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93篇
化学   560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69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215篇
物理学   3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71.
研究了以共沉淀、包覆、机械混合等不同方式添加或不添加锌对微乳液法合成的氢氧化镍结构和性质的影响。XRD、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法的合成物仍是具有六方晶体结构的B-Ni(0H)2,但其晶粒度很小,且化学计量比不等于1/2,所以材料的活性和放电比容量下降;锌的添加增加了Ni(OH)2的晶体缺陷,改善了Ni(OH)2的结构,增加了电极中电子和质子的传递能力,从而提高了氢氧化镍电极的可逆性,强化了电极的析氧极化,其充电效率和放电比容量也随之提高;其中,以共沉淀方式添加锌,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研究有机化合物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影响,分析总结一般规律,为食品中总砷的准确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了甲醇和乙醇等14种有机化合物对ICP-MS测定砷的动能歧视模式(KED)信号值和动态反应模式(DRC)信号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各有机化合物的电离能、极性和溶解度等性质,推测其在ICP-MS测定体系中对砷响应信号值增敏或者抑制的可能机理。结果 有机化合物对ICP-MS的KED模式测定砷离子As+的信号值有增敏效应,对DRC模式测定氧化砷离子AsO+信号值的影响小于KED模式测定As+的信号值,而且过程也更为复杂。相反,氮氧化物会减弱As+和AsO+的信号值。锗、铟等内标元素原子与砷原子在等离子体中电离行为和灵敏度的差异,使得内标元素校准砷测定信号的漂移受到干扰。结论 推测有机化合物影响ICP-MS测定砷响应信号值的可能机理是: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经电离或裂解之后分别生成碳离子或多原子碳离子和氮氧离子或氮氧基团,碳离子或多原子碳离子会与砷原子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增强As+或AsO+的信号值,同时有机化合物也可能会与As+竞争氧气而降低AsO+的信号值,而具有强电负性的氮氧基团可能会与As+和AsO+发生电荷转移反应而减弱其信号值。有机化合物对砷的ICP-MS响应信号值的影响可能是受到有机化合物电离能、溶解度、极性和分子结构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3.
硒-石墨烯体系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发现单个Se原子和Sen (n=2,3,4,6,8)团簇都更偏向于吸附在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ZGNRs)的边缘位置. 此外, 研究了锂吸附在Sen@ZGNRs (n=1,2)上的理论容量. Se1@ZGNRs系统显现出比Se2@ZGNRs更好的容量. 本文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Li、Se原子与ZGNRs之间的吸附行为, 而且从Se原子数的角度出发, 为提高锂硒正极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74.
以瑞士乳杆菌NCUF 210.1为实验对象,对其高温胁迫下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和流动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海藻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高温胁迫下瑞士乳杆菌的补偿效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相比最适生长温度(42℃),瑞士乳杆菌在高温胁迫(47℃)下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膜通透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140.13%(10 h);海藻糖含量提高了17.23%(10 h);SOD活性提高了159.28%(10 h)。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42℃相比,高温胁迫(47℃)的瑞士乳杆菌可通过促进氨基酸代谢、糖代谢、核苷酸代谢、膜运输和信号传导途径等相关代谢水平,抵抗高温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通过对瑞士乳杆菌进行转录组分析,为研究其在高温胁迫下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5.
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从秋季特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出40株酵母菌,对其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子囊孢子进行观察分类,并结合26S rRNA分子学鉴定筛选出8株酵母菌,分别命名为阿萨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NCUF 301.1、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NCUF 302.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svisiae)NCUF 303.1、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NCUF 304.1、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NCUF 305.1、光滑假丝酵母(Candida glabrata)NCUF 306.1、粉状毕赤酵母(Millerozyma farinose)NCUF 307.1及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NCUF 308.1。对这8株酵母菌发酵力、酯化力和挥发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S.cersvisiae NCUF 303.1发酵力(5.22 U·g-1)显著高于其它酵母菌,W.anomalus NCUF 304.1酯化力(60.00 U·g-1)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含量(7.73 mg·kg-1)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具有高发酵性能的酿酒酵母及产香酵母用于实际酿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色氨酸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手性冠醚Crownpak CR( )为固定相、高氯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成功地实现了色氨酸(Trp)对映体的色谱分离.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量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量、降低流动相流量、降低柱温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离度.另一方面,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量、提高流动相流量、升高柱温可以显著地缩短样品的保留时间.确定了一种最佳分析分离条件,即流动相为甲醇∶高氯酸溶液=15∶85(V/V),流动相流量0.8 mL/min,柱温20℃,波长220 nm,在此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样品的保留时间小于12 min,分离度达到2.06.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7.
G-四链体是由富含鸟嘌呤(G)的核酸通过π-π堆积形成的核酸二级结构.前期研究发现,G-四链体DNA对肿瘤细胞具有普遍识别和结合能力,且具有如抗肿瘤增殖等生物学活性,但G-四链体DNA的结构对其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的能力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圆二色光谱和凝胶电泳对不同连接环(loop)长度G-四链体DNA的结构和稳定...  相似文献   
978.
以羟基铝低聚物与其交联制得柱撑皂石,并在偏三甲苯歧化反应中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随柱撑皂石表面酸量增加而增加;四甲苯中均四甲苯和二甲苯中邻二甲苯的百分含量皆高于热力学平衡值.催化特性与柱撑皂石的柱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979.
热裂解乙烯气的在线多维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鹰  任素梅  陆婉珍 《色谱》1992,10(1):9-1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热裂解乙烯气在线多维色谱分析系统。采用一次进样、自动阀切换技术、TCD和FID双检测器检测、归一化方法定量,用一根氧化铝填充玻璃毛细管柱和三根填充柱,约75分钟完成水蒸汽热裂解气样中包括碳戊烯的全组成分析。整个系统具有分析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提供的组成信息全面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0.
大环二萜圆盘肉芝内酯的分子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海圆盘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liphroum)中分离得一个新的大环二萜内酯化合物-圆盘肉芝内酯(Sartrochine), 生物测定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及抑菌作用。通过波谱分析, X射线单晶衍射及CD谱确定其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