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化学   456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03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306篇
物理学   6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霍德璇  廖罗兵  李领伟  李妙  钱正洪 《中国物理 B》2013,22(2):27502-027502
The magnetocaloric effect(MCE) in EuCu1.75P2 compound is studied by the magnetization and heat capacity measurements.Magnetization and modified Arrott plo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und undergoes a second-order phase transition at TC ~ 51 K.A large reversible MCE is observed around TC.The values of maximum magnetic entropy change(-△SxMma) reach 5.6 J·kg-1·K-1 and 13.3 J·kg-1·K-1 for the field change of 2 T and 7 T,respectively,with no obvious hysteresis loss in the vicinity of Curie temperature.The corresponding maximum adiabatic temperature changes(△Tadmax) are evaluated to be 2.1 K and 5.0 K.The magnetic transition and the origin of large MCE in EuCu1.75P2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2.
热膨胀系数异性轴夹角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声速飞行器需要先进的材料进行热防护,比如增强碳/碳材料.有两种将碳纤维制作成碳/碳球锥外形的工艺,研究表明在每种工艺中,碳/碳块体或碳纤维热膨胀系数异性轴角度对结构热应力影响很大,为此本文发展了一套优化设计方法,对给定的对流加热温度场可以实现球锥热应力的最小化.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热膨胀系数异性轴角度,存在某些取值点,那时结构热应力分别达到最大和最小值.在异性轴模晕小于同性平面模量的条件下,对于工艺1,如果将球锥对称轴设置成垂直于碳/碳块体的同性平面,可以将热应力减至最小;对于工艺2,如果能将编制面内的碳纤维束异性轴角度取成负值(即指向来流方向),则球锥热应力也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73.
平面上方二维介质目标对高斯波束的电磁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运华  张彦敏  郭立新 《物理学报》2008,57(9):5529-5536
基于矩量法、互易性定理及镜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方法用于研究水平分界面上方二维介质目标对垂直入射高斯波束的差值散射场.应用镜像理论,介质水平分界面可被原始目标相对于该分界面的镜像目标所替代,从而给出散射问题的等效模型.在等效模型中,应用矩量法求解了原始目标及镜像目标对高斯波束的散射场,同时结合互易性定理得到了原目标与其镜像目标之间的耦合散射场.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方法及MoM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混合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互易性定理 电磁散射 高斯波束 二维目标  相似文献   
174.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同时测定饮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离和检测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将样品除去CO2后,用氨水调节pH=7,滤膜过滤.外标法定量,检测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苯甲酸、山梨酸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20.0μg/mL,r分别为0.9985和0.9990.检出限分别为0.44μg/mL,和0.32μg/mL,回收率76.3%-105.4%,相对标准偏差(RSD)1.27%-7.67%.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方法准确,灵敏,达到了实验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5.
探索了一种超声促进合成2-磺酰基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以氮杂环氮氧化物和亚磺酸为原料,以三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盐(Py Bro P)为催化剂,室温下超声反应1.0 h,能够以良好的收率得到2-磺酰基氮杂环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底物适用性好,反应时间短,反应产率高等优点,为高效合成2-磺酰基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6.
近红外光约占入射太阳能的44%以上,为实现太阳能量的最大化利用,近红外光(NIR)驱动的光催化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UCNPs)是优良的红外能量转换器,合金半导体Zn_xC d_(1‐x)S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本文发展了一种简易的水热法,将UCNPs和Zn_xC d_(1‐x)S合金结合,成功构建了NIR与可见光响应的核壳纳米结构.由于这两种材料的晶格失配度较高,很难直接外延生长,我们通过引入非晶TiO_2将形成的催化剂纳米颗粒Zn_xC d_(1‐x)S紧紧束缚在UCNPs外面形成蛋黄-蛋壳结构,在NIR光照下获得了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首先,在UCNPs外面外延生长一层复合物,形成复合纳米结构,然后在其核壳结构外面外延生长薄层的非晶以稳定后续要制备的合金半导体Zn_xC d_(1‐x)S;在水热条件下,与醋酸镉和硫脲反应,形成UCNPs@Zn_xC d_(1‐x)S/TiO_2复合材料.在此,我们选择Yb(20%),Er(2%)作为NIR的能量转换器.样品的形貌、物相及化学组成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我们成功制备了具有蛋黄-蛋壳结构的UCNPs@Zn_xC d_(1‐x)S/TiO_2纳米颗粒.此外,非晶态TiO_2将UCNPs与Zn_xC d_(1‐x)S紧密结合,对最终样品UCNPs@Zn_xC d_(1‐x)S核壳纳米粒子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合金Zn_xC d_(1‐x)S的化学组成可通过调整镉源和锌源的用量进行调节.所制备的UCNPs@Zn_xC d_(1‐x)S核壳纳米粒子在NIR光线或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显示出高效的光化学还原Cr(Ⅵ)性能.溶液中70%以上的Cr(Ⅵ)在NIR光照射30 min后被还原为Cr(Ⅲ).本研究将为环境污水处理和太阳能利用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且所制的复合纳米结构在肿瘤治疗、药物释放和能量转换等领域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咪唑接枝、共价交联制备出交联型咪唑改性磺化聚醚醚酮(SPEEK)质子交换膜.通过接枝咪唑可以大幅提高质子电导率,25℃下电导率可达0.14 S/cm,高于Nafion膜(0.086 S/cm),并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质子电导率逐渐降低,但交联膜的致密网络结构使得甲醇渗透明显降低,当交联度为20%时膜的电导率和甲醇选择性分别高达0.105 S/cm和4.57×10~5S·s/cm~3,实现了质子电导和甲醇阻隔的均衡.通过共价交联,膜的氧化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大幅提升.采用交联度为20%的改性SPEEK膜,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在25℃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29.7 mW/cm~2,可与商业化Nafion 115膜相媲美,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8.
杨旭  赵立新  刘琳  张雨 《化学通报》2018,81(1):52-58
静电聚结技术具有快速、清洁、高效的特性,通常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不产生附加污染物,同重力沉降等方法相比,对于小粒径水滴或油水界面稳定的油水混合液适应性更强。本文简要介绍了静电聚结技术的聚结原理,总结了传统电脱水技术、管式静电预聚结技术和容器内置式静电聚结技术(VIEC)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比分析了三类静电聚结技术的适用领域及技术特点,介绍了静电聚结与湍流/剪切流耦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静电聚结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9.
GC-MS测定水产品中雌二醇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具有复杂本底基质的水产品中β-雌二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实验对酶解条件、提取试剂、净化方法等前处理步骤和色谱质谱条件及β-雌二醇衍生物的质谱行为进行研究.样品经β-葡糖苷酸酶酶解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去除脂肪和色素等杂质,乙酸乙酯反萃,浓缩吹干,用MSTFA-DTE-TMIS混合液衍生后,经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雌二醇-D2为内标定量.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74.0%~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3%~10.8%,最低检测限为0.5μg/kg.  相似文献   
180.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光谱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6~1.0×10-7mol/L,检出限为3×10-7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