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6篇
  免费   2085篇
  国内免费   2436篇
化学   4071篇
晶体学   222篇
力学   815篇
综合类   247篇
数学   1510篇
物理学   457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0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3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表面含羧基、粒径为36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种子乳液,并在EtOH/H2O混合介质中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其进行改性,制得表面含有活性硅乙氧基并带有正电荷的改性PSt乳胶粒,然后再加入原硅酸乙酯(TEOS)进行共水解与共缩聚反应,制备出了核壳结构PSt/SiO2...  相似文献   
992.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3(5)-(9-蒽基)吡唑及其衍生物的基态(S0)分子结构, 使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6-31G(d)方法优化得到这些分子的第一单重激发态(S1)的几何结构, 并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6-311++G(d,p)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计算结果表明, 与3(5)-(9-蒽基)吡唑相比, 无论取代基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 衍生物的吸收和发射峰均发生红移, 并且当取代基―R=―BH2, ―CCl3, ―CHO, ―NH2时衍生物有较长的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un(n=2-9)团簇吸附一个乙醇分子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研究结果表明: Aun(n=2-9)团簇的最稳定构型为二维平面结构, Au6团簇最稳定; 吸附过程是通过金团簇上一个特定的金原子与乙醇分子中氧原子相互作用完成, 形成了20种稳定构型; 金原子的配位数对吸附作用影响明显; 作为吸附主体的金团簇和被吸附的乙醇分子在吸附前后构型无明显变化, 它们之间为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以浓硝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通过微波辅助法简单而快速地制备了高度分散、粒径均一的Pd/MWCNTs催化剂。利用XRD、HRTEM、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d/MWCNTs催化剂对Heck反应的催化活性,并优化了反应温度、碱的种类和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Pd/MWCNTs在Heck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制备了单分散纳米金属Ru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TR)及热重(TG)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XRD表征结果显示:在[BMim]BF4中制备的Ru具有六方紧密堆积结构,无氧化物峰出现;TEM结果显示:采用正滴法制备的Ru纳米粒子为球形颗粒,呈现良好的单分散状态,粒径分布窄,为2~5 nm,而采用反滴法制备的Ru纳米粒子则发生了严重的团聚,团聚体粒径大于10 nm;FTIR表征表明:Ru纳米粒子表面存在[BMim]BF4液体层,分析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BMim]BF4在Ru纳米粒子的制备中起到了修饰剂和保护剂的双重作用,这一推论通过TG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将分散于[BMim]BF4的Ru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应用于苯选择加氢反应,结果分析表明:Ru-离子液体-苯反应体系中,苯转化率仅有0.3%;Ru-离子液体-苯-水反应体系中加氢活性较高,但环己烯选择性较低,在一定条件下,加氢30 min,苯转化率为27.3%,环己烯选择性仅为14.5%。  相似文献   
996.
以壳寡糖(COS)为配位体,锌(Ⅱ)离子为配位离子,在均相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壳寡糖锌(Ⅱ)配合物(COS-Zn),并优化了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法(FT-IR)、差热分析法(DTA)和元素分析(EA)进行结构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测定食品中己烯雌酚(DES)的方法.考察了萃取纤维头、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和盐的添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解析液组成、萃取液pH和搅拌速度为3因素筛选出了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该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 ~2.0μg/ml,工作曲线线性良...  相似文献   
998.
以Ti (OBu)4为前驱体,设计单因素优选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TiO2纳米薄膜,研究了无水乙醇、浓盐酸、超纯水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纳米TiO2薄膜的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999.
双组份室温加成型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乙烯基硅油为基胶、自制含氢硅油为交联剂、铂配合物为催化剂、高纯度硅微粉为填料、多乙烯基化合物为抑制剂等,通过实验制得双组份室温加成型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研究了各组分对硅橡胶印模材料硫化化时间、细微复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制备了与国外产品性能相当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00.
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孢克肟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测定药物制剂中头孢克肟含量的间接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加热后,头孢克肟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与酒石酸铜定量反应生成沉淀,离心分离后,利用原子吸收法通过测定沉淀中铜含量间接确定头孢克肟的含量.头孢克肟的浓度在39.7-226.7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0.9990,测定结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