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角点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自动配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阿妮  马彩文  刘爽  柳丛  赵欣 《光子学报》2009,38(12):3328-3332
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角点特征以及仿射变换模型的方法.利用Harris因子分别在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上检测角点,并对两幅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其边缘图像.通过角点邻域在边缘图像上的相关性,实现角点的粗匹配;通过角点的细匹配,从匹配的角点中选择两对匹配最佳的点作为仿射变换的控制点,得到仿射变换模型,并对待配准图像进行仿射变换,从而实现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速度快,可以很好地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  相似文献   
62.
基于GF(2m )域的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反变换,提出了Reed-Solom on(R-S)系统码的一种变换域译码算法,并用C语言予以实现.与常规R-S译码算法相比,该算法运算规范,具有不用求错误多项式的根和错误值、硬件开销小、吞吐率高等优点,适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实现.  相似文献   
63.
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通过悬挂双键的后交联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St-DVB)共聚物在无外加交联剂条件下的后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起始St-DVB共聚物的DVB用量及聚合反应时间,比较了以无水三氯化铁、对甲苯磺酸(TSA)及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后交联催化剂时,所得产物的孔结构和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eCl3或TSA为催化剂时,后交联产物的比表面积及吸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而前者比后者的提高幅度更大。在BPO存在下进行后交联时,产物比表面积及孔容的改变不明显,但孔结构稳定性提高。此外,对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后交联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在无外加交联剂的条件下,后交联主要是通过悬挂双键参与的反应进行的。  相似文献   
64.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图像分割对于脑肿瘤的诊断、手术规划以及放疗等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脑肿瘤分割算法分割精度不高边缘分割不精确,易出现假阳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自注意力和可变形卷积的Unet改进模型.模型将原始Unet框架的标准卷积替换为残差模块,以防止模型训练过程中出现梯度消失;通过在瓶颈层加入基于Transformer的多重自注意力模块来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信息,以更好地挖掘像素间的相关性;在跨层连接处采用可变形卷积来增强模型对形状感知的敏感性,以提升肿瘤边缘特征的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分割结果评价指标高于使用同样数据集的其他对比模型,而且对肿瘤边缘的分割更加精确.这表明本文算法是一种有效的脑胶质瘤自动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65.
赵欣  黄垒  李红蕊  扈航  韩瑾  施利毅  张登松 《催化学报》2015,(11):1886-1899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固定源及移动源中控制NOx排放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商业SCR催化剂是钒基催化剂.钒基催化剂经钨(钼)改性后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和抗水抗硫性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N2选择性较低、活性温度窗口(300–400 oC)较窄及高温下V2O5极易流失等不足,且钨(钼)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用廉价组分提高钒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实际工业应用中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很多非贵金属(如Cu, Fe, Mn, Co, Ce, Zr, Nb, Sn, La等)都可以代替钨(钼)用来提高钒基催化剂的选择性、活性温度窗口和(热)稳定性能等.引入的金属通常以氧化物或钒酸盐形式存在,并与活性组分钒物种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钒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及分散度,同时增大表面酸性位数量,抑制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经金属改性的钒基催化剂以钒酸盐形式存在时可有效提高催化剂活性和 N2选择性,尤其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本文采用浸渍法以廉价易得、储量丰富的过渡金属改性钒基催化剂,得到高度分散的M-V/TiO2(M = Cu, Fe, Mn, Co)脱硝催化剂.结果发现, Cu-V/TiO2和Fe-V/TiO2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和抗H2O/SO2性能,其中Cu-V/TiO2的工作温度窗口扩展到225–375oC. 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EDX-mapping表征结果证明,钒物种及引入的金属高度分散在TiO2载体表面,并生成了钒酸盐.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钒酸盐的形成导致钒物种的还原峰向低温区移动,有利于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提升. 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 Cu-V/TiO2催化剂表面具有更多的活性氧物种(Oα),且具有较强的电子间相互作用,是SCR活性提高的关键原因之一. NH3程序升温脱附和原位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的引入可以提高酸量和酸强度; Cu-V/TiO2催化剂表面主要为Lewis酸性位,而Fe-V/TiO2催化剂表面主要为Br?nsted酸性位,两者可能导致不同的SCR反应机理,但均可以提高催化剂在高温下的N2选择性.综上所述,过渡金属改性的钒基催化剂中Cu-V/TiO2具有最好的活性和N2选择性以及较强的稳定性和抗H2O/SO2性能,可能得益于其表面更多的活性氧物种和更多更强的酸性位.  相似文献   
66.
针对常规卡尔曼滤波在组合导航中容错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糊推理的自适应容错滤波算法。首先建立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自适应滤波模型,利用模糊推理系统的输出对组合导航系统的量测噪声实时进行调整,以实现状态的精确估计,进而达到容错目的。接着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糊推理系统的隶属度函数参数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系统的输出精度,改进了传统模糊建模中系统精度取决于专家知识是否完备的问题。最后以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为平台进行了仿真,并在系统工作中间时刻引入量测噪声故障。验证结果表明遗传模糊推理自适应滤波算法比常规卡尔曼滤波具有更强的容错能力和总体精度,在仿真中,平均位置和速度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20.87%和41.94%。  相似文献   
67.
以核酸分子及普通病毒作为探针和模拟对象,进行了催化材料吸附 灭活副流感病毒的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病毒有过滤 吸附及灭活作用的高效非特异性催化材料,以应用于病毒的各种防护设施以及有效控制非典型性肺炎的传播。共评价了93种新合成的催化剂,发现两种催化材料对病毒具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68.
代谢组学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疾病、微生物和植物等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谢组学关注生物体系新陈代谢网络下游的小分子,分离分析科学是代谢组学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分析化学技术共同肩负着生物样本中代谢物全组分定性、定量的重任。本文结合我们研究组的工作,主要介绍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技术在代谢组中的应用和进展,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9.
综述了近几年ATRP/Cu AAC技术在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包括环状聚合物的制备、嵌段和接枝聚合物的制备、一锅法ATRP-Cu AAC,Cu AAC和ATRP联用技术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等。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70.
建立了一种微波辅助微固相萃取法,用于提取河水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用多壁碳纳米管做微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对河水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吸附,解析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时间、解析溶剂的种类、解析时间对目标化合物峰面积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实验条件为:微波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5min、乙酸乙酯为解析溶剂、超声解析的时间为10min。对加标的河水样品进行了分析,所得河水样品中被测物的回收率为94.3%~9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