的类型进行了计算机分类.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基于H.263协议的极低码率视频编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现,详细地讨论了码率控制算法和运动估计的搜索算法.其中该系统采用的自适应码率控制方法,能够动态地控制码率到指定的数值.提出的一种局部最优搜索算法,与全局最优搜索相比,大大地减少了搜索时间,而信噪比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3.
用二维阶次规正不变矩识别三维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用二维投影图像的矩不变量来识别三维目标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目标识别的维数,简化了目标匹配和识别的算法.通过考察阶次规正不变矩ONMI的性能,证明ONMI有效地减小特征量的动态范围并提高了其抗噪性.分类结果表明,该特征量平衡方法比加权因子法更有利于目标的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34.
论述了用曲线的矩特征作为局部不变量来识别二维破损目标的方法.该方法对目标的轮廓进行分割后,利用阶次规正后的轮廓线矩特征,通过粗、细两级的基于Hough变换的投票匹配法来识别目标.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目标局部特征的抗噪性,并简化了破损目标的匹配和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35.
王延平  朱明华 《色谱》1992,10(6):320-322
 ]在反相体系中,研究了十八烷基键合相表面残留硅醇基对杂多酸阴离子保留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流动相pH<4,缓冲液浓度<3mmolL-1条件下,残留硅醇基对杂多酸阴离子存在保留作用,该作用随pH值、缓冲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加。在上述条件,杂多酸阴离子容量因子倒数与缓冲液浓度的关系为:k'-1=A(Z-)m+B。在较高缓冲液(或盐)浓度时,流动相中阴离子对硅醇基的屏蔽,减少了对杂多酸阴离子的影响,降低了残留硅醇基对杂多酸阴离子的保留。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Keggin型杂多酸盐在四丁基铵-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系中的色谱保留行为。导出了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离子对试剂浓度, 强溶剂浓度及离子强度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三个规律式, 并用实验及文献值进行验证, 在所研究的体系中, 不同电荷数的杂多酸阴离子都可有保留, 通过调节适当的离子对试剂浓度及强溶剂浓度,可改善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37.
在改性Hβ沸石催化剂上FCC汽油的加氢改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采用Hβ沸石为载体,以Ni为主剂,分别以P、Mg、La为助剂合成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采用不同热处理方式脱模板剂对Naβ沸石载体的影响,以及助剂种类和助剂含量对双功能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焙烧法脱模板剂可以有效的抑制分子筛脱铝,更好的保持分子筛原始结晶态和比表面积;在FCC汽油加氢改质反应中,加入0.25%磷改性后的Ni-P/β催化剂,有效的降低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使烯烃转化率达到65%,并保证汽油的辛烷值基本不降低。  相似文献   
38.
一些文献给出了予放级只有噪声电压源时抗噪声电感的计算。本文分析了具有一般情况即噪声电压源和电流源时抗噪声电感的计算,并指出器件的最佳噪声匹配电阻随通道频带的增宽应该愈小。摄象机视频通道予放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保证整机的分解力和足够高的信噪比。尤其对低照度和微光电视而言,信噪比的指标更是首先应当考虑的。而由于作为信号源的摄象管是一个有分布电容的电流源,为了保证图象的分解力,视频通道的带宽就需要相当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保证信号源和予放级之间有如一般窄带系统的最佳噪声匹配。另外由于用摄象管作为信号源,其输出电阻近于零,因而不能采用噪声系数的概念而用信噪比的概念来评价电路的噪声性能。为提高电路的信噪比,通常在摄象管和予放级之间加入输入网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失配的状态。下面我们按照[3]中的噪声相关概念来设计这一电感及讨论予放第一级器件的最佳噪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