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381.
三异丙氧基混合稀土掺杂改性聚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廉价的三异丙氧基混合稀土杂改性聚苯乙烯,利用红外光谱,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表下,并测定其冲击强度。证明了改性聚苯乙烯中存在着稀土金属离子与苯环的配位作用;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强度比纯聚苯乙烯的高,其中以稀土含量为1.0%时其荧光强度最高,同时改性后聚苯乙烯抗冲性能显著提高,表明三异丙氧基混合稀土对聚苯乙烯有较好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382.
本文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参考方介石与硬脂酸结晶结构,为硬脂酸镉盐膜系设计了七种可能的分子链模型,在微机上进行拟合研究。结果指出:链倾角Ach~24-27°,与β-硬脂酸结晶相近;碳键角Acc~115°,比正四面体模型有所扩张;链端羧酸镉属离子键结构,而非文献习用的共价键结构;堆砌缺陷d约0.156nm,小于文献值约0.1nm;酸/皂剂量比x=0.8-1.0,因制膜条件变化而不同;界面对链堆砌有明显影响。总之,小角X-射线散射可对超薄L-B薄膜(<10nm)的精细结构进行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3.
钠快离子导体Na1+xZr2-yTiySixP3-xO12系统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钠快离子导体Na_(1+x)Zr(3-y)Ti_y Si_xP_(3-x)O_(12)系统中x=2.0,y=0—2.0的一系列合成物的合成条件、相变关系及其两个单纯相—311相(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_(3.0)Zr_(1.0)Ti_(1.0)Si_(2.0)P_(1.0)O_(12.0)和302相(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_(3.0)Ti_(2.0)Si_(2.0)P_(1.0)O_(12.0)的电导率和激活能。 室温时,311相和302相的电导率分别为0.78×10~(-4)(Ω·cm)~(-1)和0.30×10~(-4)(Ω·cm)~(-1)。623K时,311相和302相的电导率则是0.49×10~(-1)(Ω·cm)~(-1)和0.44×10~(-4)(Ω·cm)~(-1)。在473K—623K温区里,311相和302相的电导激活能各为43.01kJ/mole和46.26kJ/mole。  相似文献   
384.
报道了Mn2Ca双金属簇合物与去锰的PSII 颗粒的光组装过程, 发现Mn2Ca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恢复去锰PSII的电子传递和放氧活性的能力, 并且表现了比MnCl2更高的光组装效率. 我们认为该化合物中Ca与Mn原子之间的羧酸酯桥的连接方式可能有利于水氧化复合物(WOC)的光组装及锰簇的稳定.  相似文献   
385.
快离子导体的组成决定了它的性能, 为提高离子电导率可在硅酸锂体系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稀土元素等第三组分. 运用混料均匀设计方法, 在Li2O~SiO2~RE2O3 (RE=Y, La, Nd)三元体系中, 设计了一系列均匀试验点,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快离子导体. 继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离子电导率为评价标准, 找出三元体系中离子电导率最好的区域, 其中选取的验证点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当. 这说明均匀设计法可用于快离子导体研究. 实验中所得的快离子导体室温电导率最高为LSLa: 1.15×10-6 S·cm-1.  相似文献   
386.
用毛细管电泳同时分析饮料中合成色素和防腐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饮料中合成色素与防腐剂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紫外吸收检测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缓冲体系组成与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11min完成5种色素和2种防腐剂的分析,检测限为15~58mg/L;保留时间精度为039%~11%;峰高测量精度为14%~29%;该法成功地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87.
Mg离子二次电池是有望用于电动汽车的“绿色”蓄电池,它比Li离子二次电池低价、较高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及可大电流、大容量放电。本文对迄今为止关于镁的电沉积及镁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88.
本文应用SAXS与微机模型拟合(MCMI)研究了S-LB(S为芪唑盐)薄膜与SA-LB(SA为芪唑盐/花生酸镉)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超分子结构,以及这类LB薄膜凝聚态不稳定的原因.结果指出;第一,从π-A.曲线可知,S与A的脂肪链可以类似于脂肪酸晶胞形成二维类晶系结构;第二,随着分子比R_M=S/A=0到l,S和A之间发生了从分散相至连续相的相逆转;第三,S在二维类晶系中处于不稳定的近似伸直型的高能态构象,然而,哑铃形的芪唑基类似于芪趋向于作倾斜状密堆砌,S的两条脂肪链则倾向于转变为稳定的全反式燕尾形的低能态构象,仅占S分子长约2/3的脂肪链亦降低子S分子间与S-A分子间的凝聚力,这就导致了S连续相的二维类晶系存在大量晶格缺陷,故只能形成4~6层不稳定的Y型LB薄膜;第四,存放一月后,这种不稳定的S连续相的层状超分子结构极易破坏和崩塌.  相似文献   
389.
非平衡吸附与固体吸附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固体吸附制冷循环中,实际的吸附(解吸)过程都是非平衡吸附过程,这使实际的吸附制冷循环与理论上的平衡吸附组成的制冷循环有差距。本文比较了不同表面扩散速度系数下吸附反应器在运行中的内部温度场和吸附率分布,并从热力学循环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文中分析及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吸附反应器在制冷循环中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390.
王文 《大学数学》2008,24(3):165-168
给出了非初等函数的几种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