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3篇
  免费   4309篇
  国内免费   4011篇
化学   20231篇
晶体学   423篇
力学   1277篇
综合类   296篇
数学   2945篇
物理学   920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643篇
  2021年   887篇
  2020年   1042篇
  2019年   1105篇
  2018年   913篇
  2017年   963篇
  2016年   1251篇
  2015年   1267篇
  2014年   1613篇
  2013年   2023篇
  2012年   2425篇
  2011年   2539篇
  2010年   1945篇
  2009年   1837篇
  2008年   1947篇
  2007年   1802篇
  2006年   1684篇
  2005年   1346篇
  2004年   987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4篇
  1957年   4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本文从教学实验的实践出发,对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容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电路进行了一定改进。  相似文献   
142.
143.
报道了由兰州ECR源提供的低速高电荷离子40Ar16 入射到云母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发现,电子发射产额Y与离子入射角ψ有近似1/tanψ的关系.基于经典过垒模型,我们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相当符合,这就间接说明势能电子发射是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作用于表面发射电子的一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4.
一个新的四维混沌系统理论分析与电路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辉  齐国元  刘文良  阎彦 《物理学报》2006,55(7):3307-3314
分析了一个新的复杂的四维混沌系统的基本特性,该系统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三次交叉乘积项,共有9个平衡点,它们相对于原点和坐标轴具有完美的对称性,并且相对于线性特性和不变流形具有很好的相似性.描述了两个同时共存的对称双翼吸引子.最后,设计了一个模拟电路来实现这个新的四维混沌系统,表明数值仿真和电路实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说明在应用上由于频率不同导致的仿真与物理实现之间的重要区别. 关键词: 四维混沌系统 Lyapunov 指数 共存双翼吸引子 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145.
UV/H2O2氧化降解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UV/H2O2技术对污染水体中的MTBE进行了氧化降解试验,考察了不同MTBE初始浓度,不同H2O2浓度,不同pH值,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Cl^-、HCO3^-浓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紫外光波长为254nm,H2O2为15mmol/L,pH为3.0时对起始浓度为1mmol/L的MTBE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反应60min,MTBE去除率可达97.6%.实验证明,UV/H2O2氧化技术是降解MTBE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6.
利用不同能量的质子在大气环境中辐照拟南芥的含水种子,能量从1.1MeV到6.5MeV.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相应能量的离子对种子的损伤区域分别为胚的浅层、胚的一半和整个胚.本实验中,具有较高能量的质子可以完全均匀地作用于拟南芥生长、发育及遗传密切相关的胚茎端分生组织,而能量较低的质子则不能直接作用于茎端分生组织.实验所用质子注量范围为4×109ions/cm2—1×1014ions/cm2.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随离子注量增加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对应于不同的胚损伤区域,即在不同的入射质子能量条件下,注量曲线具有各自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拟南芥种子中除了胚茎端分生组织作为对离子辐照敏感的辐射主靶外,茎端分生组织之外的胚区域可能作为离子辐射次靶,影响到最终的辐射生物学效应. 关键词: 离子辐照 拟南芥 胚区域 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47.
在尿素及硝酸铈的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 PEG19000、OP-10,利用均相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CeO2超细前驱体Ce2O(COa)2·H2O,采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产品均为斜方晶系的单晶Ce2O(CO3)2·H2O,且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晶体的晶化程度明显提高;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得到不同形貌尺寸的产物: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对Ce2O(CO3)2·H2O晶体的形貌影响不大,所得产物尺寸变小,且分散性得到一定的改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影响显著.加入PEG19000和OP-10分别得到了形状排列有序的、尺寸较均匀的、较规则无团聚的微米棒及具有紧密结合中心的发散状的花样微粒.不同形貌前驱体的形成与晶粒形成生长机理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8.
A complex solar radio moving type IV burst was observed on 23 September 1998 with the broadband (1.0–2.0 GHz and 2.6–3.8 GHz) spectrometers with high tempor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s at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a (NAOC). Comparing to the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data of Siberian Solar Radio Telescope (SSRT), we find that this burst is a rare type of moving type IV burs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expanding arche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scillations of the radio sources are related with the time structure pulsations of the radio emission. Furthermore, the burs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ultiple quasi-periodic long-term pulsations, and this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multi-scale magnetic structures in a large expanding coronal arch. We think the moving type IV burst is due to the synchrotron emission of the energetic electrons trapped in the expanding arch, and the multiple quasi-periodic pulsations are due to the second harmonic plasma emission.  相似文献   
149.
由于混凝土材料理化特性的差异,高强混凝土的弯压极限应变明显地小于普通混凝土,依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强混凝土的弯压极限应变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0.
The influence of fluoride on the luminescence of LiEuM2O8 (M=Mo, W) was studied. LiEuMo2O8 and LiEuW2O8 formed the whole range of solid solutions, which emitted intense red luminescence under the excitations by 395, 465 and 535 nm wavelengths. When doped with fluoride, the materials also formed solid solutions and the luminescent intensity was remarkably enhanced. The phosphor with optimized compositions in this system would be a promising red component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devices based on GaN light-emitting di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