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化学   297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87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13篇
物理学   5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4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介绍了伽玛谱仪基本组元放大器,高压,高纯锗晶体探头,MCA多道,计算机组成测量系统的一些问题和构建过程的经验,具体以其实际元件ORTEC器件,介绍其一些电子参数及对谱仪活动的影响,对其他公司产品亦有参考价值,对长期从事伽玛谱仪工作人员亦能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92.
高氧还原活性担载铂催化剂的研发是加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主要手段之一。以石墨烯为碳源,1,10-菲啰啉为氮源,FeCl3为铁源,用浸渍法制备铁氮掺杂石墨烯(Fe/N-G)载体,并通过乙二醇还原法获得PtFe/N-G催化剂,探究铁氮原子的引入对石墨烯担载铂催化剂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载体及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化学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tFe/N-G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及半波电位分别为0.96 V、0.83 V,优于相同Pt担载量的商业20%Pt/C催化剂。铁氮掺杂后,石墨烯载体具有较大的孔径更有利于氧还原反应过程中生成物与反应物的传递,PtFe/N-G催化剂中存在吡啶氮和Fe-N型氮与铂纳米颗粒的协同催化,以及铂纳米颗粒与铁氮掺杂石墨烯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是PtFe/N-G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3.
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涂料中的铅、铬、硒和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涂料中有害重金属铅、铬、硒和钴的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考察了样品量不同和样品粒度不同对待测元素测试结果的影响. 选用不含待测元素的新鲜涂料作为基体物质制备标准样品, 较好地消除了基体的影响. 各待测元素在50~1000 mg/kg的范围内, 均呈线性关系;Pb、 Cr、 Se、 Co的检出限分别为3.6、 1.2、 0.5及1.5 mg/kg;方法精密度和仪器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1.3%和0.50%;用于实际样品测得的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4.
本人阅读了吕建恒老师的《中学生数学》2008年9月上(高中)的《一道加拿大奥赛题的证明思路及方法》受益非浅,现我补充下列证法供同学们交流与参考.为了方便,录入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在厨房电器供应链的管理实践中,市场、技术、客户需求等具有不确定,牛鞭效应也会影响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系统性的损失。为了提高厨房电器供应链的鲁棒性能,本文首先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控制系统,考虑采购、生产、销售等多种提前期以及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构建一类厨房电器供应链网络动态模型;其次,根据不同周期下厨房电器供应链制造商的库存状况,对制造商的生产策略进行了设计;随后,提出了基于模糊鲁棒控制策略对多提前期、多种不确定因素对厨房电器供应链的影响;最后,基于厨房电器供应链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厨房电器供应链鲁棒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杜然  张学同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10):2305-2314
通过氧化偶联聚合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一种基于烷氧磺酸盐功能化的聚乙撑二氧噻吩水凝胶, 揭示了零维单体胶束向二维纳米片层及三维水凝胶的转变过程, 发现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或初始单体浓度, 可以诱导水凝胶网络结构单元的维度变化, 即由零维纳米粒子向二维纳米片层进行转化. 提出了一种导电高分子水凝胶的合成方法, 即采用一种氧化剂与一种多价金属盐的混合物作为引发剂, 其中前者用于诱导单体聚合, 后者则充当离子交联试剂, 并发现可以通过引入不同金属离子来改变凝胶的形貌. 此外, 导电高分子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 并具有选择性吸附与可控脱附某些染料分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7.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熏蒸剂氰与氰化氢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土壤中熏蒸剂氰和氰化氢的分析方法,对土壤中氰和氰化氢预处理的吹扫温度、吹扫时间和吹扫载气(N2)流速进行了优化。最佳吹扫参数为:以10%H2SO4溶液作溶剂、吹扫温度80℃、吹扫时间60 min和吹扫载气(N2)流速40 mL.min-1。氰和氰化氢在0.2~1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1和0.998 3。在优化条件下,土壤中氰和氰化氢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和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和5.2%,检出限(S/N=3)分别为0.012、0.021 mg.kg-1,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40、0.070 mg.kg-1。用100 mg.kg-1氰熏蒸土壤48 h,氰及其降解产物氰化氢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32 mg.kg-1和5.68 mg.kg-1。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要求,适用于土壤中氰和氰化氢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yrid-Diamond DSC),研究乙二醇(EG)和丙三醇水溶液加入0.1%、0.5%质量分数,20nm、40nm、60nm粒径的HA纳米微粒后的过冷度、水合性质,分析HA纳米微粒对线性多元醇水溶液这些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纳米微粒加入后,线性多元醇水溶液过冷度显著降低,并随纳米微粒粒径增大而减小。水合实验的结果表明,HA纳米微粒对多元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影响显著,与未加入HA纳米微粒的线性多元醇溶液相比,纳米低温保护剂结晶焓降低,结合水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999.
以对2-溴异丁酸-2′-(对磺苯基)乙酯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发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与NaOH反应转化为端基为磺酸钠的PS(PS-SO3Na).然后采用静电组装方法将PS-SO3Na与表面正离子化的SiO2胶体(SiO2-CBAFS)进行静电组装,得到表面构筑了高分子刷的SiO2胶体/粉体.采用IR、1H-NMR、TG、TEM、AFM、GPC和表面水接触角对组装体系进行结构表征、组装量和部分组装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2-溴异丁酸2′-(对磺苯基)乙酯为引发剂可以制备完全端磺酸基的PS-SO3Na,并且采用静电组装法在SiO2颗粒表面可构筑组装量高达34.4%的高分子刷,有效的提高了高分子刷的组装量;TEM观察下在SiO2胶体颗粒外围可见白色晕圈,PS-SO3Na刷的存在明显改善了SiO2胶体颗粒的分散状态;当样品润洗溶剂由THF变换为H2O时,自组装单层膜的表面水接触角下降幅度小于4°;综合TG、AFM和表面水接触的测试结果发现,用于组装的PS-SO3Na分子量介于1.5×104~3.6×104时,溶液浓度介于2.5×10-5~5×10-5mol/L时,SiO2颗粒具有较好的表面修饰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for two different complex dynamical Lurie networks, The first one is with constant coupling and the second one is with constant coupling and discrete-delay coupling. Based on contraction theory and matrix measure properties, some new delay-independent synchronization conditions depending on coupling strength and network topology are propos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upport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