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7篇
  免费   2437篇
  国内免费   3127篇
化学   9941篇
晶体学   366篇
力学   863篇
综合类   246篇
数学   1735篇
物理学   550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1025篇
  2012年   1065篇
  2011年   1191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937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19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了解采用脉冲CO2激光推进空气呼吸模式时光船参数等对产生等离子体的影响,介绍了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紫外预电离TEA CO2激光器进行的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实验采用底面直径为60mm、焦距为5mm和10mm的抛物面光船。介绍了空气呼吸模式激光等离子体的谱和明显的特征谱线,以及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空气呼吸模式等离子体的持续时间约为20μs,在6μs左右时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激光脉冲作用后,信号迅速衰减;10mm光船产生的等离子体信号峰值和持续时间均略长于5mm光船的。  相似文献   
992.
对圆二色光谱技术在手性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简单介绍了圆二色光谱的原理和特点,着重阐述了圆二色光谱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HPLC-CD联用在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正切平方势阱中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鹏  罗诗裕  陈立冰 《光子学报》2007,36(7):1253-1256
利用正切平方势把电子的Schrodinger方程化为了超几何方程,并用超几何函数严格求解了电子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导出了正切平方势阱中的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折射率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该系统中的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的大小,讨论了影响折射率变化因素文章以典型的GaAs/AlGaAs势阱为例作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势阱的形状和入射光强对光学折射率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研究爬壁式机器人的控制和运动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复小波包分形理论的故障检测方法.利用复小波包的平移不变性,将爬壁式机器人传感器输出信号分解成独立的频谱,并进行阀值处理和重构,从而有效去除高频噪音并提取故障的特征频率;依据信号分形维数的多尺度不变性,在嵌入维数空间,采用维数最大距离法,确定复小波包域故障信号的关联雏数.仿真实验表明,爬壁式机器人在各种异常工作模式下的故障信号关联维数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其故障状态空间,同时也验证了故障信号的关联维数低于正常信号的关联维数作为故障发生与否的定量判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微位移传感器。它用超声波原理进行检测,以喷流的水柱作为超声波传播的介质,可以在恶劣环境下进行位移测量。位移等于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与超声波从发到收之间传播时间的乘积。考虑到声速会随介质一水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设计时进行了实时温度补偿,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6.
以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固体激光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离轴抽运条件下,离轴量的大小对Nd:YAG激光器的振荡光阈值、振荡模式、光束质量以及激光器的斜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在同一抽运位置改变LD电流时输出光位置及模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抽运光离轴量增大时,斜效率增大,但输出光依次出现从低阶模到高阶模的变化,激光器的振荡阈值升高,光束质量变差;在同一抽运位置增大LD电流时,输出光从高阶模向低阶模转化,光斑中心向此时的抽运中心轴靠拢.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冲击摆实验,测量了激光推力器在不同气体工质(氩气,氦气)、不同工作压力条件下的冲量耦合系数,比较了不同气体对激光推力器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冲量耦合系数随着环境压力的下降而下降,并且下降趋势越来越快;在氩气中测量的冲量耦合系数比氦气的高;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摆角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998.
Monolayers of europium complexes on water surface have been directly visualized in the gas-liquid expanded reg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using Brewster angle microscopy (BAM). The film texture with network patterns of the complex (C18)2 Eu(DBM)4 and hs evolution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subphase were examined. The average linear cell dimension and the polygon areas have been analyz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the temperature. The mechanism of the domain growth is qualitative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9.
The definition for weakly (K 1,K 2(x))-quasiregular mappings of several n-dimensional variables is given. A regularity property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stability result of Hodge decomposition, some analytical tools of Sobolev spaces, and differential geometry,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sults due to T. Iwaniec and Hongya Gao.  相似文献   
1000.
Employing enediynes as crosslinking precursors, a novel yet efficient strategy, namely photo‐triggered Bergman cyclization, was integrated with intramolecular chain collapse to yiel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with the size regime below 20 nm. Enediyne motif was designed delicately to possess a high photo‐reactivity, with the double bond locked in a methyl benzoate ring while triple bonds substituted with phenyls.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linear acrylate copolymers with controlled molecular weights and narrow polydispersities. Poly(butylarylate‐co‐ 5 ) went through UV‐irradiation with a concurrent Bergman cyclization, resulting in well‐defined ultrafine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Results from NMR, Raman scattering, photoluminescence and UV‐vis spectra corroborated the presence of conjugative structures in the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indicating the occurrence of photo‐induced Bergman cyclization. A series of other acrylate‐based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to confirm the applicability of such a unique strategy in thermal sensitive but UV‐stable polymeric structures, making photo‐Bergman cyclization a promising tool towards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