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57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采用顶空进样模式,以HP-624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柱,二甲亚砜为溶剂,氮气作载气,FID为检测器,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氧苄啶中的残留丙烯腈。丙烯腈的线性范围为0.25~200.10μg,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5μ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平均回收率为100.5%。  相似文献   
52.
Three new kinds of acylhydrazone compounds(C_(12)H_(10)FN_5O·H_2O,1;C_(12)H_(10)Cl N_5O·2CH_3COOH,2;C_(12)H_(10)Br N_5O,3)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amino-3-pyrazinecarbohydrazide(C_5H_7N_5O)with halogenated benzaldehyde(C_7H_5OX,X=F,Cl,Br).The structures of the thre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1H NMR,IR and X-ray diffraction.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presents that the three compounds all belong to triclinic system,P1 space group.Thermal gravity analyses show that three compounds have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all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maximum weight loss was around 300°C.The interactions of the compounds with CT-DNA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um,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ree compounds could bind with CT-DNA through intercalation.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was also us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of three compounds with BSA.It was proved that all the compounds could quench the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BSA via a static quenching process.Compound 2 displays the strongest binding ability both in the reaction with CT-DNA or BSA.Antimicrobial test was carried on 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almonella,and 2 is more effective against S.aureus.But in MTT assay,1 shows better cytotoxity activity against A549cells.  相似文献   
53.
An additive discussion for the validity of using the weighted information entropy to evaluate the complex degree of infrared (IR) backgrounds is given. Since small targets can be temporarily lost in actual infrared video sequences, an adaptive binarization threshold for small targets detection is presen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robustness of our method.  相似文献   
54.
以低浓度(30(wt)%)的双氧水制备了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各组分的含量均接近于理论值,其纯度为99.3%;在323K和333K下,研究了4Na2SO4*2H2O2*NaCl于碱性水溶液中的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其分解均为一级反应;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其分解速率加快.置信水平为95%时k和C0的联合置信域均为椭圆形且面积较小,求得的参数精确度较高;优化出的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4Na2SO4*2H2O2*NaCl于碱性水溶液中的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55.
抗癌核苷类似物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吴耀文  蒋宇扬  付华  杨杰  赵玉芬 《有机化学》2003,23(10):1091-1098
综述了近年来核苷类抗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具有抗癌活性的核 苷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机理、各种核苷类似物抗癌剂的分类、次黄嘌呤核 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以及核苷氨基磷酸酯前药的结构与抗癌活性关系。  相似文献   
56.
聚苯硫醚共混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述了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PPS)与其它多种高聚物的共混改性,分别介绍了PPS/PA、PPS/PEEK、PPS/PSF、PPS/TLCP、PPS/PF、PPS/PBT、PPS/PES、PPS/PC、PPS/PEK-C、PPS/PS以及其它PPS共混合金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生产应用,其中重点论述了PPS与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的共混改性及其该共混合金的性能与用途。并展望了PPS合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58.
近玻尔速度能区高电荷态离子在稠密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损失是强流重离子束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前沿研究中的核心物理问题之一.基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320 kV实验平台,新建立了一套近玻尔速度能区离子束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装置,用于开展高精度的离子能量损失和电荷态研究.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装置的特点,包括脉冲离子束(≥200 ns)的产生与调控、高密度(1017—1021 cm–3)激光等离子体靶的制备、等离子体参数诊断与离子的高精度测量(<1%)等.基于该装置已开展了百keV的质子束和4 MeV的Xe15+离子束与激光Al等离子体靶相互作用的实验,并取得了相应的结果.本实验装置能够为中国在近玻尔速度能区高电荷离子与稠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提供高精度的实验数据,以促进理论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在氧化硅片表面沉积ZnO/Au薄膜,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薄膜进行退火。为了研究退火对ZnO/Au薄膜结构和压电特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面电镜(FESEM)和压电力分析仪对薄膜退火前后的材料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热处理能够改善ZnO/Au薄膜的结晶质量。特别是在氮气保护氛围下慢速退火后,薄膜结晶质量有明显改善。但是,热处理导致了薄膜的压电系数d33和d31降低。分析认为,热处理过程中Au原子在ZnO中的易迁移特性破坏了ZnO/Au薄膜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60.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在氧化硅片表面沉积ZnO/Au薄膜,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薄膜进行退火。为了研究退火对ZnO/Au薄膜结构和压电特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面电镜(FESEM)和压电力分析仪对薄膜退火前后的材料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热处理能够改善ZnO/Au薄膜的结晶质量。特别是在氮气保护氛围下慢速退火后,薄膜结晶质量有明显改善。但是,热处理导致了薄膜的压电系数d33和d31降低。分析认为,热处理过程中Au原子在ZnO中的易迁移特性破坏了ZnO/Au薄膜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